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五四運動前,她在法國捍衛國家主權,結果回國後成第一女貪官“休夫女”女殺手玫瑰槍炮女貪官落寞晚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27個戰勝國的1000人代表,在法國巴黎的凡爾賽宮圍坐在一起,帶着侵奪他國利益的目的,開始了一番唇槍舌戰。

當時中國作為戰勝國也參加了會議,但結果卻以“戰敗國”的待遇,被強行要求割讓山東給日本帝國。

這已經嚴重損害中國的利益,而當時的中國代表——北洋政府卻打算簽下賣國契約。

五四運動前,她在法國捍衛國家主權,結果回國後成第一女貪官“休夫女”女殺手玫瑰槍炮女貪官落寞晚年

巴黎和會“三巨頭”

很快消息傳回中國,中國同胞群情激憤,進而引發了1919年5月4日的一場青年學生愛國運動,史稱“五四運動”。

中國國内的“五四運動”如火如荼,而在法國當地,一名中國女留學生通過她的智慧和膽量,僅用一直玫瑰花梗,阻止了這一陰謀,她就是鄭毓秀。

五四運動前,她在法國捍衛國家主權,結果回國後成第一女貪官“休夫女”女殺手玫瑰槍炮女貪官落寞晚年

鄭毓秀

鄭毓秀不單單是愛國主義青年,她更是“民國第一女殺手”、中國第一個法學女博士、第一個女律師、第一個地方法院女院長和審檢兩廳廳長……

不過在胡适眼中,她又是第一女貪官,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呢?

鄭毓秀小時候就不是個“老實孩子”,骨子裡充斥着反抗精神。

1891年,鄭毓秀出身于官宦世家,父親是晚清戶部官吏。當時女性“裹小腳”盛行,但5、6歲的鄭毓秀堅決拒絕纏足,還被當時稱作奇談。

五四運動前,她在法國捍衛國家主權,結果回國後成第一女貪官“休夫女”女殺手玫瑰槍炮女貪官落寞晚年

纏足

13歲時,父母做主把她許配給了兩廣總督的兒子,外人眼裡的門當戶對,卻是鄭毓秀眼中的束縛。

于是,她修書一封,自己親自送到了總督府,直接要求總督的兒子解除這樁婚姻,原因是她不同意。

兩廣總督顔面盡失,鄭毓秀被迫遠走他鄉,趕赴天津求學。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鄭毓秀也因為變故,開啟了自己的革命道路。

五四運動前,她在法國捍衛國家主權,結果回國後成第一女貪官“休夫女”女殺手玫瑰槍炮女貪官落寞晚年

1907年,鄭毓秀在日本留學時接觸到了同盟會。第二年,鄭毓秀加入了同盟會。

同盟會明着武裝起義,暗着實施刺殺。

比如汪精衛,最開始也是因為刺殺載沣得名,雖然沒成功,但也娶到了陳璧君。

不過汪精衛能夠實施暗殺,也有鄭毓秀的功勞。正是鄭毓秀通過各方偵查,才把炸彈送到了汪精衛手上。

鄭毓秀自己的暗殺對象,則是民國總統袁世凱。

五四運動前,她在法國捍衛國家主權,結果回國後成第一女貪官“休夫女”女殺手玫瑰槍炮女貪官落寞晚年

袁世凱

辛亥革命後,袁世凱奉命鎮壓革命黨人,鄭毓秀得到指令,進行了暗殺部署。

可惜,在行動前夕,鄭毓秀突然得到上級指令,要求撤銷行動,刺殺對象變成了良弼。

接到指令後,鄭毓秀連夜通知8位戰友,但因事發突然,有十幾個人沒有接到通知。最終刺殺行動以失敗告終,十餘人被捕。

鄭毓秀通過各種手段,對戰友進行積極營救,很快他們被保釋出獄。

五四運動前,她在法國捍衛國家主權,結果回國後成第一女貪官“休夫女”女殺手玫瑰槍炮女貪官落寞晚年

良弼

不過,鄭毓秀還是因為“殺手”的身份得罪了袁世凱。1914年,鄭毓秀逃遁法國求學。

在法國留學期間,鄭毓秀先後獲得了法國巴黎大學(原索邦大學)法學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成為了中國曆史上首位法學女博士。

