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琥珀青龍》的資源戰

今天盤一下《琥珀青龍》的劇情吧。

現在發現,後來的我跟十三四歲時的審美品析不同了。不過呢,還是覺得劇情有吸引我的地方。

在七八年前我曾經看過大約一集吧,看完沒看完就忘了。

那時候覺得開頭不錯,很吸引我的。

也就是那時候開始,我對男一号趙軒産生了興趣,因為看到了亮點。

一開始他快結婚了,就把外面的戀情處理掉,要給新婚妻子一個美好的家園。

這個人設很好的,挺有責任心的。

也符合古龍一貫的風流而不下流的宗旨。

當然現在覺得,他其實未必愛這個妻子,隻不過是要盡責任而已。

因為妻子劇中叫阮慧娘,原著是叫衛鳳娘,她是一個好女人。

現在倒是覺得好女人意味着隻能依賴丈夫,她本身是經不起風浪的。

趙軒這麼做多少有點施舍的味道,起碼也是居高臨下的。

在他新婚之時,父親被結拜兄弟所殺,逃往敵家。

以前看的時候會覺得幹嘛非要挑兒子結婚時呢?

劇中也好,書裡也好,說的是那時候人多,友善行事。

當然,也是古龍在故弄玄虛。

現在盤到對家也就是徐家堡,書裡是唐家,那就明白為什麼要這麼做了。

因為對家下了狠手。

狠辣之處在于占有了一項資源,是一個人。

霹靂堂的雷震天。

他會制作殺傷力極強的暗器散花天女。

這項資源之是以被圈來,因為徐家出動了大小姐娟娟,原著中也叫娟娟。

用娟娟去離間雷震天夫婦,然後把雷震天圈為徐家姑爺,讓他為徐家出力。

接着就是伍衛國的徐家三公子徐玉的好戲了,他設宴款待姑爺,其實是下毒囚禁了雷震天,逼他制作散花天女。

娟娟大怒,去找三哥理論,徐玉哪裡會聽她的。

徐玉一直深得老太君的喜愛,兩個哥哥對他也是敢怒不敢言。這件事也是出于老太君的授意,是以老太君根本不出場,由得徐玉去處理。

娟娟夫妻情重,去獄中看望丈夫,夫妻倆聊到要如何逃離生天,那隻能靠一個人,就是雷震天的前妻,劇裡叫瑤姬,原著叫蜜姬。

隻是雷震天抛棄了她,怕她不肯相助,娟娟怎麼也要試試。

然後還要說這個劇的化妝,明明娟娟是第三者,偏偏打扮得端莊賢淑。瑤姬是原配,卻打扮得格外妖豔,搞得好像小三有理似的。

瑤姬很聰明,也務實,一聽到雷震天,馬上怒斥,幫他我有什麼好處?

既然抛棄了,那就沒有感情了,能談的就隻有利益。

娟娟還天真,用夫妻之情打動她。

娟娟自己看重的就是夫妻之情,假如救出丈夫,她就退出。這是她的承諾,可是一直到最後都沒兌現。

娟娟做夢也想不到她和雷震天的談話,被三哥在暗室裡聽得一清二楚。

而瑤姬也早就被收買了,兩人鬼混在一起。給雷震天的是假藥。

看到這裡,戲劇性就彰顯出來,趙軒勝在人設,徐玉雖然是壞人,可頭腦給力。

而且這出劇看着更像是現代劇,主人公的一舉一動,更像是現代的舉措。

《琥珀青龍》的資源戰

小時候看,會拿來跟梁羽生作品相比,梁羽生筆下的男主很傳統,也是古典味十足,那是定下了就從一而終。

而且都是出了名的疼老婆。

而古龍的作品,可以說是寫給男人看的,對女性并不如何尊重。

原著中的衛鳳娘是個很賢淑,也有頭腦的女人。她一直在寫日記,把每天的事情和心情記錄下來,會對自己幫助很大。

她後來是失蹤了,劇中也是這樣安排,是趙軒的師父九幽侯喜歡她,不擇手段也要留下她,後來也就沒提到。

現在看來趙軒如果隻是出于責任,而不愛她的話,那是不會再管她了。

而且她其實是最沒用的一個人,難怪公公會在她結婚當天籌謀計策,其實就是拿她當犧牲品。

而且說起來,自己的犧牲也大。

之是以會這樣犧牲,除了本身身患絕症之外,那就是徐家用娟娟當棋子,付出和犧牲是很大的,那麼這邊就要拼得更狠更大,于是獻上了人頭。

相形之下上官翩翩,原著叫憐憐,其實還是憐憐好,切合那個氣氛。

她的利用價值更大,劇中一開始她進入徐家,徐玉逐客,說不歡迎外人。氣得翩翩用武力去教訓他,兩人在花園拳來腳往,兵刃相見,正好被老太君看到,于是好言相勸,也把她留下。

老太君的動機是徐家在用人之際,如果翩翩的武功跟她爹一樣好,那麼可以一起拉攏為徐家出力。

這是人力資源的概念,這出劇看似寫武俠,其實是資源戰,這也是精彩的地方。

但是劇中對資源的概念還是認知較淺,是以才犧牲了阮慧娘。

假如由男性作者續寫的話,那恐怕是兩個都要了,最好還有表面和睦,暗地裡較勁的戲,那就過瘾了。

其實整出劇都是春秋無義戰,學會自立,遠離紛争才是正經。

看不懂資源也有好處,這樣其實是放她自由了。

可是衛鳳娘這樣的人設,給她自由也沒有用,她又不是巴菲特教出來的女兒,巴菲特從來不教女兒什麼溫柔懂事,從小就教财商。

沒有基礎的話,衛鳳娘怎麼看怎麼是悲劇。

當然怎麼處理衛鳳娘和憐憐,這就是一個作者的統籌以及資源配置設定的功力了。

古龍是逃避了,這本書他都沒寫完,電視劇起碼是拍到了滅了徐家。

他這樣做,其實是迷失陷落于外界,既依賴又貪心,是以不了了之。反正市場買賬。

是以從這個作品中也可以去思考,人與社會的互動。這倒是有益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