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對馬海戰,為何波羅的海艦隊敗的如此之慘

作者:女性簡史

  1904年2月8日,日本海軍偷襲旅順口,掀開了日俄戰争的序幕。以後幾個月,俄海軍太平洋艦隊的殘部被封鎖在旅順港内,苦撐着等待援軍。俄國曾因英國的壓力而在倫敦條約中允諾: 俄國黑海艦隊不得通過達達尼爾海峽與博斯普魯斯海峽,進入地中海。也就是說,俄國黑海艦隊完全是一支防衛艦隊,除了巡弋内陸深處的黑海之外,絲毫沒有其他作用,是以俄國唯一可用的海軍部隊,隻有波羅的海艦隊。

對馬海戰,為何波羅的海艦隊敗的如此之慘

由俄羅斯歐洲本土的波羅的海基地到旅順幾乎橫渡半個地球的距離,由于俄國的主力戰艦其噸位都在10000 ~ 15000噸之間,無法取道蘇伊士運河以縮短航程,唯有沿着非洲海岸南下,繞過好望角,進入印度洋。沿途受限于中立法規的影響,加上俄國又沒有海外基地提供補給,一切都要依靠艦隊本身的補給艦支援。漫漫長途,世界各國一開始就不相信俄國海軍能平安到達旅順。當時的軍艦仍以煤炭作為燃料,煤的體積龐大,儲存不像汽油或柴油那樣友善,為了解決長途航行所需大量的煤炭,俄國向德國的漢堡-美洲航運公司(hamburg -- america line)租借高達70艘煤船,沿途補給。1904年9月26日,羅日傑斯特文斯基上将指揮的太平洋第二艦隊從愛沙尼亞塔林港起航,在沙皇尼古拉二世的注視下開往遙遠的東方,俄國海軍的精華力量幾乎都在這支遠征的艦隊裡了。經過8個月的的航行,俄國艦隊抵達日本外海。1905年5月27日,在對馬海峽和埋伏的東鄉平八郎聯合艦隊遭遇,

對馬海戰,為何波羅的海艦隊敗的如此之慘

27日清晨2時45分,日本輔助巡洋艦“信濃丸”發現了俄國艦隊,

5時5分,東鄉下令全艦隊出擊,1小時後日本艦隊開始尾随俄國艦隊前進,在中午11時15分雙方進行了試探性的交火,其他整個上午日本艦隊都像幽靈一樣始終伴随着俄國艦隊,給俄國官兵帶來極大精神壓力,本已不高的士氣更顯低落。

中午11時30分,俄國艦隊司令羅傑斯特文斯基下令改變陣形,以利戰鬥,指令第一、第二分隊加速到11節,行駛到另一個縱隊前面,由于沒有同時下令另一縱隊減速,整個俄國艦隊的陣形陷入混亂。

下午1時30分,日、俄雙方接近至10海裡,而俄國艦隊尚未把混亂的陣形恢複。1時55分,東鄉平八郎模仿特拉法爾加海戰時的納爾遜,發出“皇國興廢在此一戰、各員一層奮勵努力”信号。

對馬海戰,為何波羅的海艦隊敗的如此之慘

下午2時5分,為獲得有利攻擊陣位,東鄉毅然下令敵前大轉向,即著名的“u”型轉彎。

2時8分,俄國艦隊旗艦“蘇沃羅夫公爵”向日本艦隊開火,

2時11分,完成轉向的日本艦隊旗艦“三笠艦”發炮還擊,雙方主力艦在6000米距離内開始炮戰,對馬海戰正式開始。

日本艦隊利用16分鐘時間完成“u”型(“α”型)轉向後,漸次采用搶占t字橫頭的戰術穿過俄國艦隊,向俄國先頭戰艦攻擊。在日本艦隊的轉向過程中,俄國艦隊曾打傷了日本兩艘裝甲巡洋艦“出雲”、“淺間”,但在轉向完成後,日本艦隊利用其較高的航速和射速、以及火炮彈藥威力方面的優勢,漸漸奪取了戰場主動權,俄國艦隊旗艦“蘇沃羅夫公爵”号遭到日方炮火的集中猛烈射擊,

