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區電動車上樓“拉鋸戰”:慘痛教訓為何擋不住亂象?

作者:光明網
小區電動車上樓“拉鋸戰”:慘痛教訓為何擋不住亂象?

濟南一小區内仍有不少電動車放在樓道。

5月10日,成都一小區電梯内電動車突然起火,導緻電梯内多人受傷,包括一名嬰兒。視訊在網上傳播後,牽動了很多網友的心,也重新引起了大家對電動自行車進電梯上樓現象的重視。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調查發現,濟南不少小區電動車上樓的情況依然很嚴重,沒有停車棚,缺少充電樁,充電不友善,成為業主把電動車推上樓的最主要原因。

文/片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戚雲雷 實習生 李喆

業主:怕危險又想要便利

缺充電樁是最直接原因

林靜(化名)家住濟南市中區陽光100小區。作為一個大型開放式社群,陽光100小區分為多個片區,而林靜所在的片區剛交房三年。在很多人看來,建立小區一般配套設施完善,管理也較好。但林靜所在片區的業主們卻因為電動自行車停放的問題,和小區物業“鬥智鬥勇”了三年。

林靜說,雖然是新小區,但他們樓下并沒有建設自行車車棚。由于沒地方停車,很多業主把電動車停放在了一樓大廳。但是,大量的電動車停放在一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是以小區物業張貼通知禁止大廳裡停放電動車,并進行清理。

“大廳清理一次,寬敞兩天,過兩天就不行了,尤其是下雨,又停得滿滿當當。下雨有人推進大廳,這樣大家覺得又可以往裡推了。”林靜說,三年來經過業主和物業多次“鬥智鬥勇”,目前一樓大廳亂停電動車的問題被整治好了,但由此産生了新的問題,那就是不少業主把電動車推上了樓。

林靜居住的這棟樓總共18層,三梯八戶,140多戶業主,按照每家至少一輛電動車,也是一個不小的數目。“經常會碰到推着電動車上下樓的,我們那個樓層的電梯廳裡,常年停放着兩輛電動車。”林靜說,作為業主,他們也覺得電動車上樓有很大的安全隐患,每次有業主提及這個問題,都會在業主群裡引發一番争吵。尤其是成都電動車進電梯起火事件發生後,業主第一時間就把相關視訊轉發到了業主群裡,再次引發了業主們的争論。部分業主認為為了大家的安全不應該推電動車上樓,但也有部分業主認為不把電動車推上樓充電就不友善了。

“你說是便利更重要還是安全更重要?沒法權衡。我們也不想冒着風險推電動車上樓,但是樓下沒有帶充電樁的車棚。就算有充電樁,也不夠幾百戶居民充電。”林靜告訴記者,她家有兩輛電動車,怕電動車充電有危險,她選擇把電動車停在樓下,隻把電池帶回家充電。但即使是這樣,也同樣存在安全隐患。

林靜說,針對業主推電動車上樓的問題,陽光100小區物業想了很多辦法,除了無數次張貼通知,禁止在樓道裡停放電動車,還會在電動車上貼上告知書,并上門提醒業主。“有什麼用呢?物業沒有強制的權利,又不能罰款,隻能敲門跟業主說一下,但業主不聽你有什麼辦法呢?”

沒有停車棚,缺少充電樁,充電不友善,成為業主把電動車推上樓的最直接的理由。“我覺得隻要樓下有能充電的車棚,收費又合理的話,那沒有人會想回家充了吧!”林靜說,針對充電樁的問題,她和其他業主曾要求物業在樓下建設帶有充電樁的車棚,緩解業主電動車充電的部分需求,但物業卻表示修車棚的錢要從維修基金裡出,而業主們卻認為這個錢應該從物業費裡出。由于雙方未就建設資金達成一緻,是以充電樁和車棚至今未建。探訪:

一層最多放4輛

樓道成了停車場

5月11日下午,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來到市中區陽光100小區。記者走訪發現,該小區居民樓均安裝有門禁,需要刷卡才能進入。即使進出不便,也并不影響一些業主推着電動車上下樓,不少樓棟的樓道裡或多或少均停放有電動車,而這些樓棟樓下大都安裝有充電樁。

