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的墓碑上寫着:
“他去奧特曼星旅行了。”
*本文授權轉載自機核網
大家是否注意到,在前段時間上映的《環太平洋2》中,台詞裡一直出現一個發音有些突兀的單詞“kaiju”。
kaiju是個英文中的舶來詞,指的是“怪獣”。它和早期的bonsai(盆栽)、ramen(拉面)、origami(折紙),以及後來的karaoke(卡拉ok)、otaku(禦宅族),manga(漫畫)等等英語單詞一樣,詞源都是來自日文。
這似乎有點匪夷所思。
如果我們将怪獸了解成一般意義上的,恐怖的、大型的,有破壞性的神秘生物,那麼這個意象在世界各地的傳統文化中都有出現,怎麼也輪不到成為日本人的原創。
那 kaiju 文化緣何在日本本土引發國民熱潮,進而走向世界,影響之大甚至在英文中生成一個舶來詞?
關于特攝與怪獸的風靡,也許你會聯想到很多厲害的人物:円谷英二、高山良策、實相寺昭雄、本多豬四郎……
但我們今天要說的是另一位居功至偉,腦洞奇大卻英年早逝的創作者——大伴昌司。
有一種說法是奧特曼隻能在地面打三分鐘的設定是大伴昌司最早提出的,而他也曾得罪過円谷英二,被警告不能踏進円谷公司内一步。
當然更多人知道大伴,因為他是那本鼎鼎大名的《怪獸圖鑒》的作者,是那個熱衷于把怪獸們豎着一劈兩半,然後“嚴謹地”畫出剖面圖的怪人。
大伴昌司是筆名,他的原名叫四至本豊治。說起大伴的出身頗有些家學淵源的感覺,他父母都是有名的文化人。
母親四至本愛子是當時少有的女性專欄作家和記者,父親是國際記者四至本八郎,和漫畫家岡本一平、藝術家岡本太郎(太陽之塔的創作者)父子倆關系非常鐵。岡本太郎常年在巴黎生活,當年剛到美國時就是由在美留學過的大伴他爸照顧的。
這位國際派的父親對大伴後來的創作影響巨大,因為大伴出生不久,他爸就被調到墨西哥工作了。
大伴的童年是在阿茲台克文化中成長的,之是以對于超現實的事物(怪獸和 sf 小說)癡迷,完全是因為小時候那些金字塔和石像看太多。
22 歲那年,大伴進入慶應義塾大學念書,加入慶應的推理小說同好會,開始了自己的創作生涯。1963 年,27 歲的大伴開始參與剛剛成立不久的円谷特技プロダクション 的制作中,成了草創時期的元老。
大伴參加的第一個企劃案就是 1963 年初円谷公司第一次準備向電視進軍的作品,原本打算由富士台制作播出的《生物彗星 woo》。
由于《woo》是円谷首次上電視的試水作,而且六十年代的美國科幻劇特别火,是以《woo》企劃之初搞得衆星雲集,提供原案的人除了大伴,還有福島正実、半村良、光瀬龍、小松左京和星新一等等,日大學幻界的半壁江山都到齊了。
隻不過大伴并沒有因為這部劇特攝出道,因為當年《woo》在企劃階段遭遇流産,根本沒有順利生出來,隻留下了一個充滿謎團的神秘企劃案遺迹,供不明就裡的後人瞻仰,宛如一座阿茲台克金字塔。
風靡一時的《怪獸圖鑒》,卻惹惱円谷英二
雖然大伴的特攝處女秀泡湯,但一年之後,他又趕上了另外一個好機會。
《woo》之後的1964年,奧特曼系列最初作品《ウルトラq》(奧特q)開始了制作,直到1966年播出,大伴從最初就參與了設計策劃。
而像後來在《宇宙英雄奧特曼》中奧特曼隻能戰鬥 3 分鐘,最後一集登場的“宇宙恐龍”傑頓的一兆度火球招式等等,都是大伴的點子。
在《奧特q》播出的同年,大伴開始發表自己的成名作《怪獸圖鑒》。這本書奠定了他最為人熟知的風格,他将所有怪獸一劈兩半,并嚴謹細緻地繪制了這些幻想的解剖圖。
圖鑒中,大伴為每一個怪獸都設計了詳細的剖面結構,盡可能細緻地還原怪獸的生理結構、循環系統、内髒器官、肌肉走向、骨骼構成甚至是超能力的供給系統。
這些怪獸解剖圖組成了大伴标志性的怪異魔性的美學:兼具兒童的夢寐以求的幻想世界與現實殘酷的 cult 風;是如此考據,又是如此荒誕;如此科學嚴謹,又是如此怪力亂神;是如此幽默可笑,又是如此惡心血腥;是如此一本正經,又是如此胡說八道。
這本圖鑒實在太過風靡,将昭和中期的怪獸熱潮(怪獣ブーム)好好地火上澆油了一把。總之大伴開始聲名鵲起,“怪獸博士”這個美名也是以而來。
甚至因為怪獸圖鑒的出名,還有人是以風評被害——這個倒黴蛋是皇太子德仁親王。
德仁(當時6歲)因為那年被拍到去書店買圖鑒,引發很大的話題,導緻之後的幾十年内普通大衆提到德仁親王都還會聯想到他看怪獸圖鑒的樣子。
當年6歲的皇太子德仁親王被拍到在書店買怪獸圖鑒
大伴的原稿:《宇宙英雄奧特曼》中在第 13 集登場的怪獸—油獣ペスター
不過,要說是樂極生悲?還是有得必有失?這樣一本火遍全國的《怪獸圖鑒》卻徹底惹惱了円谷英二。
按円谷的原話來說就是:「怪獣は子供達の夢だ。その夢を壊してはいけない。」(怪獸是孩子們的夢想,不能破壞這個夢。)
円谷英二本身就是個“特攝潔癖”,比如他曾經不止一次表示過自己不喜歡皮套演員穿着皮套卻露臉,因為那樣會讓孩子們夢想破滅。
魔斯拉
同樣,大伴這種人把所有怪獸的生理結構解析個透,就是破壞了怪獸本身的神秘性,吃喝拉撒都讓你畫出來了,以後觀衆還怎麼直視這些原本設定為“兇惡”和“可怕”的怪物?
