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農村,樹木蔥郁、鳥語花香,農村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為鳥類的繁衍生息提供了便利條件,春有燕子呢喃,夏有麻雀聒噪、秋有長尾鵲空靈、冬有斑鸠嘶鳴,一年四季鳥鳴不絕,而今天講一個大家未曾蒙面,也很少聽說的鳥兒,它就是美麗的戴勝鳥,這種鳥兒頭頂長着高闊的扇形羽冠,顔色橘紅,身上黑白相間的斑紋,細長的嘴往下彎曲,走起路來行雲流水般,特别漂亮,可是農村老人說它是“棺材鳥”,碰不得。

戴勝鳥在我們這裡又叫“臭咕咕”,咋一看去很像啄木鳥,可是它長長的嘴巴不會啄樹幹,它們喜歡栖息在開闊的田園、園林、樹幹上,是有名的益鳥,且大量捕食蝼蛄和天牛幼蟲等害蟲,它們繁衍幼鳥的巢也是尋找啄木鳥遺留的樹洞,有時也在牆縫、石縫裡築巢,那它為什麼被農村老人叫“棺材鳥”呢?
原來這種鳥兒栖息在墓地裡,它們生性怕明亮喜陰暗,僅吃蟲子為生,因為墳墓人迹罕至且棺木腐敗,裡面的蟲子比較多,可能這也是它們喜歡墳墓居住的原因,但也是以被人們認為是不祥之鳥,故叫“棺材鳥”,并且它們身上散發出一種惡臭,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墳墓不幹淨的東西所緻,其實那是它們防禦天敵的手段,當然它們自己的生活确實邋遢,不愛料理内務,巢内的污物從不清理,這與它們的外表判若兩鳥。
如今小麥播種後,它們常在農田裡四處奔走,用那長而彎的細嘴,奮力地挖土找蟲吃呢,你們在農村見過這個又美又臭的鳥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