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好消息,電視熒幕上最聰明,最有趣的節目之一——《紀錄進行時》第三季回歸啦!
同樣的長度,同樣的創作陣容,和更多的優秀演員。

第三季的卡司簡直是星光熠熠
《紀錄進行時》是由 fred armisen,bill hader,seth meyers和rhys thomas創作的僞紀錄片連續劇,于2015年8月20日在獨立電影頻道(ifc)首播,因為精彩的寫作和出色的表演廣受好評。
然而在2016年結束了第二季後,本劇就一直沒有音信,在每年都有無數新劇湧現的情況下,足足消失了兩年半,最後,終于在今年二月喜迎回歸。
目前第三季播出三集,imdb整體評分8.1。
這個節目的最初創作靈感來源于《周六夜現場》(snl)2013年一個惡搞性手槍樂隊的紀錄短片“朋克史”,其中armisen飾演一位英國朋克搖滾明星,由于支援撒切爾夫人與自己的樂隊産生分歧。
短片中還重制了1976年性手槍在訪談節目《比爾·格倫迪今夜秀》上大罵髒話的著名場面,同時也是對僞紀錄片《搖滾萬萬歲》的一次緻敬。
《周六夜現場》作為一個即便不再看節目也會關心其近況如何的前任般的神奇存在,确實為喜劇行業輸送了很多人才。
近幾年看到的令人驚喜的新劇背後似乎總有snl演員的影子,包括本劇主創之一bill hader,他創作并主演的黑暗喜劇《巴裡》在2018年赢得了兩項黃金時段艾美獎:喜劇類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男配角。
而另一主創fred armisen同樣身兼數個電視項目的重責,忙得分身乏術,也正是以,兩位曾經的主演在第三季中幾乎是沒有出現在熒幕中。
fred armisen(左)與bill hader(右)
近年來,随着越來越多的人通過netflix等流媒體觀看非虛構電影和劇集,紀錄片這一形式受到更廣泛的關注,也逐漸成為日常觀劇組成中的一部分,尤其是2015年hbo的《紐約災星》,更是在全球範圍内掀起話題,引發了一陣紀錄片觀看的熱潮。
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在面對紀錄片時,觀衆心中往往有種搖擺的沖突:一方面,我們對于片中所呈現和暗示的内容感興趣,想要從蛛絲馬迹中尋求到真相,另一方面,我們又無法否認剪輯和叙事技巧中所具有的操縱性,常常使得虛假紀錄片和真實事件一樣具有無差别的啟發。
也正是以,僞紀錄片也受到許多創作者的喜愛,通過描繪虛構事件以紀錄片形式呈現,并借此來針砭時弊,這些影片背後的邏輯,就像許多揭秘真人秀台前幕後的劇集一樣,實作了相似的諷刺效果,它讓我們看到了如何講述故事,如何操縱真相,以及媒體公關在面對輿論和大衆時又是如何運作。
《搖滾萬萬歲》就是一部經典的僞紀錄片
《紀錄進行時》開場即表明,在劇集本身的宇宙中,這是一個虛拟電視台的長壽節目,正在慶祝其開播五十周年,由主持人對于過去所制作的精彩片段進行回顧。
而在每一集片頭出現的主持人,則由我們的海倫·米倫女爵飾演,她的标志性穿着是得體的長裙和裸色高跟鞋,這實在是最理想狀态下的選角,女爵的高貴端莊完美契合紀錄片的嚴肅氣質。
是以這個節目以後出現再大牌的演員,也不用過分驚訝了,畢竟,僅僅在每一集開頭出現幾秒的主持人都是海倫·米倫啊!
