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圍棋“三國争霸”中,除了早期的中日圍棋擂台賽和後來的真露杯(農心杯前身)之外,亞洲杯電視圍棋快棋賽(以下簡稱亞洲杯)也是三國擂台争霸的焦點。亞洲杯成立于1989年。該項賽事由日本nhk、南韓kbs和中國cctv三家電視台,以及日本棋院、南韓棋院和中國棋院輪流舉辦。參賽者為當年日本nhk杯、南韓kbs杯和中國cctv杯的冠亞軍,以及上屆冠軍7人。比賽規則規定:30秒内走一手,另有10次共10分鐘的機動時間,一局在2個半小時左右結束。比賽采用單敗淘汰制,其中上屆冠軍首輪輪空直接進入半決賽。

上屆冠亞軍金志錫羅玄
在亞洲杯史上,武宮正樹的四連霸可謂在擂台賽史上空前也将絕後。唯有孔傑的三連霸能與之相提并論。如孔傑李昌鎬和依田紀基李世石四人也都曾三次折桂亞洲杯,但都不是連霸(孔傑)除外。是以說武宮正樹亞洲杯四連霸空前也将絕後。按照亞洲杯的慣例,上屆冠軍首輪輪空直接進入半決賽,也就是武宮正樹在第五屆亞洲杯直接進入了半決賽,那麼他又是如何“夢斷五連霸”的呢?
武宮正樹
本期選材:1993年第五屆亞洲杯,不死鳥怒斬宇宙流
武宮正樹師從木谷實,是“六超之一”,而且他還是首個職業圍棋世界大賽富士通冠軍,并在前兩屆決賽擊敗林海峰實作連霸。那一年,他有兩屆富士通杯冠軍以及亞洲杯冠軍故而他成為了世界冠軍頭銜最多的棋手(彼時世界冠軍隻有三個武宮兩個曹薰铉一個)。
宇宙流鼻祖武宮
武宮的棋人稱“宇宙流”,總喜歡搶占中腹而放棄邊角,内容之美讓人驚歎。藤澤秀行曾經說過:很多年之後我們下的棋都會被後代棋手忘掉,但武宮的棋會一直流傳後世。由此可見武宮正樹棋局内容之精彩。話雖如此,但在日本國内,武宮正樹卻始終沒有登上第一人的寶座。前有石田芳夫,次有大竹英雄,中間是劊子手加藤正夫、巨無霸趙治勳和最強十段小林光一,從1976石田芳夫獲第三十一期“本因坊”開始到1988年,因為趙治勳和小林光一,武宮正樹所獲頭銜幾乎被兩人全部奪走,僅剩本因坊一個。
小林光一
趙治勳
1988年,首個職業圍棋世界大賽富士通杯誕生,武宮的春天來了,在前兩屆擊敗林海峰兩次奪冠。1989年亞洲杯誕生,武宮的春天又來了,由此開始了在亞洲杯的四連霸,如果說1994年是“曹薰铉年”,1995年是“馬曉春年”,那麼1989年則是“武宮正樹年”。而這樣的“武宮正樹年”在亞洲杯持續了四年。直到1993第五屆亞洲杯被徐奉洙打破。
徐奉洙南韓圍棋界乃至世界圍棋界一道獨特的風景。
徐奉洙
不會下定式、沒有師傅指導、甚至早年窮的買不起圍棋用石子代替,完全屬于自學成才。其棋路風格被人戲谑為“野”,能赢的時候誰都能赢,能輸的時候誰都能輸。然而就是這麼這個普普通通的徐奉洙,卻讓“宇宙流”鼻祖武宮正樹夢斷亞洲杯無連霸。
1993年,第五屆亞洲杯在北京打響。中國代表是聶衛平和馬曉春,南韓棋手是徐奉洙和李昌鎬。而日本棋手則是依田紀基和加藤正夫外加上屆冠軍武宮正樹3人。
多年後聶衛平和武宮正樹
加藤正夫
在第一輪比賽中,依田紀基 執黑1又3/4子勝李昌鎬,聶衛平執白中盤勝加藤正夫。
徐奉洙執黑3/4子勝馬曉春。
故而馬曉春和加藤正夫李昌鎬三人出局。聶衛平、徐奉洙、依田紀基外加上屆冠軍武宮正樹進入半決賽。
1993年7月20日,在半決賽中,依田紀基執白2又1/4子勝 聶衛平,徐奉洙則屠龍了四連霸的武宮正樹。設想一下:武宮正樹最大苦手聶衛平已經出局,如果武宮淘汰徐奉洙晉級決賽對戰依田紀基,按當時武功對依田的戰績比分,拿下依田不是什麼難事,也就實作了五連霸。然而曆史沒有如果。
最後,就簡單用我業5的水準來點評一下吧:個人覺得,武宮的“宇宙流”是不錯,但執黑布宇宙流布局更為妙,當徐奉洙黑5分角時,白6小飛亦可,白8守角也不錯,而白40跳,簡直就是把左上方送給了徐奉洙,個人覺得。白130應該全力治孤中腹黑棋,這樣或許五連霸将不再是假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