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漫談:清代宮廷中的蘇州畫家《紫禁城》官方授權,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系!

作者:文藏
漫談:清代宮廷中的蘇州畫家《紫禁城》官方授權,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系!

清 陳枚 山水樓閣圖冊(其之二) 故宮博物院藏

陳枚,松江府婁縣(上海松江)人,擅畫山水、樓閣、人物,康熙末年随兄陳桐北上京師,雍正四年入宮,賞内務府掌儀司員外郎銜,卒于乾隆十年。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明清時期的蘇州地區(此處所用的蘇州是「大蘇州」的概念,即包括蘇州周邊的地區)是文人畫家集中的所在,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明朝的「吳門四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确實在美術史、繪畫史上就是這麼叙述的。

漫談:清代宮廷中的蘇州畫家《紫禁城》官方授權,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系!

新使用者注冊《紫禁城》app即可免費獲贈2017年全年電子雜志

在「文人畫」流行後,相當多并非具有「文人」身份的畫家亦紛紛仿效文人繪畫的樣式與風格從事繪畫創作,以至形成了一股相對自我認同的勢力。這是由于一種繪畫風格樣式流行之後,就會向周邊輻射其影響力,使之成為這一地區主流的樣式和風格。

漫談:清代宮廷中的蘇州畫家《紫禁城》官方授權,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系!

清 孫祜 春社圖軸 故宮博物院藏

孫祜,江蘇人,雍正中後期入王府供職,擅畫人物,其山水畫多少具備文人畫的痕迹,乾隆七年後不見檔案記載。

不過即便以「吳門四家」而言,其中的沈周和文徵明可以說是十分典型的文人畫家,但另外兩位——唐寅和仇英,就已經不屬于純粹的文人畫家或根本就不是文人畫家了,比如仇英就是一位畫匠出身而成名的職業畫家。當然明朝後期在蘇州地區(包括蘇州的周邊地區)流行的主要仍是沈周、文徵明一脈的文人畫系統,但是在此地唐寅和仇英這後兩位畫家的影響力同樣不可忽視、不可低估。這樣的畫壇風氣和格局,一直延續到了清朝。

漫談:清代宮廷中的蘇州畫家《紫禁城》官方授權,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系!

清 孫祜 春社圖軸(局部)故宮博物院藏

清代蘇州宮廷畫家

不過,在美術史和繪畫史的叙述中,叙述者仍然很少把蘇州的畫家和畫風與清朝的宮廷繪畫聯系在一起。清朝蘇州地區畫壇的主流,确實仍然還是以文人畫為主,其影響力也最大。但是有一個現象同樣也應當引起注意,即此時清代宮廷裡卻有着相當多的蘇州畫家在供職。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在位期間,朝廷在江南富庶地區的江甯(今江蘇南京)、蘇州、杭州三地設立了「織造府」,利用當地的經濟、物質、技術、人文和藝術的優勢,為皇室提供各類高檔的奢侈品和消費品。

漫談:清代宮廷中的蘇州畫家《紫禁城》官方授權,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系!

清 餘省 花卉蟲蝶圖軸 故宮博物院藏

餘省,虞山(江蘇常熟)人,擅長寫生花鳥,繪畫世家,與弟弟餘稺一起被師傅蔣廷錫推薦入宮,乾隆三十二年去世。

人員衆多 精英荟萃

按照清代胡敬所著《國朝院畫錄》一書中收錄的,就有不少蘇州及其周邊地區(如松江、嘉定、婁縣、常熟等)的畫家。

如:徐玫、陳枚、程志道、孫祜、杜元枚、餘省、餘穉、周鲲、徐璋、袁瑛、徐揚、李秉德、吳璋、吳棫、金永熙、張宗蒼、陸授詩、陸遵書、黃增、蔣懋德、陸燦、沈映輝等;見于其他畫史、地方志記載的還有:文永豐、周道、王簡、顧見龍、鄒元鬥、孫阜、孫威鳳、謝淞洲、王敬銘、周安節、薛周翰、畢大椿、劉公基、張恺、王簡、俞榕、姚匡、胡桂、許佑、嚴钰、沈世勳、沈振麟、管念慈等。除此以外尚有見于清内務府造辦處檔案留下姓名的若幹蘇州畫家,如:吳維乾、徐大年、顧方樂、顧鶴琴、何文起、趙丹紅、陳兆龍、陳維德、沈心誠、沈赓載、陳雲藻、江運昌、張仲超、徐周望、馬蘭生、袁文彩、李東圖、許瀛洲、範章蘅、曹東來、胡大振、戴士宏、陳鶴坡、吳玉行、徐蘭圃、徐光裕、朱鶴文、王煥章。

漫談:清代宮廷中的蘇州畫家《紫禁城》官方授權,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系!