海倫·米倫2011年曾主持snl,與本劇幾位主創均有合作
本劇第一集名為“沙路”,模仿的是1975年開創性的紀錄電影《灰色花園》。
《灰色花園》被譽為紀錄片的裡程碑式作品,記錄了兩位隐居的前上流社會母女的日常生活,母女倆與前第一夫人傑奎琳·肯尼迪是表親關系,她們所居住的灰色花園是位于紐約東漢普頓的一間廢棄豪宅,因為貧窮,兩人生活條件非常糟糕,房子布滿跳蚤、野貓和浣熊。
導演用七個月的時間貼身記錄了二人的關系,她們大部分時間都在争吵、唱歌和尖叫,屋子裡貼滿了過去的剪貼畫,兩人在肮髒的環境中回憶昔日的輝煌,然後彼此埋怨。
年輕時的女兒是一位标準的名媛
這一集為全劇設定了一個很高的起點和标準,armisen和hader分别飾演母女倆,兩位演員在snl都有多年的表演經驗,演繹過各種稀奇古怪的角色,性别反串自然不在話下。
而且一般來說,男性演員飾演女性,通常會有一種刻意的裝模作樣,目的是滑稽而非自然,但是在本劇中,可以看到,兩位主演完全是用正常的表演方式在演繹女性。
尤其是承擔大部分拍攝内容的hader,他的表演是堪稱完美的,不單是女性古怪的舉止,甚至捕捉到了原版片中女兒那些怪異行為下的孤獨和憂郁。
她曾經美貌而驕傲,留戀都市,有閃耀的夢想,卻不得不困在家中照顧年邁的母親,最終成為一個神經兮兮終身未婚的女性,至少在她的心目中,自己的命運是痛苦不堪的。
這種悲傷與原版一脈相承,在一個腳本化的影視世界,這對母女的舉止由于其傳奇的自發性令人耳目一新,也因為這一切都基于現實,是以格外令人難以忘懷和心碎。
本劇中母女年輕時的舊照
《紀錄進行時》每一集都有一個全新的主題和形式,劇組對于細節的關注和還原已經講究到了令人發指的程度,導演大量使用類似的跳躍編輯風格以及原始的黑白電影照片,與此同時,演員的表演又如此真實,有時甚至讓人忘記這是僞造的故事。
但他們所做的也絕非傳統意義上的戲仿,除了從細枝末節上緻敬原版外,往往還有意想不到的延伸,有對于紀錄片叙事背後的慣例和動機的批判,這些都是創作的閃光點。
如果有對紀錄片感興趣并且涉獵較多的人,可以嘗試看看以下劇照猜測一下模仿對象:
這部劇在技術上的追求是精益求精,毫不出戲的,但是它的魅力并不來源于百分百的精确性,任何人都可以模仿特定的外觀和聲音,隻要用心,劇組也都可以做到巨細靡遺的道具和場景重制,但更重要的是了解主題的核心,找到使原始紀錄片在角色或故事層面上引人注目的内容,然後在這個基礎上進行重新編寫。
《紀錄進行時》非但是個電視上的異類,也可以說是一個奇迹,考慮到這部劇背後那些才華橫溢的創作者們,這個結果也并不意外。
本劇的編劇名單除了幾位主創外,很多參與的常客也都是資深的snl編劇和演員,包括john mulaney,而由于前兩季主演的缺席,他還出演了第三季中的一集:“音樂劇原聲帶:合作”,模仿的是音樂劇大師桑德海姆的《夥伴們》。
由于mulaney本人也是桑德海姆的粉絲,是以本集從設計,鏡頭、服裝到他的發型和鬓角,再到對桑德海姆某些特别發音的強調,完全重制了上世紀70年代美國文化複興時期的氛圍與特質。
無論對音樂劇是否了解,在電視上看到這樣一集節目,心情總是很愉快的。
而第三季的第四集“等待藝術家”則由凱特·布蘭切特主演,她就是那位來自匈牙利的行為藝術表演者,雖然尚未播出,但劇照已經早早放出來了,據看過的評論家說,也許是本季最佳。
由于第三季的整體水準提升,這一集也很令人期待
對于觀看這個節目的人來說,唯一的擔憂可能就是,如果不熟悉原始記錄片,這些精準複刻的細節也許會失去意義。
但事實上,就像snl節目裡很多孤立的短片喜劇一樣,即便不了解背景,它自身的藝術性是不會改變的,樂趣永遠在那裡,隻是對于電影愛好者和普通觀衆來說,存在多與少的差別而已。
因為從論壇中的留言來看,也有很多不知情的觀衆,在觀看《紀錄進行時》後反而是以産生了對原始記錄片的興趣。
不過現在許多電視内容确實呈現出明顯的向利基(niche)市場傾斜的情況,特定閱聽人的小衆喜劇越來越多,而這也不是什麼壞事。
過去的電視從業者們往往認為,一個成功的喜劇應該讓所有人都能得到裡面的笑點,是以從前電視上盛行的都是合家歡式的喜劇,但是怪異的幽默一直存在,它也有存在的價值,隻是近年才在有線網上得到了面向大衆的機會,尤其是ifc頻道和喜劇中心。
《紀錄進行時》模仿了那麼多不同類型不同領域的紀錄片,除了特定閱聽人能從獲得趣味之外,它自身也很好地平衡了戲仿形式與諷刺本質,在制作中,它展現的不僅僅是精心還原重建的片刻,而是更多地提醒我們其中的荒謬性,以及扭轉我們長期形成的從故事中看破真相的方式。
總而言之,這實在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好節目,雖然是戲仿的形式,但它的意義遠不止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