在一棟16層高的樓棟中,記者看到,電梯裡就張貼着物業的消防安全提示:“為了您和大家的安全,請勿将電動車停放在樓道裡。”旁邊還有禁止電動車樓内充電的辨別。不過,居民似乎未在意這個提醒,依舊将電動車推上樓。在3層、8層、11層和14層的電梯間裡,均停放着電動車。

随後,記者又來到另一棟18層高的樓,這棟樓電動車上樓停放的情況尤為嚴重。記者沿着樓梯從18層逐層往下走,發現全部18個樓層中,僅有4個樓層沒有電動車,其餘14個樓層包括一樓均停着至少一輛電動車,有的樓層停放着多達四輛電動車,有的樓層電動車和自行車混放在一起,有樓層的電動車還停在樓梯門口,擋住了消防逃生通道。而在一樓電梯廳,就張貼着電動車消防安全五條禁令。

“太危險了!”居民李鳳霞(化名)告訴記者,在樓道裡停放電動車确實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萬一發生火災後果不堪設想。不過,雖然反對把電動車推上樓充電,李鳳霞也了解業主們面臨的現實困難。由于他們樓棟是兩梯六戶,有上百戶居民,而樓下的充電樁隻有十多個,根本無法滿足業主們的充電需求。“要是樓上一輛電動車不讓停,樓下還真是放不開。其實弄好充電樁和車棚,大家自然不會再推電動車上樓。”李鳳霞表示。物業:

隻能提醒不能處罰

正進行智能監測試點

把電動車推上樓充電存在安全隐患,不推上樓在樓下又沒有車棚可以停放,且缺少充電樁等配套設施。一面是公共安全,一面是現實需求,這也是很多小區尤其是老舊小區面臨的難題。就陽光100小區部分業主将電動車推上樓在樓道裡停放的情況,記者也來到了陽光100小區物業服務中心。

據陽光100物業公司一名負責人介紹,陽光100小區是個大型社群,有一萬多戶居民,按照平均一戶三口人,就是三萬多居民,其中既有業主,又有租戶,既有商場,也有公司,且每家每戶至少有兩輛電動車。管理這麼多的居民和電動車,不光是對他們陽光100,對濟南其他任何小區物業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困難是在的,但安全是第一的。”該負責人表示,根據他們的規定,電動車不允許進居民樓大廳,不允許進樓層。而在三月底前,他們就已整治完所有樓棟的一樓大廳,除非在下雨天可以進來避避雨,否則其他任何時間不允許停放一輛電動車。

雖然物業明确告知業主禁止電動車上樓層,但現實情況卻是,還是有很多居民将電動車推上樓。物業負責人表示,陽光100社群很大,每個樓棟安排一個保安站在一樓電梯旁,勸阻推電動車上樓的業主,說實話這樣不太現實,但他們把該做的工作都做到位了。

“整個樓前,在有空間的不影響消防通道的地方,能裝車棚的,能裝充電樁的,我們盡量都裝上了。而且車庫裡一些放僵屍車的地方,我們能清掉的就把僵屍車清理掉,然後打掃出來讓業主放車,解決業主電動車的充電問題。但不管怎麼解決,像五期那邊,它空間有限。”該負責人稱。

既然樓道裡禁止停放電動車,那對于已經推上樓停放在樓道裡的電動車,該怎麼處理呢?物業負責人告訴記者,針對這些推電動車上樓的業主,他們沒有處罰權,之前曾試過敲門提醒業主,但可能導緻業主不滿引發争執,是以就在電動車上張貼紙條,上面寫着“為了您的安全以及大家的安全,請不要将電動車推上樓”的溫馨提示。

該負責人表示,他們正在探索電子化的方式去整治電動車上樓的情況。目前,小區五期一個電梯裡已安裝了一款智能攝像頭,隻要電動車一進電梯,電梯就無法關門。

“這是一個試點。”物業負責人表示,雖然攝像頭能智能監測,有效阻止業主推電動車上樓,但他們物業公司資金也是有限的,隻能先安裝一個進行試點,後期其他樓棟的電梯裡再陸續慢慢地加裝智能攝像頭。

來源: 齊魯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