就這樣,円谷激怒之後做出了決定:不準大伴昌司再踏入円谷公司一步。
“被爆星人”原爆家屬抗議事件
得罪了円谷已經夠倒黴了,同一年大伴還遭遇了一件倒黴事,就是《賽文奧特曼》的第 12 集被禁播。
在第 12 集中曾經出現了這樣的情節:斯貝爾星被放射能污染,是以這個星球的人希望能用地球人的血替代輻射血,進而侵入地球。
這個設定在首播的時候似乎沒有遇到問題,但之後國小館《國小 2 年生》雜志附贈怪獸卡中把斯貝爾星人的介紹寫成了“別名・被爆星人”(被原爆的人)。
被爆這個詞深深觸到廣島等地原子彈爆炸被害家屬的逆鱗。于是事情越鬧越大,抗議人士将矛頭對準了始作俑者。
雖然“被爆星人”這個詞沒在電視上出現,但它是大伴昌司(此時大伴是沒有所屬公司的自由撰稿人)想出來的,而且将這個詞用在自己 1968 年出版的書《カラー版 怪獣ウルトラ図鑑》,以及円谷當時的官方設定資料中。
1970 年 10 月 21 日,円谷公司當時的社長円谷一向原子彈被害者團體立下約定,永遠禁播賽文奧特曼的第 12 集。
大伴和円谷公司的梁子似乎越結越大了。
“我一直都說,我不想活超過40歲”
這樣聽起來,大伴的一生好像倒黴到喝口涼水都塞牙,其實不然。他本來老爹就有錢,又是名校(慶應)畢業,24 歲就拿到了不動産鑒定師的資格證,然後又去投資股票賺了一大筆錢,搞文學創作的同時,20 歲前半就開始在東京蓋樓了。
大伴的原稿:《傑克奧特曼》中第 21 集登場的怪獸-電波怪獣 ビーコン
同時,大伴也是日大學幻小說界的創始者之一,他是日本 sf 作家俱樂部的事務局長,工作能力超強,尤其是募集資金是一把好手。
他的 sf 作家團體支援了星新一、小松左京、平井和正、光瀬龍、半村良、甚至手塚治蟲等等日後如雷貫耳的人物。
但是大伴又不是那麼典型的現充。
他一輩子沒結婚,私生活成謎,極度注重隐私到病态的程度。他從學生時代開始用假名字,别人叫他本名會生氣,甚至後來的好朋友們都不知道他的本名叫什麼。
一直到死後,大家才恍然大悟,原來他是個富二代,他不姓大伴,他爸是四至本八郎!
大伴昌司一直患有哮喘。1973 年 1 月 27 日,大伴在參加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的新年宴會上,因治療哮喘用的麻黃堿出現副作用突發心髒病去世,這一年他剛 36 歲。
大伴一直說“我不想活過 40 歲”,而且還常常說要和朋友們比誰先死,結果早早立下 flag,一語成谶。
就在大伴猝死之後的 13 天,円谷英二的兒子円谷一在家裡突發腦溢血猝死,去世時僅僅 41 歲。而且,這兩個人才剛剛從之前的不愉快中和好沒多久。
我們常說藝術家是幸運的,他們雖然肉體不在,卻能留下無比豐厚的精神财富。就像大伴昌司和他的怪獸解剖圖一樣,即使是五十年前的作品,卻依然荒誕卻鮮活,充滿生命力,好像它們的作者根本從來沒離開似的。
畢竟大伴昌司的墓志銘上,也有着這麼一句話嘛:
ウルトラの星へ旅立った。 (他去奧特曼星旅行了。)
| 作者 | 河童
首屆亞太科幻大會來了!
5月19-20日,中國科學技術館(北京市朝陽區北辰東路5号)
劉慈欣、韓松等來自10多個國家的近100位科幻人,最頂尖的中國科幻ip,以及前沿科學、航天、藝術、影視、漫畫、遊戲等行業的創作者,在這個周末邀你一起前往另一顆星球。
- 長按二維碼立即參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