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是一個神聖的詞,對于孩子來說,媽媽就是自己的天、自己的全世界。

我家有個一歲寶,自從她學會了叫媽媽,就開始了每天的花樣叫媽之旅,語調各種變化。有時候清脆大叫的一聲mama,會脆蹦蹦地敲擊你的心;有時候最後那聲ma~的尾音拖得綿長,又會讓你心中湧現無限柔情;有時候睡醒了,睜開眼看見是媽媽,會眯縫着眼mamamama地叫個不停……
也許在她的認知裡,媽媽是無所不能的。要睡覺的時候,媽媽是溫暖的臂彎,是輕盈的催眠曲;遇到問題的時候,媽媽是能随時出現的、幫助她解決問題的超人。
媽媽是一個讓孩子有安全感、有依靠的存在。對于人來說是這樣,對于動物來說更是如此,因為動物寶寶們會面臨更多不可預知的危險,它們需要在媽媽身邊學會覓食,學會技能,才能夠在殘酷的自然界生存。
動物界實在太多物種了,有海豹、刺猬、狐狸、鲸魚、斑馬、長頸鹿……它們的媽媽是什麼樣的呢?和人類的媽媽一樣嗎,都需要十月懷胎嗎,會在媽媽身邊待到18歲成年嗎?
這些問題相信家長帶寶寶去動物園的時候,都曾遇到或者即将遇到,對于我來說,讀了《動物媽媽》這本書相當于提前學習了,将來寶寶問到的時候,我還是那個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媽媽。
《動物媽媽》一書共分享了16種動物寶寶和媽媽在一起的美好時光。其中有冠海豹、刺猬、負鼠、鴨嘴獸、狐狸、鲸魚等等,每一種動物媽媽養育寶寶的時間長短各不相同,方式也令人大開眼界。
比如生活在海裡的冠海豹媽媽,她給寶寶喂奶的時間也隻有一周。之是以哺乳時間那麼短,是因為冠海豹每年生産時是在三、四月份,而且她們生産的時候身體是浮在冰面上的,這個季節氣候正好變暖,冰面化水變薄非常的危險,于是物種演化成了現在的生産後,冠海豹隻能給小寶寶哺乳4到7天,寶寶就吃不到媽媽的奶了。
又比如渾身長滿刺的刺猬媽媽,她在寶寶2個月大的時候,就會用鼻子将它們拱出巢穴獨自生活。刺猬媽媽那麼狠心嗎?并不是,刺猬寶寶出生後媽媽會寸步不離跟在身邊。
因為刺猬寶寶出生時,身上的刺都是軟刺,并不紮人,而且它們的眼睛是閉着的,需要兩周時間才能睜開,沒辦法看到危險保護自己。不過刺猬寶寶長得很快,3周不到乳齒就會脫落,5周以後就能夠離開巢穴跟媽媽夜間捕食,隻用兩個月的時間它們就可以學會技能獨立生活了。
再比如喜歡吊在樹上玩耍的負鼠,它們會在媽媽身邊待上至少3個月的時間,因為它們一般是在出生70~120天後斷奶。負鼠寶寶吃奶的方式很特别,負鼠媽媽有個育兒袋,負鼠寶寶要吃奶的時候,需要自己爬到育兒袋裡去……
動物世界裡媽媽和寶寶的生活方式既讓人大開眼界,又讓人體會到母愛的溫情滿滿。就像人類媽媽一樣,動物媽媽會不遺餘力地照顧和陪伴寶寶成長,幫助寶寶為将來的生活做好準備。
《動物媽媽》一書從哺乳動物媽媽到人類媽媽,層層遞進。帶孩子閱讀時,我們一方面可以讓孩子由自我向外發展,了解人類和動物的相似之處和不同之處,形成類比思維,讓視野更加豐富也開闊;另一方面也可以讓他們在類比中形象體會到什麼是母愛,以及媽媽養育自己的艱難,學會向媽媽表達愛意。
當然,閱讀過程中受益的不僅是孩子,因為通過對《動物媽媽》繪本的生動講解,我們也可以從動物育兒的行為中得到啟示,那就是高品質陪伴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在動物媽媽的身上,你能夠看到媽媽和孩子的親密接觸多麼重要,隻有悉心的呵護和高品質的陪伴,才能讓孩子獲得安全感,逐漸學會獨立。
這本書的作者是意大利童書作家奧莉絲·科洛德尼,她創作了多部暢銷繪本,其中處女作《特拉維夫》獲得了博洛尼亞最佳童書獎提名,深受讀者好評。在這本書中,作者采用拼貼藝術形式,全書隻用了黑色、橙色和藍色3種顔色,就将奇妙有趣的動物世界奇觀展現,是一本難得的兼具科普知識性和趣味性的繪本,對孩子的幼兒情感啟蒙大有裨益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