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是毫無疑問的大ip,自然而然地,也成為了衆多劇組樂于改編的熱門題材。自從有影視作品的那一天起,三國類題材作品便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更不乏亮點之作。而要說其中最受大家肯定與喜愛的,當屬于1994年播出的央視版《三國演義》。
對于這部作品,相信在座的各位朋友已經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作為一部斥國家之力拍攝的作品,《三國演義》除了某些年代限制的特定因素外,其餘各方面都已經達到了無可挑剔的地步。劇情方面,該劇高度尊重原著,除了删減一些不必要的章節之外,觀衆熟知的大部分故事在劇中都得到了還原。演員挑選方面,無論是諸葛亮的扮演者唐國強,還是關羽的扮演者陸樹銘,亦或是曹操的扮演者鮑國安,甚至是戲份極少的蔣幹扮演者周舟,都為我們奉獻了教科書一般的演技。如果對這些演員的表演你還有話說,那我隻能認為你是在挑刺或擡杠了。

《三國演義》是一部以男性視角為主的作品,人們首先想起來的,也都是劉歇業、曹操、諸葛亮、周瑜、趙雲等男性角色。但這并不意味着,這部作品中的女性角色不出彩,君不見貂蟬巧施連環計遊刃于呂布、董卓之間?君不見孫夫人意氣風發巾帼不讓須眉?就連偏安一隅的祝融夫人,也都可以上陣殺敵,讓無數男人為之汗顔。她們,同樣是三國世界中的一道靓麗風景。
在央視版《三國演義》中,大部分女性角色的選角都是值得肯定的,尤其是貂蟬的扮演者陳紅、孫夫人的扮演者趙越、鄒氏的扮演者魏慧麗、祝融夫人的扮演者李雲鵑等,其驚豔程度絲毫不亞于諸葛亮、曹操、關羽等男性選角。
那麼,在衆多女性角色中,就沒有讓人感覺失敗的女性選角嗎?答案當然是“有”,她們的演技确實沒有問題,但與書中的相貌描寫實在相差太遠。
第一個讓我覺得失敗的女性角色就是孫策的夫人大喬。在《三國演義》小說中,大喬的知名度可以說是非常高的,唐代詩人杜牧更為好人妻的曹老闆寫下了“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的經典詩句。能讓曹操如此為之癫狂,可見大喬和小喬的顔值已經達到了和貂蟬齊名的程度。
在央視版《三國演義》中,小喬的選角是大美女何晴,這個選角可以說是教科書級别的,任何人都挑不出毛病來。而相對于小喬,大喬的選角就有點不盡如人意了。
劇中飾演大喬的,是國家一級演員龔麗君。能夠拿到“國家一級演員”這個稱号,龔麗君老師的演技肯定是沒有問題的,多年來,她也曾在《雷雨》、《北京人》、《茶館》、《大明宮詞》等話劇或影視作品中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但就相貌而言,龔麗君老師的顔值隻能算作是中等,與書中那個天香國色的大喬實在相去甚遠,相比于小喬的扮演者何晴,戲份本就不多的大喬幾乎沒有給人留下任何印象。印象中,好像也就孫策臨死前稍稍露了一下面吧?
另外一個讓我覺得失敗的女性選角,便是趙雲在取得桂陽之後,趙範要許配給他的寡嫂樊氏。在《三國演義》中,樊氏雖沒有貂蟬、大小喬、孫夫人那樣的知名度,但根據書中描寫,樊氏雖身穿缟素,但亦有傾國傾城之色,可見這位樊夫人的姿色也是不差的。
而在央視《三國》中,樊氏的選角和大喬一樣,同樣犯了有演技但顔值不夠的毛病。扮演樊氏的演員是老戲骨蓋克,早在1985年,她便憑借電影《高山下的花環》獲得了“金雞獎”、“百花獎”最佳女主角的提名。此後,蓋克還先後出演了《李小龍傳奇》、《我的青春誰做主》、《咱們相愛吧》等熱播影視作品,其精湛的演技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但就相貌而言,蓋克老師和龔麗君老師一樣,最多隻能算作是普通人,完全聯想不到她就是書中傾國傾城的樊氏。
當然,兩個失敗的選角并不能否定央視版《三國演義》整部作品的成功之處,作為一部在豆瓣上有着9.4超高評分的作品,央視版《三國演義》完全擔得上“偉大作品”四個字,兩個失敗的選角,最多隻能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罷了。
大家對文章有什麼看法?歡迎您評論留言。
本文由“紅酒中的薔薇花”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圖檔來源:豆瓣、網絡、視訊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