1919年,北洋政府在“巴黎和會”上想要簽訂賣國條約。為了阻止簽訂,在法留學生共同推舉鄭毓秀為代表,要求與中國代表團團長陸征祥談判。

五四運動前,她在法國捍衛國家主權,結果回國後成第一女貪官“休夫女”女殺手玫瑰槍炮女貪官落寞晚年

陸征祥

1919年6月27日晚上,300多名留學生包圍了陸征祥的酒店,要求他不要在和約上簽字。

此時的陸征祥已經被上級授意簽字,為了逼其就範,鄭毓秀在花園裡折了一根玫瑰枝,用它當槍頂住陸征祥,威脅他如果簽字,這支槍便不會放過他!

陸征祥果然不敢去簽字,此舉保留了中國收回山東的權利,鄭毓秀等留學生功不可沒。

五四運動前,她在法國捍衛國家主權,結果回國後成第一女貪官“休夫女”女殺手玫瑰槍炮女貪官落寞晚年

五四運動

但是,鄭毓秀怎麼又成了民國第一女貪官呢?

1927年,胡适發表一篇名為《記某女士》的文章,其中記錄了一件貪腐案,經查證女主便是鄭毓秀。

在胡适眼中,鄭毓秀有三重罪。

第一重罪,鄭毓秀賄賂政界要員,暗中操作接替盧興原為法院院長。

1926年,鄭毓秀和夫妻魏道明回到上海開了律師事務所,鄭毓秀借助法律界的名聲和地位,賄賂、勾結國民政府要員,從中謀取私利。

五四運動前,她在法國捍衛國家主權,結果回國後成第一女貪官“休夫女”女殺手玫瑰槍炮女貪官落寞晚年

胡适

第二重罪,請“槍手”代寫博士論文。

據胡适日記記載,鄭毓秀考博士時,因與北洋政府高官王寵惠是戀人關系,她不但找人替寫論文,更憑借王寵惠答辯考官的身份,滿混過關。

據說答辯時面對提問,鄭毓秀全不能答,隻能搪塞一句:“從中國觀點上看,可不是嗎?”“在場法國人皆匿笑逃出,中國人皆慚愧汗下”。

第三重罪,魏道明靠老婆“出山”,身居國民政府政要。

魏道明先後擔任南京市市長,還把胡适擠出了駐美大使的位子,自己當上了中國駐美大使。在任期間,中美關系急劇惡化,魏道明難辭其咎。

随後,魏道明又出任立法院副院長和國民黨“台灣省政府”首任主席。

五四運動前,她在法國捍衛國家主權,結果回國後成第一女貪官“休夫女”女殺手玫瑰槍炮女貪官落寞晚年

鄭毓秀和魏道明

鄭毓秀早年的正面形象,在胡适筆下一掃而空。

抛去政治鬥争或是個人恩怨,鄭毓秀卻是是個有争議的女人。

1948年,魏道明正式辭職赴美,夫妻二人遠居海外。1959年12月16日,鄭毓秀因病去世,終年68歲。

五四運動前,她在法國捍衛國家主權,結果回國後成第一女貪官“休夫女”女殺手玫瑰槍炮女貪官落寞晚年

​由于很多政治因素,鄭毓秀夫婦一直沒有回到故土。

但在她的心中,既沒有女律師的輝煌,也沒有女高官的榮耀。她記得的,隻有那一隻随身攜帶的、早已幹枯的玫瑰花枝。

或許她曾迷失在金錢和權力的欲望下,但彌留之際回蕩在腦海的,隻有當初在法國的那一次愛國之舉。

不管如何,在民國的風雨變革中,鄭毓秀這支“铿锵玫瑰”确實給人們留下了厚重的曆史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