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阙如,一個散發着藝術氣息小青年,用設計師挑剔的眼光為你解讀阿裡的方方面面
最大感悟:被牛人環繞,何嘗不是一件幸福、被同行所羨慕的事,逐漸自我疊代、逐漸成為一個靠譜的人
我就是我,顔色不一樣的煙火
首先把話放在最前面——我是一個很挑剔的人。
在學校念書的時候就是這樣,比如因為受不了宿舍嘈雜混亂的環境要去外面租房子住、比如在每天穿梭在校區不同的食堂找食吃還經常去除解饞、比如學校健身房器材種類少又太舊更别提沒有一系列健身課程、再比如學校後勤人員常常态度極差像欠她錢一樣......是以說,讀書這幾年,為了自己的挑剔和任性就是沒少花錢,不過好歹靠着獎學金和做設計的收入勉強自給自足,倒也心安理得。
來阿裡的這100天,首先硬體設施和生活便利上完全能滿足我的挑剔。
作為設計師,公司配的是15寸 retina macbook pro 或 imac,嗯你懂的。唯一可惜的是會議和讨論比較多,一天下來常常沒時間在美美工位坐着。每天,從業人員會幫大家把工位附近打掃幹淨,給花花草草澆澆水,晚上也會幫助把遺漏在桌上的電子産品收拾起來,非常貼心。值得一提的是,利用阿裡内外app可以在手機上調整工位的空調、燈等設施非常人性化。另外,既然會議多,那會議室就一定要拿出來說說:為了保障會議效率,一般都會配備沙漏和放手機的小籃子,外号八爪魚的會議電話性能很棒,無線投屏和高清顯示器可以讓我們把設計稿友善地呈現在其它同學面前。
動感單設愛好者請舉起你的雙手!沒錯雖然我骨瘦如柴,但也還是對這類趣味性有氧運動非常熱衷。除了單車,在公司還可以選擇瑜伽、舞蹈、自由搏擊等各類健身課程,各自均有單獨的教師和完善的配套設施,課程費用跟外面比起來也是超級便宜。在這裡,不論是早上六點還是晚上九點,健身房總是熱鬧非凡,畢竟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嘛。
五大食堂任你挑,從傳統中式流水線到西餐牛排自助餐,從餃子鍋貼米線到其它地方美食......基本上在園區裡已經可以滿足我對吃的需求。當然再好的食堂也有吃厭的那幾天,那就可以去園區裡的星爸爸、可莎蜜兒、甘其食、水果店等地方額外改善飲食,有時候大家也會從公司外點外賣來吃。
阿裡的小郵局分布于各個樓下,刷卡取件還可以幫團隊同僚一起領。想當年讀書的時候,就因為取快遞不友善,還特意在學校開了一個快遞店創業,做的也就是這些事......
還有不得不提的hr、行政和it同學。阿裡同學都知道,遇到任何困難,通過1818熱線基本都可以解決。在阿裡給我印象最深的一點是,除了工作以外的事,公司都可以幫助你快速、便捷的完成——應屆生落戶、辦理公積金或貸款、it上門維修等,甚至還可以直接在公司繳交通罰款和辦理港澳通行證......
總而言之,在阿裡,生活是爽了......但想想也知道,工作就不可能這麼爽了。
雖說初來阿裡的第一印象是一所大學——就像當年考上大學剛去報到的時候一樣,認識師兄師姐、認識班主任、聽優秀前輩分享、參與各種各樣的實踐和課程。但實際上,這裡比上難太多了。
首先,業務壓力大。我所在的天貓,可能是阿裡最直面競争的産品之一,壓力也可想而知。使用者千百萬的産品,行業和群體的訴求又各不相同,每年也會有各種各樣的促銷活動,是以我們的工作就是通過合理的設計滿足這些需求,但又不會影響其他人的體驗。
在阿裡工作做決策的時候必須特别小心,因為我幾乎每一個很小的設計點都會影響到十幾上百萬的使用者體驗,這無形中給我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不過,業務是所有新人邁入職場都畢竟的一道坎,師姐和主管都會給我提供非常多的幫助,在實際協作中别人也會經常指出我的不足,幫助我成長。
其次,這裡牛人太多了。剛進公司時,面對這麼多經驗豐富的前輩,讓我覺得非常有壓迫感。測試工程師經常對我的設計稿提出一針見血地意見,有時他們比設計師更懂使用者體驗;不少産品經理對技術細節了如指掌,并且總能在會議中引導正确的話題走向;用戶端開發同學的動畫做的比我更好,玩的 app 更是各種高大上......總之,在這樣的環境裡,我的每一分輸出物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挑戰,最初的一兩個月裡我也經常被“打敗”,回過頭來熬夜修改一稿又一稿——挫敗感在所難免。
但被牛人環繞,何嘗不是一件幸福、被同行所羨慕的事呢?至少在這裡,每一個人都值得我學習,每一天都在進步。最近,也能常常收到其他崗位同學的贊揚和欣賞,逐漸自我疊代、逐漸成為一個靠譜的人,感覺很棒。
最後,這裡隻認功勞不認苦勞。可能這是很多才走出象牙塔的學生最不适應的一點,畢竟初來乍到很難一下子做出什麼功勞。在阿裡,除了特殊情況,一般很少會有要求你加班,很多同學回家也非常早。上司總會詢問你加班的原因:是工作方式不對?還是團隊安排工作不合理?總之,盡一切可能減少加班。記得第一次開周會的時候主管就告訴我,在公司上班、拿錢幹活,最後講究的是輸出和成果,沒有公司會需要一個天天加班但是一事無成或總犯錯的家夥。每年晉升的時候,公司也隻會考核你所作的貢獻。
這件事要求我必須時刻提醒自己,如何做才能提高效率、才能更快地接近目的地。等着别人給你安排工作是非常危險的,我必須具備很強的自我驅動力和項目落地能力,才能推着項目往前走。每當所做的工作遲滞不前或者一場會議毫無所獲時,我都會反思到底哪個環節出了問題、還有哪些角度可以去改進。隻有這樣,我的效率才會越來越高,成長也才會越來越快。
怎麼樣,說了這麼多,能感受到在阿裡工作的不容易吧?畢竟想成就一些大事,不會這麼容易,用一句流行的雞湯來說:“事情不難,要你幹嘛?”所幸,在這樣一個牛人雲集、合作緊密、結果導向、效率為上的團隊,讓我也慢慢能解決一些“難事”,成為一個獨擋一面的設計師。
100天,是一個開始之後的新裡程碑:一步步褪去象牙塔裡的青澀、一步步直面職場的競争和壓力、一步步提升自己并創造價值。
很幸運,我的第一步從阿裡開始,并且相信會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