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河北省衡水市三國名人:安平縣三人,武邑縣二人

衡水市位于河北省東南部,在漢末三國時期屬于冀州刺史部。據不完全統計,籍貫為如今衡水市的三國名人共有五位,出自兩大家族。其中,安平縣三人,武邑縣二人。

河北省衡水市三國名人:安平縣三人,武邑縣二人

三位安平縣籍名士出自著名的崔氏家族,分别名為崔烈、崔均和崔鈞。崔烈,字威考,出身于世家大族,家境殷富,地位崇高。不過,崔烈在靈帝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做了一件事,令其成為天下士人的笑柄。當時,漢靈帝為解決日益嚴重的财政危機,公開賣官鬻爵。當時,三公之一的司徒一職标價一千萬錢。崔烈通過漢靈帝乳母程夫人的關系,僅花了五百萬錢便獲得這個職位。崔烈就職當天,漢靈帝對當初自己的妥協感到後悔。此事一經傳出,崔烈的名望也跌到了谷底。

河北省衡水市三國名人:安平縣三人,武邑縣二人

不過,盡管司徒的官職是崔烈花錢買來的,但并不意味着崔烈是無能之輩。相反,他是冀州名士,以才學聞名中原。崔烈就職後,辦了幾件實事,很快便改變了衆人的印象。不久後,韓遂、邊章等人在西北地區起兵作亂,嚴重削弱了東漢的國力。崔烈公開提出放棄西北地區的建議,得到了漢靈帝的預設。靈帝随即召集朝臣進行商議,但在議郎傅燮的強烈反對下,這一建議最終遭到否決。

河北省衡水市三國名人:安平縣三人,武邑縣二人

靈帝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外戚與宦官在京城洛陽爆發沖突,董卓趁機控制了朝政。到了第二年,讨董之戰爆發,崔烈因家人加入了關東聯軍遭董卓逮捕,被關押在郿縣的監獄中。直到獻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董卓被殺後,崔烈才重獲自由,并出任城門校尉之職。同年六月,李傕、郭汜攻破長安,崔烈在作戰中陣亡。

河北省衡水市三國名人:安平縣三人,武邑縣二人

崔氏家族的另外兩名成員都是崔烈的兒子,名字同音不同字。哥哥名叫崔均,弟弟名叫崔鈞。崔烈花錢買得司徒一職後,第一個出言譏諷的便是兒子崔均。時任虎贲中郎将的崔均對父親說了這樣一句話:“論者嫌其銅臭。”“銅臭味”一詞便源自此言。讨董之戰爆發時,崔均擔任西河郡太守一職。他加入了以袁紹為首的關東聯軍對董卓作戰,此舉也導緻父親崔烈身陷囹圄。父親崔烈被李傕、郭汜等人殺害後,崔均想要為父親報仇,不料卻在同年突然病逝。

河北省衡水市三國名人:安平縣三人,武邑縣二人

相比哥哥而言,弟弟崔鈞的名氣似乎更大。這不是因為弟弟後來的職位高于哥哥,而是因為他曾經來到荊州襄陽,與當時還在隆中隐居的諸葛亮是好友。當時,崔鈞與諸葛亮、徐庶、孟公威等人關系密切,經常結伴遊學。不過,史料中對崔鈞的事迹介紹也僅限于此,連其後來的發展及卒年也沒有留下蛛絲馬迹。

河北省衡水市三國名人:安平縣三人,武邑縣二人

與安平縣籍的三國名人一樣,武邑縣的兩位三國名人也出自同一家族,他們便是牽氏家族的兩位成員——牽招和牽弘。牽招,字子經,是劉備的發小。靈帝中平六年(公元189年),牽招的師傅樂隐在洛陽遇害,牽招收殓遺體并将其運回家鄉安葬。牽招在途中遭遇山賊,同行者慌忙逃走,隻有牽招守護在師傅的靈柩前,不願離去。山賊被牽招所感動,将其放走。此事一經傳出,牽招的大名響徹冀州地區。

河北省衡水市三國名人:安平縣三人,武邑縣二人

獻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袁紹奪取冀州,牽招被任命為從事一職。袁紹病逝後,牽招又跟随袁尚,繼續與曹操較量。獻帝建安九年(公元204年),牽招遭受誣陷,隻得離開袁尚投奔曹操,從此成為曹操集團的一員。在效力曹魏的數十年間,牽招南征北戰,屢立戰功,曆任從事、軍謀掾、烏丸校尉、中護軍、右中郎将、雁門太守等職,是曹魏帝國的一員名将。

河北省衡水市三國名人:安平縣三人,武邑縣二人

牽弘是牽招之子,早年步入仕途,擔任過隴西郡太守、蜀郡太守、振威将軍等職。曹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伐蜀之戰爆發。牽招奉命參戰,并在戰鬥中多次擊敗蜀軍,為滅亡蜀漢作出突出貢獻。西晉建國後,牽招被晉升為涼州刺史,奉命平定北地郡的叛亂,于西晉泰始七年(公元271年)陣亡。

參考書籍:《三國志》、《晉書》、《後漢書》、《世說新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