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旦”,這個稱呼是來源于1921年。
當時的天津《大風報》上面首次提出。
分别是指梅蘭芳和程硯秋、尚小雲和荀慧生等四個人。
當然除了平劇的這四大名旦,還有越劇的四大名旦。
但最出名的就是話劇“四大名旦”。
這話劇“四大名旦”都是上影廠的,分别是秦怡、白楊、舒繡雲、張瑞芳四人。

從左向右1是張瑞芳,2是秦怡,3是白楊,4是舒繡文
她們演技超群,被評為“四大名旦”,她們從話劇舞台又轉到電影熒幕,被稱為藝術家。
她們為了演繹事業奉獻許多,卻不求名利,而如今她們四人,僅秦怡一人在世。
其中的白楊,塑造的“祥林嫂”至今無人超越。
“四大名旦”中,最早出名的就是白楊,她出生在1920年。
1914年的時候,楊沫出生了,她出生在北京,六年後,妹妹楊成芳出生,後來在拍戲的時候改名為白楊。
白楊的家庭是一個沒落的士大夫家,父親是一個舉人,是以很有理想。
曾經還開過私立大學,但落敗了,晚年因為諸事不順而離家出走,而母親也是出生在“書香門第”。
可盡管這樣,父母的思想依舊很封建。
他們十分的重男輕女,她與姐姐都是女孩,而白楊的出生則加重了父母的不滿。
于是很小的時候,就被帶到了鄉下,過着清貧的日子。
在1931年的時候,白楊的母親病故,白楊感覺不到悲喜,畢竟自己隻跟母親相處了2年。
在這個家中僅能給自己一點關愛的母親也去世了,不得已,白楊早早的就出去讨生活。
她先是去了聯華影業公司,去演員養成所教育訓練,并且還出演了一部電影。
但影長不久後就被解散了,後來白楊加入了“苞莉芭”劇團,出演了幾部話劇。
但後來話劇社也被解散了,在話劇社,白楊積攢了不少的表演經驗。
後來在1936年的時候上海明星公司成立,白楊經過别人介紹加入了上海明星公司。
白楊加入的時機剛剛好,因為此時的電影皇後胡蝶因為結婚宣布了息影。
是以白楊的出現解決了老闆的燃眉之急。
從此成為了一名電影演員,白楊主演的第一部電影是《十字街頭》。
在這部電影中出演的是一位上海職工,性格愛恨分明。
其實在明星公司,白楊的待遇十分好,不僅每個月固定是120元,還提供住宿。
而且每拍完一部戲就給白楊200元,這在那個年代是一筆不小的錢。
明星公司為了宣傳白楊也費盡了心機,用了現在經常用的炒作手段。
給白楊制造了一些绯聞,說白楊整容之類的,在那個整容還是一個稀罕事的年代,白楊一下就火了。
而她出演的《十字街頭》也成功的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
這部劇成功的将白楊帶火了,甚至在上海的《大陸報紙》上都說白楊是最新的影後。
但後來在戰亂時期,明星公司受到了很大的損傷。
白楊則是跟着上海的影人去為抗日宣傳出演話劇。
在重慶的時候,遇到了張瑞芳、和舒繡文秦怡,與他們三個被稱為”四大名旦“。
白楊的事業還算順利,但她的感情也經曆了一番波折。
她的1婚丈夫是在北平劇壇的時候結識的,叫做馬彥祥。
馬彥祥也是一位戲劇和戲曲兩屆的名人,一生有過5段婚姻,白楊是他的第二任。
兩個人在1935年的時候定居到了南京并且舉辦了婚禮,此時的白楊年僅15歲。
但這段婚姻隻維持了短短一年,就結束了,結束的時候就是明星公司宣傳白楊的時候。
那時為了宣傳白楊出了很多绯聞,更是傳出了白楊與别人的戀情。
绯聞是為了宣傳白楊,但他們的感情是真的結束了。
第二段婚姻是在1943年在重慶結識的,叫做張駿祥,是著名導演。
張俊祥早就喜歡白楊了,還大白楊10歲,兩個人互相吸引。
多才的張俊祥還用自己的所見所聞,為白楊創造了一部話劇《萬世師表》。
1945年,兩個人辦了婚禮,郎才女貌的一對獲得了很多人的祝福。
動亂結束後,白楊就回到了上海,并且出演了許多電影,尤其是跟舒繡文聯合出演的《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部電影更是經典中的經典。
後來白楊出演的都是一些賢妻良母,随着戲路改變,白楊也真的成了一位賢妻。
1947年的時候,張駿祥導《乘龍快婿》的時候,白楊在劇中出演女主閑暇時刻就關注張駿祥。
更是在1948年的時候,夫妻兩個還去了香港,在香港拍攝了《火葬》。
等解放後又一起回到了上海,進了上影。
陶金 白楊 《火葬》
都以為他們會白頭偕老,但沒想到的是在1950年,兩個人離了婚。
離婚後沒多久,白楊就跟蔣君超走到了一起。
蔣君超是演員出身,曾經跟着白楊和張駿祥都在香港的永華公司呆過。
回到上海後,蔣君超就成了制片主任。
蔣君超 白楊 電影劇照
而蔣君超的前妻是白璐,也是一名演員,可惜因為意外離世,留下了兩個女兒。
後來白楊跟蔣君超在上海的中蘇友協樓下舉行了婚禮。
白楊j蔣君超
随後蔣君超還豪擲千金買下了豪宅。
兩個人婚後生下了一兒一女,日子過得幸福且簡單。
白楊,在影壇中最高的成就,就是“祥林嫂”。
“祥林嫂”是影片《祝福》中的一個角色,這部電影很壓抑,講述了“祥林嫂”悲慘的一生。
她将祥林嫂演活了,完美的诠釋了魯迅筆下的那個災難都在身上的感覺。
而且她出演的電影大多數都是各種階層的中年婦女。
令人遺憾的是,在1996年,白楊去世,而她與丈夫蔣君超一起葬在了上海的濱海古園。
曾經在十年動亂時期,白楊被牽連在内,受了5年的牢獄之災,并且流産失去一個小生命。
但具體的事件由于時代久遠我們不得而知。
白楊的兒子叫做蔣曉松,曾經制作過電視記錄片《小木屋》。
兒子蔣曉松
憑借這部紀錄片拿下了28屆的國際電影導演獎。
而白楊的女兒也不差,不僅是畢業在北電的導演系,還去了美國深造。
曾經執導過《新十字街頭》等影片。
白楊這一生經曆坎坷了,而且感情也波折,但還好她挺了過來。
為我們留下的是她出演的經典影片和一雙優秀的兒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