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皮緊了給你松松”,拉扯過的皮膚,為什麼會變形?| 一周科技

作者:知識分子
“皮緊了給你松松”,拉扯過的皮膚,為什麼會變形?| 一周科技

跟蹤前沿進展,掌握最新動态

一手掌握一周重大科技新聞

撰文 | 蛋炒飯 楊 枭 王 爍

責編 | yuki醬

●  ●  ●

1

人類小腦并不 “小”,完全展開可達1米

“皮緊了給你松松”,拉扯過的皮膚,為什麼會變形?| 一周科技

圖檔來源:pixabay

通常,我們認為小腦的體積和表面積遠小于大腦。但近日,來自美國聖地亞哥州立大學的研究團隊研究發現:人類的小腦并沒有那麼 “小”。該團隊使用一台超高場9.4-t的磁共振掃描器掃描了一個女性的小腦标本,并用自己開發的一款軟體(freesurfer)使小腦皮層可視化達到單葉水準。經過計算,研究者發現小腦皮質的表面比大腦皮質折疊更緊密。完全展開的小腦可形成一個寬約10厘米,長約1米的奇怪窄條,總收縮校正表面積為1590 cm2,相當于人類大腦新皮層總表面積的78%,超出了預期和先前報道的數值。相比之下,猕猴小腦皮質校正表面積約占其新皮層總表面積的33%。這表明小腦在人類獨特行為和認知的進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文章連結:

https://www.pnas.org/cgi/doi/10.1073/pnas.2002896117

2

一億年前的螞蟻牙,居然長這樣!

“皮緊了給你松松”,拉扯過的皮膚,為什麼會變形?| 一周科技

如果你曾經被螞蟻咬過,是否對它那兩顆強大有力的 “牙”(其實是螞蟻的下颌骨)記憶猶新?近日,科學家在一顆距今9900萬年的琥珀中發現了已知最古老的螞蟻:地獄螞蟻(haidomyrmecine)和它的獵物—— 一隻蟑螂的幼蟲(caputoraptor elegans,現已滅絕),這隻螞蟻牢牢地将蟑螂的脖子固定在它的兩個尖 “牙” 和頭部的突起的 “角” 之間。科學家據此推測,地獄螞蟻能夠依靠上下移動下颌骨來 “勒住” 獵物,而現代螞蟻則依靠水準移動下颌骨來抓取獵物。這顆琥珀不僅清晰地向我們展示了白垩紀時期地獄螞蟻的身體特征,也還原了一幅生動的史前捕獵現場。

圖檔與文章連結:

https://www.cell.com/current-biology/fulltext/s0960-9822(20)31000-9

3

雙焦隐形眼鏡,或可改善青少年近視

“皮緊了給你松松”,拉扯過的皮膚,為什麼會變形?| 一周科技

現在的很多孩子戶外活動少,也更易患上近視。8月11日,發表在 jama 上的新研究或為矯正近視提供新的思路。在對近300名兒童進行了為期三年的臨床試驗後,研究人員發現,與單視隐形眼鏡相比,雙焦隐形眼鏡可使近視的惡化速率減緩43%。原因在于,這些多焦隐形眼鏡會随着眼睛的移動而移動,并在視網膜前提供比普通眼鏡更多的焦點,還能解決部分孩子因佩戴架構眼鏡傷自尊的問題。也就是說,雙焦隐形眼鏡或許将不再僅僅是老年眼的專利。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article-abstract/2769263

4

就成分來說,鳄魚的眼淚其實和人類差不多

“皮緊了給你松松”,拉扯過的皮膚,為什麼會變形?| 一周科技

對于大多數動物而言,眼淚并不意味着表達悲傷,而是更好地保護眼睛,就像人們常常提到的 “鳄魚的眼淚”。長期以來,研究人員隻研究了部分哺乳動物的眼淚。最近,發表在 frontiers in veterinary science 的一項新研究分析了鳥類和爬行動物的眼淚,結果發現:雖然鳥類和爬行動物産生淚水的組織結構各不相同,但淚水中一些電解質的濃度與人類的相似,隻是晶體結構的組織方式不同,以适應它們所處的環境。研究人員表示,這項研究對于了解進化和适應過程至關重要,并有助于我們發現治療眼科的藥物新分子。

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vets.2020.00574/full

5

“皮緊了給你松松”,拉扯過的皮膚,為什麼會變形?

“皮緊了給你松松”,拉扯過的皮膚,為什麼會變形?| 一周科技

圖檔來源:yuki

“皮又緊了?我來給你松松皮”…… 不少熊孩子小時候都收到過來自長輩的各種 “松皮預警”。這并不隻是一句口頭威脅,而是會帶來實際效應—— 不管是外力還是體内組織生長,我們皮膚在受到各種拉扯的時候,都會産生相應的變形。而這種特性也很早用于手術治療一些天生缺陷。但是為何會産生這種現象?其背後的機理直到最近才揭曉。來自比利時的科研團隊在小鼠皮下植入充氣凝膠來拉扯小鼠的皮膚,發現小鼠皮膚受到拉扯後,表皮細胞排列發生改變,通過增大體積來應對拉力。當拉力持續,表皮細胞會進行分裂以擴張。研究人員進一步進行了相關基因通路的研究,發現 mal 和 yap 通路在促進表皮生長方面至關重要。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2158-y

6

戴上這種手表,醫生就不用總抽我的血了

“皮緊了給你松松”,拉扯過的皮膚,為什麼會變形?| 一周科技

一般來說,由于個體差異,每個人對于不同藥物代謝和吸收的水準也是不一樣。如果醫生開藥想做到個性化定制,精準化送藥,就需要實時了解患者體内的藥物水準。怎麼才能做到這點呢?要不在患者身上安個顯示器?近期,美國的幾位研究者真的實作了這個設想。他們設計了一種智能手表,這種裝置通過用微電流刺激手腕産生汗液,然後分析汗液内的藥物水準評估患者對藥物的反應。這樣技術的産生,是實作個性化醫療的重要一步,未來的醫生或許可以逐漸擺脫複雜的抽血化驗,便捷地擷取患者的各項資料情況。

https://www.pnas.org/content/early/2020/07/22/2009979117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