天天看點

作業少了 收獲多了

作者:光明網

“雙減”政策實施百天之際,師生家長感言——作業少了 收獲多了

作業少了 收獲多了

10月29日,湖北宜昌秭歸縣實驗國小學生在練習吹小号。新華社發

作業少了 收獲多了

10月29日,在合肥市蜀山區琥珀國小東區,學生在學習編織。秋季開學以來,該市蜀山區積極落實“雙減”政策,通過開設特色活動,促進學生多方面發展,健康成長。新華社發

■“雙減”在行動·記者觀察篇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 教育部校外教育教育訓練監管司 教育部新聞辦 中國教育報刊社 合辦

針對義務教育階段的突出問題——中國小生作業負擔和校外教育訓練負擔過重,“雙減”政策出台,全國各地各中國小積極響應,朝着強化學校育人主體地位、切實減輕學生負擔的方向推進。

“雙減”自上而下,迅速在全國鋪開,至今已曆百日。各地推進“雙減”成效如何,學生、家長和教師收獲感幾許?

學生開心

作業不乏味 課後有趣味

這個新學期,學生們驚喜地發現,作業不僅少了,還更有意思了,完成後不僅收獲頗豐,更覺饒有趣味。

到了放學時間,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教科院附小門口一群身穿校服的孩子排成長列,大聲朗誦着古詩和名人名言,精神抖擻地走出校門,讓路人十分訝異。原來這是學校布置的“吟誦出校門”的作業。學校還根據學生平時的作業表現,在期末選拔出“吟誦小達人”,并給孩子們發送“吟誦通關卡”,根據“關卡”上的任務清單,開展吟誦考級活動。

該校教務主任劉波表示,通過“吟誦出校門”和“吟誦考級”這種充滿樂趣的方式,結合帶有“遊戲”意味的沖關更新形式,鞏固學生對古詩的記憶。學生背誦古詩已經能達到“信手拈來”“脫口而出”的程度。

在感覺作業減少的同時,學生們還意外發現,課後時間更多了,文體活動也更豐富了。

“現在,我有更多的時間去陪伴家人和培養興趣愛好。我還參加了學校的禮儀社團、中山少年說社團,可以與同學們探讨自己的見聞,增長自己的見識。”深圳中山國小學生胡熙雯表示,校内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興趣小組及社團活動等,老師們自主開設的社團多達62個,有合唱、國樂、平劇、籃球、足球、主持、剪紙、折紙、英語話劇、創客等,讓她都挑花了眼。

最近,廣西南甯市天桃實驗學校銀杉校區四年級學生韓涵特别開心:“經過兩節課的體驗,我徹底喜歡上了沙畫,因為它不僅能提高我的動手能力和專注力,還能提高我的繪畫水準。”記者看到,該校區放學後十分熱鬧,輪滑、兵乓球、羽毛球、合唱、樂器、沙畫等特色課後服務開展得有聲有色。全校48個特色課程1600多名學生參加,所有綜合課程的教師都開設了特色課程。

家長放心

托管服務好 急難愁盼解

落實“雙減”,不僅切實減輕了學生的負擔,也有效回應了一些家長的急難愁盼問題。以往不少家長擔心“孩子放學了,家長沒下班”,更為輔導孩子課後作業而發愁。随着學校課後服務的開展,一些家長的“接送難”問題正得到逐漸解決。

“過去,孩子放學了,我們還沒有下班,接孩子就是家裡的一個大難題。自從學校有了課後延時服務,這再也不是問題了。”内蒙古標頭市青山區北重六小全面開展的延時服務,着實解決了五年級學生龐越迪媽媽的大難題。

在下午四點半到五點半的“作業時刻”,北重六小的學生們會在老師指導下完成作業。随後開始的“素養時刻”,孩子們可以自由選擇花樣跳繩、足球、象棋等20多種素養微課。對于一些按時接孩子有困難的家長,學校還提供“陪伴時刻”延時服務,學生可以繼續留在學校,直到家長下班來接,實作了家校間的無縫對接。

最近,天津市南開區的課後服務也讓家長眼前一亮。天津南開區把課後服務和作業管理、因材施教結合起來,分年級、分層次設定課後服務“項目菜單”,積極探索紅色文化、科學探索、文體競技、藝術鑒賞、勞動實踐、心理健康等6類40個大項200多個小項的主題育人活動。南開區還充分發揮區少年宮專業教師優勢,指導各校開展小主持人、表演唱、合唱、繪畫等社團活動。課後服務對孩子吸引力不斷增強,家長也是以更放心。

讓家長覺得放心的不僅是學校提供的優質課後服務,還有課後切實有效的作業輔導。“雙減”政策要求各學校教師主動做好課業答疑、輔導、鞏固和提高,使學生的學習活動更好回歸校園,家長的輔導難題逐漸解決。

“這是上周五國文老師布置作業的頁面介紹,口頭作業是複習,基礎作業是第七課音節和兒歌,評價形式是展示評價,一目了然。”浙江省嘉興市實驗國小一年級學生家長郁女士表示,最近學校自主創新研發了一個課後作業申報監測平台,家長們紛紛為之點贊。這個平台不僅對作業進行分層、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還同步向家長開放。她現在隻需要點開平台的家長頁面就能随時了解班級作業布置情況和作業要求等内容。

教師舒心

身心壓力減 人文關懷多

課後服務的主體是學校,落腳點在教師。落實“雙減”中,如何有效調動教師的積極性?

“想到為了每一名學生健康成長,解除了家長後顧之憂,我們心裡總是甜甜的。”在課後服務中,天津市第八十中學美術組12名教師“不待揚鞭自奮蹄”,紛紛加入到課後服務的團隊中來,他們開展了宣傳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中國畫、書法、剪紙活動及版畫、油畫、水彩畫、精微素描等專業性強的美育活動,深受學生和家長的歡迎。

“雙減”政策落地後,國小校内課後托管延時,國中開設晚自習和周六校園資源向學生開放,老師們的工作時間無形中變長。甯波不少學校都探索推出中國小教師參與課後服務的“無理由調休”制度,緩減教師身心壓力。

“‘無理由調休’很人性化,讓我們在做好工作的前提下可以處理自己的事情。”甯波鄞州區塘溪中學數學教師俞丹盛上個月因參加孩子班級的活動,享受到了“無理由調休”的便利。

塘溪中學校長張春曉認為,學校在出台任何舉措前,都要傾聽老師的聲音,要讓一線教師當指揮官。近期,該校計劃在校園内增設教工活動室,功能區的劃分、器械的添置、更衣室的設計都向教師征求意見,把細節落到實處。

“彈性工作制”“無理由調休”“傾聽教師的聲音”……為保障教師的權利,一項項針對教師的人性化舉措正在持續出台。

(統稿:本報見習記者 王陽 采寫:本報記者 劉盾 史望穎 郝文婷 徐德明 蔣亦豐 周仕敏)

來源: 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