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靜電筆 ■防靜電手環 防靜電噴霧 寒潮來襲,氣溫驟降,市民紛紛穿上毛衣、毛呢大衣。随之而來的是,不少人遭遇靜電困擾。微弱的刺痛感不僅讓人身體不适,還影響人們日常交際。 近期,晚報市民熱線5589999接到許多市民讀者來電,咨詢網上“防靜電神器”是否有用。記者從網上購買了3款較為常見的防靜電産品進行體驗,發現使用效果存在差異。 文/記者 張詩 王穎達 圖/王穎達 使用者體驗 起效時間差異大 部分産品效果平平 記者在某購物平台搜尋“防靜電神器”,按照銷量,購買了防靜電手環、防靜電噴霧和防靜電筆3款不同形式的産品,邀請體驗者進行試用。這些産品的售價從5元到30元不等。其中,手環産品在宣傳頁面中提到,佩戴一至兩周後可以改善靜電頻發的狀況,靜電嚴重的可能需要三至四周,效果因人而異。其他兩款産品都宣稱能夠即刻起效。 市民周女士經常受到靜電的困擾。她進行試用體驗,佩戴手環一天。“發生靜電的情況好像沒那麼頻繁,但也不是沒有。”她說,佩戴手環後,洗完手忘了塗護手霜,手碰到毛衣時仍有靜電産生。由于該産品需要一定佩戴時間且佩戴效果存在不确定性,她将持續佩戴一段時間再做觀察。 市民許女士試用體驗了防靜電噴霧,将噴霧噴塗于衣物上。按照産品的宣傳介紹,噴1次可以在接下來的168小時(7天)防止靜電産生。她說,自己平日上下車容易遇到靜電,在測試的半天時間裡确實沒有感受到靜電。 許女士介紹,噴灑了噴霧的衣服,在同樣的摩擦條件下,産生的靜電确實有減少,但效果平平,要想效果明顯就得大面積噴灑,可這顯然不現實,因為誰也不願在寒冬裡圍着濕圍巾、穿着濕衣服。 市民林小姐試用體驗了防靜電筆。據商家介紹,該産品主要是移除汽車門把手上的靜電。實際測試時确實有效果。是以她将該産品放在了自己的汽車鑰匙串上。 專業說法 手環宣傳是廣告噱頭 防靜電筆根本沒必要買 廈門市第十一中學實體老師廖燕接受記者采訪,介紹了自己對三種産品的看法: 靜電是兩種不同物質摩擦産生的核外電子發生轉移,與人體内的電子沒有關系。防靜電手環宣傳的“通過含有負離子能量元素的矽膠,調節人體電流正負比例,進而消除靜電”的說法,是一種廣告噱頭。 防靜電噴霧相當于通過噴霧将電荷導走,有一定的防靜電效果。防靜電筆的原理是通過導體先接觸物體,将電荷導走,當手去接觸物體時,就能防止觸電。是以,生活中隻要是導體就可以達到這個效果,沒有必要專門購買帶有特殊導電材料的産品。 小貼士 靜電如何産生? 為什麼總在冬季頻發? 據了解,靜電是一種處于靜止狀态的電荷。它是物體表面電荷的積累,在正常狀況下,原子的質子數與電子數量相同,正負平衡,是以并不帶電。但是一旦有外力因素導緻電子脫離軌道,那麼便會造成電子分布的不平衡。 随着秋冬季節的到來,空氣愈加幹燥,人們穿着多層衣服,産生了更多摩擦機會(皮膚與衣服、衣服與衣服之間),也就更容易産生靜電。 如何防止靜電産生? 這些小竅門很有用 空氣幹燥是靜電産生的一個關鍵的因素。廈門大學附屬翔安醫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醫師陳智浩建議,我們可以通過增加空氣濕度,防止靜電産生。例如,在室内使用加濕器,或用濕布擦抹物體。同時,可以避免穿羊毛衣、化纖等材質的衣物,改穿純棉材質的衣物,就不太容易産生靜電。此外,冬天脫衣服後,用手輕輕摸一下牆壁,可将體内累積的電荷釋放出去,摸門把手或手龍頭之前也可如此;洗衣服時,加入一點柔順劑,可減少靜電産生。 廈門市第十一中學實體老師廖燕提醒,大家前往加油站等特殊場所時,需要當心靜電危害。因為油品在運輸分裝及調和的過程中,極易産生靜電并發生積聚,成為火災和爆炸的潛在隐患。大家在加油時,可以通過觸碰加油機上的金屬鍵盤或者靜電釋放器消除靜電,也可洗手或在牆壁上摸一下、将手貼合在金屬車身上,消除靜電。 延伸閱讀 靜電可緻心髒不适? 醫生稱未有相關病例 有種說法認為,靜電幹擾可能會改變人體内的電位差,影響人體髒器特别是心髒的正常工作,有可能引起心律異常和心髒早搏。 對此,廈門大學附屬翔安醫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醫師陳智浩表示,靜電産生後,會讓人有瞬間刺痛感等不适,但他十幾年的臨床經驗還未遇到因為靜電而導緻心髒不适的案例,也沒有發現因為靜電而就診的病人,是以無法證明這種說法的科學性。
來源: 廈門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