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資料野蠻生長,新能源變革如何應對?

新能源是指風能、水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可循環利用的清潔能源。近年來,在能源變革的大背景下,随着新能源産業的迅猛發展,新能源大資料的提出和應用促使新能源的利用更加高效、合理。

在電力産能相對過剩的背景下,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到來、能源網際網路浪潮的奔湧、大資料應用時代的興起、電力改革大幕拉開的同時共同促進了能源變革。

從需求側來看,其關系是多元互補的、分布式的、大規模接入的,尤其是清潔能源的廣泛利用、微電網在配電網上已經形成了很多的實際應用,這就導緻在需求側互補的關系越來越明顯。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能源變革的時代已經來臨,并且以非常快速的節奏來與我們實際的生産生活來結合。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下,整個能源變革有一個很大的出口——能源産業網際網路。

資料野蠻生長,新能源變革如何應對?

能源産業網際網路的趨勢有以下三個方面:新能源技術創新,轉化效率持續提升;新能源裝備規模量産,度電成本不斷下降;用能産能結構發生漸變,新能源汽車、儲能、用電恢複增長。總之,随着整個新能源的接入,風電、生物質、光伏發電的發展,整個能源是分布式碎片化的。面對微電網智能化的時代來臨,這個場景倒逼着我們整個能源網際網路體系的建構。在如此能源産業網際網路的背景下,在供給側和需求側,使用者、裝置生産、裝備制造等這些互動的資料會産生海量的資料,這些資料是我們需要認真分析研究的,同時我們在應用這些資料時需要考慮它的基礎設施、雲的安全等問題。

<b>1.政府</b>:大資料對于政府在能源方面的規劃、監管,能源的安全,能源政策的制定起到決定性作用。因為整個能源的生産、使用決定了能源政策制定的方向,政府管理能源如此宏大的産業的過程中需要有一個真實客觀的參考依據。

<b>2.企業</b>:整個能源産業中,企業參與量是很大的,包括供給側、生産側以及能源的利用、電力的輸送。企業在做決策或者具體為客戶服務打造的時候,這些大資料會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

<b>3.消費者</b>:消費者使用能源将會依據資料來決策,依據市場價格來決定,合理調配用能計劃,大資料會與售電服務、用能服務、節能服務緊密結合起來。

通過這三個方面,不難看出資料将會産生巨大的價值。

“十一五”規劃後,《可再生能源法》提出,新能源一直翻倍的增長。新能源的大規模使用,給新能源産業帶來無限的商機和巨大的挑戰,因為整個新能源的并網給予能源帶來活力的同時也給電網帶來了高難度的管理要求。

在大資料背景下,各行各業的資料是以幾何級數的速度在增長,呈現如下幾個特征:

<b></b>

<b>1.資料體量巨大</b>。

<b>2.價值密度低</b>。如何通過強大的機器算法更迅速地完成資料的價值“提純”成為目前大資料背景下亟待解決的難題。

<b>3.資料類型繁多</b>。結構化資料和非結構化資料都可以采集到,這些多類型的資料對資料的處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b>4.處理速度快</b>。很多電力客戶的要求其實是毫秒級的,這對響應速度的要求相對較高。

<b>5.标準滞後</b>。電力資訊網絡相對封閉,安全等級高,管理嚴格,資料沒有實作分級,相關标準還沒有放開,對開資料開展形成較大障礙。

資料野蠻生長,新能源變革如何應對?

在管理資料或者基于資料做客戶服務時,東潤環能是基于以下幾個方面來做的:

作為大資料公司,首先需要建構一個管理資料的機構或者組織。在這方面,首先要有一個資訊基礎,即我們收回來的資料是能夠産生資訊的;第二要有标準化的資料管理實踐來管理資料;第三是可獲得并且可用的洞察力,即從我們自己服務的客戶那裡回來的資料管理,以及我們外部獲得的資料能夠使我們的資料中心更加龐大。在了解資料方面,更多的是靠一些分析的技能和工具,将其作為核心專業發展的一種技能。在使用資料方面,作為高層管理,實際上要對資料有深刻的認識,這個在東潤環能内部叫做“資料文化”。資料文化在于對資料的了解能不能夠上升到戰略高度,資料的使用能不能為企業創造價值?

資料野蠻生長,新能源變革如何應對?

自建資料平台是用私有雲、公有雲還是阿裡推出的混合雲?每個企業都要根據自己的企業來定制和選用。東潤環能專注于s層應用的開發,尤其是基于核心資料的開發,深入地紮根于行業裡跟使用者探讨應用,而i層和p層交給阿裡的團隊來進行合作,涉及到涉密資訊的資料會放到私有雲上。

東潤環能最初是從應用管理系統做起,同時在應用服務端做一些分布式配電網的具體應用系統,之後通過與國家電網公司以及各省網公司做密切的業務合作來幫助發電側解決新能源并網管理的一些業務系統。

資料野蠻生長,新能源變革如何應對?

東潤環能從發電側通過電網到需求側打通了一個應用級的資訊系統。有了這個資料流向後,相當于積累了一個龐大的資料中心。通過資料中心将這些資料進行挖掘整理之後,發現這些資料對于投資機構、政府的監管部門還有産業金融機構都有很好的作用,之後将這些資料做成了專業的城市規劃的項目,包括風險防控的項目來提供給政府和産業機構來使用。

之後,東潤環能又對自己的資料進行了挖掘。在新能源方面,将資料挖掘、吸收、消化、整理,給專業的客戶做了裝置選型、資源評估、電廠運維、金融服務等專業的小型應用。而在電力供需相關的大資料方面,針對電力交易、電廠的效益評估做了專業的應用開發。此外雲資料平台監控了全國九百多台電站的營運情況。這些資料的第一個作用是知道公司内部的經營活動。由于服務能力有限,不可能全部進行巡檢,是以通過資料分析來獲知需要巡檢哪些電廠、什麼時間去巡檢。通過資料結論制定風電場和光伏電站的巡檢路線圖和時間安排,優化内部的生産經營,降低成本,提高客戶的效益和客戶滿意度;第二,整個新能源的發展是離不開氣象的,因為發電的動力是風和光,新能源氣象的服務中心是東潤環能打造的核心能力之一,通過對環境監測儀、測風塔,包括衛星資料、雷達資料的整合和治理,提煉出适應于新能源的專業名額,這個過程中用到了超能計算、存儲資源、大資料的治理和分析。在此基礎上,開發出了新能源的營運管控的大資料系統,把國内地理資料的平台、風光資源資料的平台、裝置電廠資料的平台、新能源限電的資料平台以及氣象服務的平台這五個資料體結合到一起,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資料基礎服務中心來給客戶提供專業級的、開放的資料服務。

<b>寫在最後</b>

本文根據北京東潤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場總監韓東升在2016雲栖大會·武漢峰會上演講整理而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