清 餘省 端陽景圖軸 故宮博物院藏

以上見于清宮檔案中的蘇州畫家的姓名,幾乎都沒有被畫史和地方志以及筆記史料所收錄。他們中有的人此後被選送京師,供職宮廷,有的人就地在蘇州織造府内為宮廷服務。

幾種資料的數目相加,蘇州宮廷畫家的數目累計達到了七十多人,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而且史料中或許尚有沒有注明畫家籍貫而被遺漏的人。此外,見于畫史記載的如畫家沈欽「善畫山水花鳥,亦能人物,乾隆初次南巡,曾獻畫。後在尚衣署二十餘年,至七十尤能作畫」。像沈欽這樣的畫家,進入宮廷後在「尚衣署」供職,擔當的是「畫樣人」的工作,如果把從蘇州地區征召來的如此身份的藝匠也算上的話,人數還會要增加很多。

漫談:清代宮廷中的蘇州畫家《紫禁城》官方授權,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系!

清 周鲲 山水冊(其之一) 故宮博物院藏

周鲲,虞山(江蘇常熟)人,擅長山水寫生,與餘省、餘稺兄弟一同入宮,任職于鹹安宮,後侍奉如意館。

這樣一個長長的畫家名單,最早始于清初的康熙朝,最晚延續到清末的光緒朝,幾乎貫穿了整個清朝三百年。

以上提到的畫家,其中有一半左右都留下有作品,胡敬的《國朝院畫錄》一書中記錄有比較詳細的文字資料。此外,北京故宮博物院和台北故宮博物院的收藏品中也有不少這些蘇州畫家在清宮中所畫的作品。當然亦有相當多的畫家的作品目前已然不見了蹤迹。

漫談:清代宮廷中的蘇州畫家《紫禁城》官方授權,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系!

清 陸遵書 松溪書屋圖軸 故宮博物院藏

陸遵書,嘉定人,擅長山水、梅竹、松石,畫風師承“四王”,乾隆戊子年(乾隆三十三年,一七六八年)舉人。

各有所長 異彩紛呈

清朝宮廷内供職的畫家,同樣也可以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屬于畫技比較寫實的,另一部分屬于畫法比較寫意的。而這恰好與蘇州地區畫家的實際狀況相符合,不同的繪畫擅長及繪畫風格,适應和滿足了宮廷中不同的需要。前一部分畫家主要參與宮中紀實性繪畫的繪制,而這類繪畫作品正是清廷繪畫題材方面的特色,也是宮廷繪畫的最主要的部分;後一部分畫家,則多從事的是宮廷中裝飾性繪畫的繪制。根據各自的優勢,畫家們各有各的分工與側重,是以蘇州地區畫壇的多樣性、作品的多種風格,就恰恰滿足了宮廷中的不同需求。

漫談:清代宮廷中的蘇州畫家《紫禁城》官方授權,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系!

清 陸遵書 松溪書屋圖軸(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畫家徐玫、陳枚等,人物畫相當出色,同時兼善「寫真」,故而宮廷中的康熙、雍正時期的「禦容」,可能都出自他們之手(因帝後肖像畫上畫家均不署寫名款,是以無法确指作者),應當所傳為「波臣派」(曾鲸)的遺脈。

漫談:清代宮廷中的蘇州畫家《紫禁城》官方授權,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系!

清 張宗蒼 弘曆雜興詩意圖冊(其之一) 故宮博物院藏

又如餘省、餘穉兄弟與周鲲等畫家擅長較為工細的花鳥畫,經常獨立或與其他畫家合畫此類題材的作品。畫家徐揚的畫風面貌和繪畫手段多樣,兼工帶寫,既能繪制如《乾隆南巡圖》卷這樣大型的紀實性繪畫,也畫了不少頗具寫意味道的山水畫獨幕喜劇。當乾隆晚期宮中缺乏「寫真」高手時(此時大部分供職宮廷的歐洲畫家都已去世),皇帝特地從蘇州征召畫家陸燦北上,來繪制乾隆老年時的肖像。

漫談:清代宮廷中的蘇州畫家《紫禁城》官方授權,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系!

清 徐揚 山莊清話圖軸 故宮博物院藏

徐揚,蘇州人,擅長畫人物、界畫(指用界筆、支援劃線的繪畫方法、适用于畫建築)、花鳥魚蟲。

清朝宮中有一類稱之為「貼落」的畫幅,均為裝飾殿内房間所需,多為山水畫及花卉畫,從事此類畫幅制作的畫家,知名度都不是很高,其中也有不少蘇州地區的畫家參與。山水畫都傳「四王」(王時敏、王鑒、王翚、王原祁)風格、花卉畫以恽南田(恽壽平)的樣式為主。

漫談:清代宮廷中的蘇州畫家《紫禁城》官方授權,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系!

清 徐揚 山莊清話圖軸 (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從以上所列出的畫家情形來看,基本上可以扭轉蘇州地區隻流行「四王」風格的山水畫或隻流行恽壽平風格的花卉畫、隻是由「文人繪畫」一統天下的傳統說法。彼時蘇州地區的畫壇是一個多樣畫風并存,多種畫題争輝的所在。是以在清朝蘇州地區為宮廷提供了大量的藝術人才,由此形成了與歐洲繪畫相并列的本土繪畫。

原文作者:聶崇正(故宮博物院研究室研究館員) 原文來源:《紫禁城》2016 年8月刊《清代宮廷中的蘇州畫家》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删減)

你能想到嗎?被明人奉為麒麟的“天鹿”竟然是長頸鹿?!

想了解更多藝術推介與藝術收藏,歡迎關注【文藏】官方微信公衆号&微網誌&頭條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