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注:本文原創于公衆号“德國留學小姐姐”,根據維爾茨堡大學碩士在公衆号的直播分享整理而成,如需轉載,請務必聯系授權。
想去德國留學,語言是怎麼逃也逃不過的一關。
有些同學選擇去國外讀語言班,順便在國外考德福或者dsh,也有同學,更願意留在國内學習德語。總體來講,不管在國外還是在國内學習語言,都各有利弊。在德國學習,文法會偏弱;在國内學習,口語又會略差。
和大家不同的是,我是在國内工作3年後,再去德國留學,這3年裡,我在四川省的一個城市擔任德語老師。看過德語教育訓練學校一些不公的待遇,也了解了他們的慣用伎倆。
第一:試聽課和真正的課程壓根不是一回事
在咨詢德語教育訓練學校的時候,老師都會給你安排所謂的試聽課程。我建議大家不要去專門去聽這樣的試聽課,因為這是老師針對招生而專門準備的課程,肯定會相當的好。但是等到你正式上課時,就會發現,你所讀的課程,和試聽的課程,千差萬别。
那該怎麼辦呢?
我們可以去學校随機選擇一堂課,感受老師的教學風格、專業水準,我是否喜歡這個老師的教學風格?雖然,剛開始的時候,大家的德語都不是很好,對老師專業性的判斷并不是很準,但是卻可以對老師的教學風格做一個很深入的了解,知道自己是否能跟着老師一起學下去。

第二:用一切可能性的打折,促使你報班
千萬不要被學校所提供的優惠條件所迷惑,很多德語教育訓練學校,會因為你不報班,而給你瘋狂的打折。但是,如果你是因為打折,去選擇了一個不怎麼樣的學校的話,這是非常劃不來的!
既然我們要去留學,錢肯定是要先準備起來,做一定的預估成本。
如果僅僅是因為價格便宜,就去選擇一個不怎麼樣的學校,會無形中拖慢你的留學進度,浪費時間,甚至造成還要“重新另選德語教育訓練班”的局面。
三:完全中文式教學,導緻你在德國難以适應我之前遇到一個學生,他在國内學德語的時候,完全是中文式教學。到了德國後,本來應該讀b1班,但是在實際上課時,卻發現根本聽不懂德語老師在講什麼。
因為他當時在學文法時,都是用中文在教,到了德國後,根本聽不懂德語老師用德語表達的“文法”。是以,我們在選擇德語老師時,一定盡量要求老師盡可能多的講德語,而不僅僅是教單詞、文法,尤其不要學習太多的中文表達德語文法。
另外,盡可能選擇有外教的德語教育訓練學校。外教在口語的表達和頻率方面對你們會很有幫助,盡量去聽外教說什麼,聽不懂沒關系,這是一個時間積累的過程,肯定會越來越好。
但是外教課,一定要珍惜和外教對話的時間。盡量用德語,挖掘自己的詞彙量和外教對話,進行一個聽和說的訓練。
今年3月份,我在慕尼黑考完成了德語c2等級考試,口語是89分,聽力85分,寫作83分,閱讀方面,因為時間關系,我沒有取得一個很好的成績,差不多在69分左右。
以下,給大家一點學習德語的小建議。尤其是,如果在國内讀德語課程,口語和聽力一定要加強。
聽力:多去聽一聽德國的廣播、德語歌曲,還有youtube上德國的新聞聯播,都可以作為一些聽力素材。千萬不要局限于考試訓練的那種聽力題,如果你要去德國留學,你需要做到的是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應用自如。
寫作:
第一:一周寫一篇文章,我覺得不需要寫太多,因為我覺得文章是可以有套路的,有的比較套路的句子都可以在,每個文章當中基本上都可以用
第二:找一個德語母語者,或者是德語很好的老師,幫你修改你文章中的文法和表述的錯誤,然後日積月累下來,你在寫作方面會有自己的一個風格。不管是遇到什麼樣的文章,你都可以應付自如。例如,比較公式化、模式化、套路化的句子都可以積累下來,我是怎樣開頭,怎樣去建立我一篇議論文的論點,怎樣結尾,這些都是可以套路出來的。
口語:
盡可能多的和會德語的人交流,一定要善于找機會。就我個人經曆而言,我之前做互惠生,這一年生活在一個德國家庭,是以每天都是德語,然後我目前在家裡面也是每天都是德語。是以,口語這方面的話,如果在國内學德語的話,真的是要抓緊每一個練習口語的機會。
多讀文章,可以默默跟自己自言自語,把聲音錄下來,然後再自己回去聽,可能會聽到一些問題,但是這種方式,隻限于德語水準稍高一點的同學。
最後,祝福大家都能快速考出德福或者dsh,被理想的德國大學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