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很多朋友都覺得mldonkey設定太過麻煩是以對這麼好的一軟體敬而遠之。其實mldonkey的設定并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複雜,本文 藍色文字是mldonkey的相關設定,你可以先看一眼,隻有那麼幾項而以,按我寫的方法幾分鐘就可以搞定了。而且以後你可以備份主目錄下的. mldonkey 檔案,就不用每次都設定了。因為本文中還介紹了mldonkey wed界面的基本操作,還有sancho這個圖形界面使用方法,是以看起來可能會比較長,如果你隻想看關于設定的部分,可以直接看藍色字型。不過我還是建 議剛接觸這個軟體的朋友至少把wed界面的操作看完,這樣會在使用中省去不少麻煩。
不多了說正文開始
ps 本文藍色文字為mldonkey的相關設定 , 紅色字型是一些要提醒大家要注意内容,不要出錯。
安裝mldonkey可以端裡運作指令
代碼:
yum -y install mldonkey-server
或者新利得或者軟中心搜尋mldonkey 安裝
ps :安裝時不要選擇開機啟動否者下載下傳的檔案會在/var/lib下,而不是你設定的路徑。
也可以下載下傳附件我編譯的最新版 解壓後可直接運作。
如果想自己折騰編譯的可以看下一樓的介紹。
安 裝完成後建議先修改mldonkey的配置檔案 :修改downloads.ini ( 在~/.mldonkey 檔案夾裡 就是以你使用者命名的那個檔案夾,按ctrl +h 顯示隐藏檔案然後就可以找到了):找到web_infos,把server.met換成你要的伺服器,比如 http://ed2k.im/server.met ,這個是emule的安全服務清單,如果想使用vc服器的可以使用 http://www.emule.org.cn/server.met 不過我推薦使用前者。
然後把guarding.p2p", 96, "http://www.bluetack.co.uk/config/level1.gz,中的位址替換為http://ed2k.im/ipfilter.dat。
它的作用可以封掉包括虛假/間諜伺服器、vagaa伺服器、惡意ip、帶有木馬/間諜軟體的攻擊性ip、黑客等等不安全的ip位址(段),以保護emule使用者的安全。如果你不想用也可以隻接删掉。
上面内容感謝26樓的提醒,更詳細的内容大家可去26樓看下。
下圖為修改示例
注意下面的提醒不要修改在示例裡那樣是不啟作用的!
附件:
如果你想修改下載下傳路徑 ,修改下圖紅色部分為你的路徑
然後介紹mldonkey wed界面的操作方法,首先運作 mldonkey 打開終端 或者按 alt 加f2 輸入mlnet 回車
也可以在面闆上添加快捷方式 面闆上右鍵-添加到面闆-建立新的啟動器 。名稱自己起吧,指令裡添上mlnet 就可以了。
運作mlnet 後就可以登入wed 界面管理了 ,在浏覽器位址欄輸入:
http://localhost:4080/
可以看見綠色的界面 和一些簡單的選項
transfer: 下載下傳上傳管理
search: 搜尋資源
servers: 伺服器管理
statistics: 資料統計
options: 選項
help+: 幫助
dl: 快速批次添加下載下傳連接配接 (可以在verycd之類的網站 選擇“複制選中的所有連結” 添加到這裡批量下載下傳,很友善。)”
退出mldonkey 可以在 wed 界面的輸入框裡輸入 kill 。回車。關閉頁面是不會關閉mldnkey的。
下面進行mldoney的設定 選擇 options ,這裡面是mldonkey的設定選項。為了友善,大家可以點all (顯示所有選項)然後按crtl + f 搜尋下列選項進行設定
ed2k-max_connected_servers :20 同時連接配接伺服器的最大數(這個随便了,一般最後隻會穩定在三四個而以,我的是20個)。
ed2k-port :一般情況預設即可,但有些寬帶營運商會封掉 emule預設使用的4662端口,還有些路由器需要端口映射,那麼就需要修改這個了。
client_name (這裡可以修改你的名字。)
max_hard_download_rate (下載下傳速度 按你的帶寬修改,機關是kb/s。)
