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霍利·亨特的生日,老阿姨已經60歲了。
25年前,她一脫成名。

與舒淇不同的是,舒淇是後來,老阿姨憑借《鋼琴課》成為奧斯卡最佳女主。
但她和張曼玉一樣,都是屬于成績單型的女演員。
戛納、柏林同樣獲得過最佳女主。
今天聊聊這部25年前的電影。
豆瓣評價的人并不算多,6萬多人評出8.0的分數。
導演是簡·坎皮恩,她的第一部短片《果皮》(1982)即在1986年的戛納電影節上獲得金棕榈獎。最近很火的《謎湖之巅》一、二兩季全部出自她手。
她和台灣影人蔡明亮還有很深的淵源,合作過: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電影 / 戛納國際電影節/電影史話。
說回《鋼琴課》。
豆友@影志這麼評價:“夜深人靜的時候,想起放在海底的琴,那深深的海底埋葬着悄然無聲的沉默。” 把最深的寂寞留給大海。
狂風呼嘯的大海,一葉扁舟載着啞女和她的女兒出嫁給素未謀面的丈夫。
因為行李太多搬運的人員不夠,女主唯一的念想——鋼琴不得不留在了海邊。
琴留在了海邊,女主的心并沒有融入到她的新家當中。
把桌子刻成琴鍵的樣子讓丈夫覺得她是個神經病,他不了解鋼琴對女主而言意味着什麼。
意味着那是她看似平靜的外表下與自己内心交流的唯一聲音。
她說自己并不安靜,因為彈琴。
丈夫要以做生意的成本用女主的鋼琴換土地并答應對方由女主教琴。
女主開始變得不平靜,夫妻倆開始一個有聲要求,一個無聲反抗。
換琴之人打算跟女主做個交易,隻要答應他的要求便可換回鋼琴。
女主答應了。
從一個琴鍵一直上升到十個,一個想要被愛,而一個隻想單純的換回鋼琴。
與簡單粗暴的皮肉交換者不同的是,當鋼琴回到女主的家中而不用與那個人又任何關系的時候,女主又回去找了他。
他愛上了女主:如果你沒有帶着感情來的話,請你離開。
一段看似是三角戀的關系,一個出軌人妻,一個嫖客加男小三。
似乎又并沒有什麼不和諧。
原因在哪,或許包辦的婚姻、眼裡隻有生意的丈夫并不是女主想要的。
這有點像陳凱歌的《無極》,張柏芝愛光明麼?或許愛,但她愛昆侖可能更多。
女主用琴鍵與夫妻呼喚資訊,但卻被丈夫知道。
丈夫終于忍不住失去信任的憤怒,拿斧子砍了女主彈琴的手。
或許在他看來,沒有鋼琴,他們可以好好的繼續生活下去,有一天女主會喜歡上她。
大雨的家門外,女主絲毫沒有一絲痛苦。
最終女主和夫妻離開的那個曾經的家。
但她最愛的鋼琴卻被她親自沉入大海,她迎來了新生,開始說話,因為愛情。
艾達雖然是驕傲的,但是在情欲面前,她維持不了自己的驕傲。
與其說她愛這個男人,不如說她更渴求這個男人原始的力量。
這個男人不懂音樂,不能和她喪夫相比,他對于艾達的愛可能是緣于藝術平乏的自卑,是以他用計謀部下了局,用力量征服了艾達。
而對于艾達呢,她的丈夫和那個男人其實都是一類人,差別之在于那個男人先開發了她潛在的情欲,接開了她内心中性的鐐铐。是以也注定她的将來是跟這個男人在一起。
這也是艾達作為女人所有的平凡。
女人的平凡造就了結局的現實,是以艾達不可能與鋼琴長埋深海,她隻能在陽光下跟這個男人生活下去,隻能在虛幻中幻想自己那架鋼琴和她想要的寂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