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進入80年代,我國的電視劇事業發展呈現出了萌芽狀态。首先中央電視台連續拍攝出了好幾部優秀的電視劇,如《有一個青年》、《敵營十八年》等。各地方電視台也不甘落後,紛紛行動起來,制作出了許多優秀作品。其中廣東電視台拍攝的第一部電視連續劇《蝦球傳》,和上海電視台拍攝的第一部電視連續劇《海嘯》,在廣大觀衆中産生了巨大影響。
而如今,這麼多年過去了,大家還記得這兩部劇嗎?還記得這兩部劇中的那些演員嗎?
這兩部劇,相對于今天動辄上億的大制作來說,當然會顯得有些粗糙,但它們帶給大家的回憶,卻是相當美好的。
今天,雅清就想通過這兩部劇中部分演員的今昔照對比,來和大家重溫和回味一下吧。
很有的意思的是,我們今天所說到的這幾位演員,他們後來大多都選擇了改行,沒有再以演戲為主。那麼他們後來都從事了什麼樣的職業呢?
咱們先從1982年播出的《蝦球傳》開始說起吧。
這部劇給大家留下印象最深的,一個是劇中的那首成方圓演唱的插曲《遊子吟》,另一個就是其中的幾位年輕演員,他們分别是蝦球的扮演者鐘浩、阿娣的扮演者麥文燕和牛仔的扮演者閃增宏。而他們相對應的配音演員分别是童自榮、劉廣甯和鐘施融。
鐘浩這位演員,可能現在在名氣上,不如他在中戲的兩位同班老同學——蔡國慶和許亞軍那麼大,但在80年代,他卻是很多觀衆心目中難以忘記的一個小明星。
那時,他給大家印象最深的兩個角色,一個就是電視劇《蝦球傳》中的蝦球,另一個,是孫道臨執導的電影《雷雨》中的周沖。
鐘浩走紅的時候,蔡國慶和許亞軍,都還名不見經傳呢。
《蝦球傳》是廣東電視台制作的第一部電視連續劇,一經播出便好評如潮。而且該劇還是我國第一部進入海外市場的電視劇,在東南亞播出時也曾風靡一時。
“都說那海水又苦又鹹,誰知那流浪的悲痛辛酸……”每當成方圓的歌聲響起時,人們的眼前幾乎都會立即浮現出蝦球無助地奔跑在海邊的樣子,并為他的命運留下傷心的眼淚。
鐘浩從中戲畢業後,就和蔡國慶、許亞軍等人一起配置設定到了中國兒藝。後來,他成為了一名優秀的兒童劇導演。所執導的《月光搖籃曲》、《小蝌蚪找媽媽》、《檸檬黃的味道》等都深受小朋友的喜愛。如今他雖已不再年輕,但仍在不遺餘力地為中國兒童劇的發展做着貢獻。
而在《蝦球傳》中扮演阿娣的麥文燕,在80年代也曾紅極一時。她長得非常漂亮,是那個年代少有的容貌美豔氣質洋氣的女明星。因主演《蝦球傳》走紅後,她又參演過《午夜兩點》、《上海屋檐下》、《血總是熱的》、《這不是誤會》、《芙蓉鎮》等電影,尤其是在《芙蓉鎮》中所扮演的軍醫,給觀衆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
麥文燕很早就選擇了息影,然後就遠走海外。如今從她的近照看,依然美豔動人。
還有在這版《蝦球傳》中扮演牛仔的閃增宏,他和鐘浩、蔡國慶、許亞軍等也是同學,并和鐘浩一同被選入《蝦球傳》劇組。他似乎總是扮演可愛又耍寶的角色,《蝦球傳》中的牛仔是這樣,後來和許亞軍一起演《尋找回來的世界》,他在其中扮演的“小佛爺”也是這樣。
這個昔日的“小機靈鬼”,如今已是中國兒藝的副院長了。而從他的近照看,年紀不算大,但頭發卻已經花白了呢。不過看上去更儒雅了,對不對?