下午2時20分,船舵被打壞,軍艦失去控制,艦隊司令羅傑斯特文斯基也身受重傷,全部上層建築都被打爛的“蘇沃羅夫公爵”被迫退出戰列在海面上漂浮,俄國艦隊陷入沒有指揮的混亂局面。

俄國第二分隊的旗艦“奧斯利雅維亞”遭到6艘日本軍艦的集中轟擊,遭到重創,下午3時30分左右沉沒,全艦900名官兵幸存300餘人。此後,失去統一指揮的戰列艦“亞曆山大三世”、“博羅季諾”、“鷹”、“西索依-維利基”也先後被重創。

在戰列艦進行交戰的同時,雙方的巡洋艦也在激烈交鋒。巡洋艦交火約從下午2時45分開始,主要是在日本第三、四戰隊和俄國巡洋艦分隊之間展開。戰鬥中,日本3艘巡洋艦被重創,俄國數艘輔助船發生火災。至下午4時左右,俄國艦隊敗局已定,前往海參崴的航道也已被封鎖,由于雙方艦隊在煙霧中經常失去接觸,航線混亂,雙方開始了混戰。

4時45分,日本第五、六戰隊投入戰鬥,不久,俄國巡洋艦“斯維特拉娜”号被擊沉,另一艘舊式巡洋艦“頓斯科伊”頑強地抵抗了6艘日本巡洋艦的圍攻,并擊傷了其中的兩艘(“浪速”、“音羽”),後為避免被俘而由船員自行鑿沉。“奧列格”、“阿芙樂爾”、“珍珠”及其他幾艘驅逐艦、輔助船,向北突圍不成,便一直南下逃往菲律賓。

雙方的主力艦在4時45分、5時30分曾兩次相遇,但俄國戰艦都受了重創,無法發起有力的攻擊,結果3艘戰列艦相繼被擊沉。晚7時,被打得千瘡百孔的“亞曆山大三世”号戰列艦沉沒,艦員全部遇難,10分鐘後,“博羅季諾”号彈藥庫被日本“富士”号擊中,彈藥庫被摧毀,并引起了鍋爐爆炸,當即下沉,全艦官兵僅1人獲救。在海上漂浮的旗艦“蘇沃羅夫公爵”依然遭到日方炮擊,俄國驅逐艦“狂暴”号冒險靠近旗艦,接走艦上傷員,其中包括艦隊司令羅傑斯特文斯基。7時20分,日本驅逐艦發射魚雷将“蘇沃羅夫公爵”号最終擊沉,全艦幸存20

對馬海戰,為何波羅的海艦隊敗的如此之慘

​人。

晚7時30分,日本所有重型艦隻撤出戰場,準備用魚雷艇和驅逐艦發起夜間攻擊,白天戰鬥告一段落。

晚7時30分至次日淩晨5時,日方21艘驅逐艦、37艘魚雷艇向殘餘的俄國艦隻發起魚雷攻擊,俄國第三分隊因接受過反魚雷進攻訓練,因而大都幸存下來。而第二分隊的艦隻大部被擊沉,“西索伊-維利基”、“海軍上将納西莫夫”、“納瓦林”先後被魚雷擊沉,舊式裝甲巡洋艦“莫諾馬赫”在艦艏被魚雷炸掉的情況下,仍頑強的擊沉了向它發射魚雷的日本魚雷艇,後因傷勢嚴重,于淩晨5時由艦員自行鑿沉。

