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 3 歲以前,真的沒有記憶嗎?

前幾天,看到幾個媽媽在微信群裡聊天。

聽說 3 歲之前的孩子都沒有記憶,真的還是假的?

不知道啊,我家娃 4 歲半,去年帶她出去玩的事不記得了,但是能記得坐的是火車。

那孩子 3 歲前到底有沒有記憶呢?到底能記得哪些東西呢?

今天,丁香媽媽就邀請遊識猷老師,來跟大家說一說孩子 3 歲前記憶這件事。

所有人類,都患有失憶症。

「童年失憶症」(childhood amnesia),這個術語指的就是,人類無法記得 2 歲之前的事。

為什麼會忘記呢?目前有好幾種解釋,比如:

➊ 嬰兒期腦部變化極快:許多神經元新生,許多突觸形成,許多突觸消失,這些變動都會清除掉記憶。

➋ 神經系統還沒發育成熟:記憶需要的海馬和前額葉皮質要到 3、4 歲才發育好,此前的記憶自然很難保留下來。

➌ 自我意識還沒發育出來:要記得「我之前經曆了些什麼」,至少也得發展出「自我」這個概念和「從前」這種時間感,這些都不是生而知之。

孩子 3 歲以前,真的沒有記憶嗎?

圖檔來源:站酷海洛

➍ 還沒學會說話:語言能幫助我們梳理經曆,形成記憶。缺乏語言這個工具,記憶就很難被編碼,也很難被提取。

➎ 幼年發生的事情都太平淡了:無非吃睡拉玩,而隻有那些會引起強烈情緒的事情,我們才記得牢,記得久。

雖然 3 歲的孩子往往能記得自己 2 歲時候的事,但隻有那些能引起幼兒情緒大變的事情會被記到成年。

比如:記得 2 歲時因為生病而住院,2 歲時家裡有弟弟妹妹出生,3 歲時搬家,3 歲時家庭成員去世……

不管哪個解釋最靠近真相,有一件事是極其明确的:0~2 歲間,大人為嬰兒所付出的所有心力,ta 未來都會忘得一幹二淨。

然而,說「忘得一幹二淨」,似乎也不是很确切。

雖然無法想起,但最初的經曆,用另外一種方式被儲存在了我們的大腦回路裡。

比如說信任:

在饑冷無助的時候,那雙大手是帶來安慰,還是帶來打擊,還是遲遲不來?我們就這樣記住了,能不能信任另一個人。

孩子 3 歲以前,真的沒有記憶嗎?

在尋求交流時,那個聲音是立刻回應,還是無動于衷?我們就這樣記住了,自己是受人重視,還是毫無價值。

在開始嘗試時,那個大人是耐心等待加鼓勵,還是直接代做,或者嘲諷打擊?我們就這樣記住了,自己是有能力自主,還是什麼都做不好。

我們的杏仁核,記住了這世界是更值得探索,還是更值得警惕。

我們的迷走神經,記住了和其他人相處是值得期待,還是倍覺壓力。

還有我們的獎賞系統,記住了在親密關系裡,要釋出幾分多巴胺。我們的鏡像神經元,記住了和他人心有靈犀的快樂。

我們的背側前扣帶回,記住了被他人拒絕時宛如實質的痛楚。

這些,都是嬰兒時期就會形成的,可以一直保留下來的回憶。

03

是以啊,喂食啦,換尿布啦,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啦,被抱起來時小手軟搭搭地摟住大人的脖子啦……

即使嬰兒全部忘記,隻有大人保留着這些記憶,也沒關系。

小小的嬰兒,隻要努力成長就好了。

直到有一天,當年的嬰兒也長成大人,開始照顧另一個嬰兒的時候……

或者當年的嬰兒長成大人,然後讀到相關研究的時候……

就會恍然大悟。

孩子 3 歲以前,真的沒有記憶嗎?

原來我們身上的鎮靜,好奇,樂觀,堅韌,并不是生來就如此。

還有那些能和朋友一起歡笑,能跟伴侶親密相處的能力,有一部分,其實要歸功于,最初的日子所遺留下來的記憶。

即使說不出當初的故事,但你的神經回路依然記得。

在那段被你遺忘的時光裡,有人曾經,深愛過你。

孩子 3 歲以前,真的沒有記憶嗎?

雖然最初的三年會被遺忘,但愛的互動

陪玩的快樂會一直存留在孩子的神經回路裡

是以丁香媽媽為大家

準備好了詳細「早教遊戲 陪玩清單」

用這些有趣的遊戲,好好陪伴孩子成長

長按識别下方二維碼,回複「」

即可擷取

另外心理學研究發現:

男孩女孩的智力發育,差別很大

想要更好地培養孩子潛能

快來看看

「孩子智力發育性别特點」

關注丁香媽媽,回複數字「50」

寶寶語言能力發展、認知能力發展内容

丁香媽媽還為大家

準備一份「寶寶發育名額表」

關注丁香媽媽,回複數字「08」

孩子 3 歲以前,真的沒有記憶嗎?

本文合作專家

遊識猷

遺傳學碩士,科學松鼠會成員

策劃制作

排版:蘭蘭

封面圖來源:站酷海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