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名将 忠烈義士——何師程
何師程(1870——1911),生于開原老城,字雪門,号伴鶴軒主,漢軍鑲紅旗人,諸生。
何師程自幼熟讀兵書,成人後入趙爾巽旗下,在軍中以文武雙全、骁勇善戰而著稱,因忠誠可靠、屢立戰功,深得趙爾巽信任,由襲騎都尉累升副将、補江南督标中軍總兵。
1911年夏天,湘、鄂、粵、川等省爆發保路運動,運動在四川省尤其激烈,這就是著名的辛亥革命。9月25日,榮縣獨立,成為全中國第一個脫離清王朝的政權,把保路運動推向高潮。10月10日晚,新軍工程第八營的革命黨人熊秉坤打響武昌起義的第一槍。漢陽、漢口的革命黨人分别于10月11日夜、10月12日攻占漢陽和漢口。這期間,何師程駐守南京,10月12日,甯垣陷,此時的何師程心灰意冷,自知他忠心的清國不保,但對中國的革命又不解,萬般無奈,自戕報國(列入清史稿列傳283),當時,死于辛亥革命的清朝高官寥寥,鐵嶺人就占了兩位,趙爾豐、何師程。
生活中的何師程為人诙諧,喜繪蘭菊,善詩文,與同年代著名人物多有接觸,江南大儒錢名山為其作《何雪門傳》。
藏品上款人:餘誠格(1856-1926)字壽平,安徽望江人,光緒十五年翰林,官至湖南巡撫。辛亥後寓居上海,組織安徽旅滬同鄉會并擔任會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