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前國腳馮潇霆更新社交媒體動态,為網友解答踢足球的花費。他表示足球從來不是有錢人的運動,真正到了場上一切都做不了假。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球員,不是靠錢而是靠天賦、努力以及堅持。

針對很多網友表示沒錢根本踢不了足球的話題,馮潇霆分享了自己的足球經曆。他表示自己的父母都是勞工,從家都訓練場都是坐公共汽車前往,來回大概一個多小時。自己小時候想吃外邊小攤的肉串,因為家庭條件不富裕被父母以“不衛生”的理由拒絕。
馮潇霆還回憶稱兒時踢球都是在泥巴地上,經常一摔就受傷。那時候的訓練奉行不打不成材,自己每天提心吊膽害怕被教練打,馮潇霆感慨現在的小朋友訓練條件比以前好太多了。
馮潇霆表示自己從6歲開始參加學校足球教育訓練,每天訓練一個半小時,包括周六日也在訓練,不過那時候訓練費用不高。之後被毅騰教練看中,訓練學習衣食住行都是免費的。
但之後的成長也不是一帆風順的。由于同樣位置的球員很多,自己持續打了三四年的替補。困難時期自己也有過想放棄的念頭,助理教練一句話點醒了他,“别看他們在比賽,最後哪朵雲在下雨都不一定。”那段時間自己比賽踢得不多,但腳下的基本功練得更紮實了。
談到這裡,馮潇霆感慨道:“其實真正到了職業足球,一切都做不了假,有能力才有機會。沒有能力上場踢兩下就露餡了,教練也不敢胡來。包括現在的青訓,最重要的就是要出人才。一定要自己有本事,有本事才有出頭之日。”
至于現在學習足球的成本,馮潇霆認為其實和學習舞蹈音樂差不了多少,一節課有幾十塊也有一兩百的。每個月四節啟蒙課也就幾百塊,完全是工薪階層能承擔的。之後專業班可能收費高一些,但也和其他興趣愛好差不多。
馮潇霆表示“足球不是有錢人的遊戲”,如果足夠喜歡足夠堅持,足夠有天賦,進入到專業梯隊,也會獲得免費教學。隻要有能力,各家青訓機構都會來挖人,其實也花不了多少錢。是以大家不要妖魔化足球青訓,大多數青訓機構都是專業正規的。足球起點很重要,需要選擇好的教練。
馮潇霆認為,足球從來都不是貴族運動,喜歡足球的孩子無論有沒有天賦,都需要能夠吃苦能夠堅持。一個球員最終能進入國家隊,靠的不是有錢,而是能堅持能吃苦的意志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