max_hard_upload_rate (上傳速度 同樣按你帶寬修改 (最好大于10kb/s否則會影響下載下傳速度)
max_indirect_connections ( 非直接連接配接 這個範圍是30-70,如果你想要更多的連接配接,可以修改高一點。)
max_opened_connections (最大開放連接配接數 預設是200 這個最大可以到924 設定同上)
(這 裡還有max_hard_download_rate2 max_hard_upload_rate2 和max_opened_connections_2這是一套緩速模式你可以設定一組較小的數值 通過transfer頁面下面的bandwidth toggle轉換。可以在上網時轉換成緩速模式 避免影響上網速度。很人性化的設定,不過我沒有用過 ,我這速度上300也沒影響我的上網速度。有想用的用的可以自行設定)
temp_directory (緩存路徑,可以修改成你想要的路徑 (如果把下載下傳目錄路徑修改到了别的硬碟分區 最好把緩存路徑修改到相同的硬碟的分區,否則下載下傳完成轉移臨時檔案時會頻繁讀盤)
ed2k-force_client_high_id 選擇true ( 它表示強制用戶端為高id)
ed2k-force_high_id 選擇 true ( 它表示強制自己為高id(當高id可用的時候)
如果是内網低id使用者的就不要選了,否則很難連上伺服器,也可以自己試試,不行就取消。
ed2k-connect_only_preferred_server 此選項為隻連接配接優先標明的伺服器 預設false 想使用就設定成ture 理論上這樣就避免了連接配接資源量小和無用的伺服器但是如果你不懂怎樣判斷服務的好壞就不要動它。(我沒有設定感覺對速度沒太大的影像)如何設定優先級伺服器 下文有說明
enable_kademlia true ( 使用kda網絡)
enable_overnet true
這裡設定完成之後可以按回車儲存設定。
加入kad和contact.dat
下載下傳節點檔案 見附件,也可以自已到網上找。複制到 ~/.mldonkey 檔案夾裡
然後到mldonkey的web界面,在輸入框中輸入:
ov_load contact.dat 回車
kad_load nodes.dat 回車
如果你裝了防火牆 或者用路由器,需要打開映射端口的可以點選help — sysinfo 這裡可以檢視mldonkey的端口使用情況,除了core那3個,建議其餘的都在路由器裡設定端口映射,使用防火牆的,打開相應端口。
下面看一些常用界面 首先是servers: 伺服器管理。下圖是各個選項的說明 。(其中hi/low id所指向的位置是用來判斷高id還是低id hi代表高id lo 代表低id)
如果你想重新設定伺服器 可以再輸入框裡輸入rem all 清空伺服器 ,然後點選import server.met 重新導入
mldonkey可以同時連接配接多個伺服器,你可以通過添加p設定自已想要優先選擇的伺服器 設定如下圖
transfer: 下載下傳上傳管理 界面
左 邊黃框内的"r,p,c"分别代表: resume (繼續), pause (中止), clear (删除下載下傳), 右邊的黃框resume all (全部繼續), pause all (全部中止), clear all (全部删除). 選擇操作後,再點選右面黃框最後的"submit changes"就會使改變生效. 請注意不要誤操作.
注:在此界面操作一定要小心,因為删除一類的動作,他不會提醒你是否确定删除檔案而是直接幹掉 ,是以想好看準了再下手。我剛用的時候就不小心幹掉了一個g。
導入amule的未下載下傳完件
在wed界面的輸入框輸入:
import_temp /home/使用者名/.amule/temp
/home/使用者名/.amule/temp是amule預設的緩存路徑 如果你要導入的檔案在其它路徑就按照你相應的位置添加
第一次下載下傳時一開始可能速度并不理想,可能是你沒有用來共享的檔案上傳,影響了下載下傳速度,電驢這種東東有上傳才有下載下傳 。是以建議先下載下傳一兩個熱門資源在下載下傳目錄内上傳。這樣就不會影響下載下傳速度了。
如有錯誤,歡迎指出
作者:czmmiao 原文位址:http://czmmiao.iteye.com/blog/91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