28日清晨5時過後,殘餘的俄國艦隊緩緩地朝海參崴方向行駛,但在上午9時,再次被日本艦隊包圍,遭到日艦猛烈的炮擊,擔任俄國艦隊司令的涅鮑加托夫海軍少将決定投降。

對馬海戰,為何波羅的海艦隊敗的如此之慘

10時53分,“尼古拉一世”“海軍上将阿普拉克辛”“海軍上将謝尼亞文”“鷹”等4艘戰列艦投降,而日本艦隊在看到俄方投降信号後,依然進行不人道的炮擊,直到聯合艦隊的總參謀秋山真之中佐告訴東鄉俄艦隊已投降。“海軍上将烏沙科夫”号上的俄國官兵看到日本的勸降信号後,毅然用炮火做了回答,最後為了不讓這艘用俄國著名海軍将領命名的戰艦落入敵手,艦長下令自行鑿沉,巡洋艦“綠寶石”号在逃往海參崴的途中擱淺,被艦員炸沉,餘下幾艘分别逃往上海、馬尼拉等中立國港口,最終逃回海參崴的隻有巡洋艦“金剛石”号和另2艘驅逐艦。對馬海戰至此結束。

對馬海戰,為何波羅的海艦隊敗的如此之慘

東鄉平八郎

1905年,從波羅的海起程,經過了3萬公裡的航行,進入對馬海峽的俄羅斯第二艦隊(第一艦隊在1904年被日軍偷襲,剩下的龜縮在海參崴)在對馬海峽被日海軍伏擊,38艘俄國戰艦被擊沉16艘,自沉6艘,被俘7艘,逃往中立國6艘,回港3艘,損失艦艇共27萬噸,陣亡4830人,被俘6106人;日軍僅損失3艘魚雷艇,不到300噸,亡117人,傷583人。日本取得了空前的勝利。

<b>導緻俄國戰敗的原因</b>

1: 沙皇政府官僚習氣嚴重,申請補給品要經過許多道程式,令人不勝其擾。

2 : 第二太平洋艦隊的主力艦艇波羅地諾級戰艦還有3艘尚未完工,眼看着遠東的俄國艦隊困守旅順,軍情急如星火,可是帝俄官僚仍不改變一貫态度,時間一天一天的拖下去。

3: 俄國海軍缺乏實戰訓練

4: 日本在戰前經過嚴格的訓練,戰前訓練中光彈藥就消耗了超過一半的彈藥,

5: 俄國軍工上的落後,日本下濑火藥和伊集院信管的使用。

6: 俄國士兵心裡素質差,

7:最主要的原因是日本運氣好

對馬海戰,為何波羅的海艦隊敗的如此之慘

<b>佐藤鐵太郎</b>

日本海軍參謀佐藤鐵太郎在海軍大學校講課時回答學生提出的“日俄戰争的勝因到底是什麼?”這個問題時,思考了半晌才說:“40%是運氣”。

學生又接着這個回答發問:“剩下的60%呢?”

“還是運氣”,這次佐藤鐵太郎回答得十分幹脆。

合着一場日俄戰争,日本人僅僅就是靠着運氣才戰勝了俄國人?這種回答似乎不能令人信服,是以接下來佐藤鐵太郎對他的“40%的運氣加60%的運氣”做了解釋。

“前面40%的運氣是純粹的運氣,比如馬卡洛夫司令官剛上任就觸雷身亡,黃海海戰那一炮不偏不倚就正好擊中太子号戰列艦的司令塔等等,發生這幾件直接影響戰局的事件,僅僅是單純的運氣。後面60%的運氣是俄國人的失策或是日本人的努力得來的運氣,不管怎麼說,日本海軍在日俄戰争中确實運氣很好。”

日本海大海戰的當天,海上一直有一層薄霧,這層薄霧給了雙方一種距離尚遠的錯覺。錯覺使得東鄉在完成敵前大回頭以後離俄國艦隊的距離比原來預計的近,進而炮擊的命中率更為增高,而同樣的錯覺則使得羅傑斯特文斯基放過了可以開始炮擊的時機,如果羅傑斯特文斯基提前那麼極為寶貴的五六分鐘開炮的話又會是個什麼結果就很難預料了。

再來看聯合艦隊司令長官東鄉平八郎中将給軍令部的總結報告的頭幾個字吧,這份報告秋山真之起草的,頭四個字赫然是:“天助神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