下面,咱們在一起來看看當年上海台的電視劇《海嘯》中的幾位演員的情況吧。
《海嘯》是作家峻青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講述的是1942年,在抗戰最為艱難的那一年,我國膠東地區的昌濰根據地遇到了一場海嘯災難,導緻莊稼顆粒無收。在根據地老百姓面臨斷糧的情況下,我八路軍專門安排了一支由宮明山、郭玉文、大老姜、小馬等組成的運糧小分隊,向根據地運送糧食。一路上他們遇到重重困難,小分隊的戰士幾乎全部犧牲,但最後糧食還是安全地到達了目的地。
這部小說最初由著名播音員關山播講後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播出,引起巨大反響。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上海電視台決定趁熱打鐵,将其制作成電視連續劇。
這是上海台所拍攝的第一部電視連續劇。和《蝦球傳》一樣,也是在1982年首播,不過隻是試播了3集。後來經過删減,将原本的14集改為了6集,于1984年全部播出。
這部劇跟在這之前走紅的另一部劇《敵營十八年》一樣,也是采用了中國章回小說的表現手法,每一集的結尾處都設定了懸念,令觀衆欲罷不能。是以播出時同樣引起巨大轟動。直到現在,還有太多觀衆,對它念念不忘。
而該劇中,同樣有三位好演員,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其中一位,就是扮演男主角宮明山的高惠彬。他原是中國青年藝術劇院著名話劇演員和導演,曾主演《雷雨》、《追刀人》等衆多話劇,表演精湛。而在《海嘯》中,他挑起大梁,成功塑造了宮明山這個智勇雙全的抗日英雄的形象,深受觀衆的喜愛。
後來高惠彬又參演了《雪狼》等影視劇。但他似乎更鐘情于長篇小說的播講工作,這位國家一級演員曾播講和演繹了《國畫》、《盲流》等衆多小說,給衆多聽衆留下難忘記憶。
很多觀衆說,在《海嘯》中扮演小馬的王戰,也是令人難忘的。
實際上王戰參演這部戲的時候,年齡才隻有14歲,還隻是一名普通的中學生。但因為他從小就生長在部隊文工團的環境中,是以對表演并不陌生。不過王戰最初并沒有想過要當演員,但一聽說所扮演的角色是個騎馬打仗的小英雄,他就來了興趣。
事實證明,王戰在《海嘯》中的表演相當搶眼,并且還是以走紅。這之後,他又參演了《海盜》、《窮街》、《敢死隊不在前方》、《隋唐英雄傳》、《趟過女人河的男人》等電視劇。
而正當他準備在演藝圈大展身手的時候,一場車禍的發生使他不得不中斷了自己的演員生涯。好在他在拍戲之餘從未落下功課,尤其外語成績很好,再加上他曾到日本留學,是以他很快就為自己找到了新的發展方向——他開始嘗試将日本的暢銷小說翻譯成中文,并獲得成功。如今他已成為深受讀者歡迎的小說翻譯,《夜晚的遠足》就是由他翻譯的作品。
在《海嘯》這部劇中,還有一個演員不能不說到,那就是在其中扮演漢奸沈方的安振吉。他的表演實在生動鮮活,是以這麼多年過去了,沈方這個人物的許多表現都曆曆在目。
安振吉後來成為了上海戲劇學院一位非常有名的教授,曾擔任過郭達、甯靜、王志文、郭冬臨、陸毅等衆多明星的表演老師。除此之外,他還參參加了《黑色布谷鳥》、《昙花夢》、《夢非夢》等影視劇的拍攝。
是的,如今我們再說起《蝦球傳》和《海嘯》中的幾位演員的時候,可能很多朋友都有恍然若夢的感覺吧?畢竟時間過去這麼遠了,能記得他們的朋友,還會有多少呢?而在大家的記憶裡,最難忘的是其中的哪位演員,或哪些橋段呢?歡迎大家通過留言區,與更多朋友一起來互動吧。
另外歡迎大家關注、轉發和訂閱我們的“重溫老電影專欄”。點選如下連結直接進入即可。
我是雅清,再次感謝大家的關注和打賞,咱們明天同一時間,再會。
本文由dj雅清原創,未經允許請勿抄襲!違者必究!
親們點選“了解更多”,會有彩蛋和驚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