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五山單身女老師買房記

作者:廣州樓市滾雪球

編者按:本文作者是五山周邊學校的一位單身女老師,職業特點是早上班,需要住在機關周邊,工作比較繁忙。最深刻的是,她剛關注我就把錢扔給我了,然後就幾個月沒找我了,搞到我好慌;成交也很爽快,我們給解決方案後,大概帶看幾套就滿意的成交了。

以下為讀者投稿: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以天河北-龍口西版塊為中心的看房體驗

一、先說結論

1. 弄明白手上的流動資金、工資漲幅/還貸能力,再确定自己的預算是多少。(原來的預算是首付七成,還款三成,不想自己壓力這麼大;結果貸款下來後調薪,目前每月公積金+基本工資可以覆寫還款額,後悔沒買大一點……)

2. 确定自己的核心需求,少走冤枉路。(通勤、噪音、光線對我來說是緻命點,其他都可讓步。)

3. 圈定目标區域,與上述兩點對照,基本可以縮小範圍了。切忌漫無目的地看,猶猶豫豫不下手。

4. 買房很重要的是跟家人意見統一 ,切記決定要果斷,長輩意見要重視但不能盲從。

二、購房意向

1. 目标:樓齡20年内,最好能步行上班,電梯房優先。單身沒有結婚打算;不需要學區房;房子以自住為主,兼顧保值。(後來被證明是僞概念。)預算280-350w。

2.目前情況:機關附近的天河北-龍口西闆塊均價較高,以目前的還貸能力和首付綜合,隻能購買一房一廳的電梯房,如東方之珠花園、鴻翔大廈,兩房一廳的樓梯房,如龍口小區等等,沒有花園景觀。(事實證明還是可以争取的……)盡管沒有結婚的打算,還是希望可能接老人過來,是以選擇前者需要改戶型;後者又覺得太老了不友善。

三、不同階段的版塊選擇

說實話,買房這件事是家裡人更着急。從确定工作開始,他們就借着各種機會在看房和催促我做決定。反而我因為工作太忙、疲于應對,遲遲沒有思考這個問題。因為沒有想清楚各個方面的問題,等我開始自己踩盤,才更加漫無目的。

(一)天河公園-棠下版塊:宜居的花園景觀

這一階段主要是家人在實地看房,我主要聽轉述。

主要看的是華景、駿景、喜洋居、天朗明居幾個小區。我們的預算能勉強夠上兩房,但是樓齡比較舊;我執着地想要步行通勤,不接受公共交通和打車,上班時間太早、不能遲到,任性地拒絕了整個闆塊。但後來發現隻要選擇正确的打車路線,也不會堵。都是後話了。

家人看重園林景觀和公園配套。華景能選的戶型噪音比較大,早上通勤小區内擁堵嚴重,排除;喜洋居隻有兩棟樓小花園,靠近主幹道,噪音大,排除。天朗明居生活比較便利,通勤時間超過我的預期,排除。

家人的意見很重要,但居住者的體驗更重要——反正我堅決不要。

(二)天河北-龍口西版塊

年後因為疫情,看房基本成了遊擊戰。過去一年的租房體驗太糟糕,核心需求相對明确;居家辦公時期提供了摸魚看房的契機,開始自己獨立看房,主要集中在天河北-龍口西版塊。

預算和區位一篩選,基本上圈定了幾個小區。當然,肯定有漏網之魚啊,最好找不同的中介了解相關的情況,避免遺漏了合适的目标。接下來分不同的小區和戶型簡要談談個人感受。

楓丹雅築

北向一房采光不錯,開放式陽台;但是沒有陽台,卧室的大飄窗不規則形狀,無法一房改兩房。南向的一房一廳印象中有兩種戶型,其中有陽台的進門處有橫梁,如果前面做了隔斷,采光竟然不如北向的好。

附近比較宜居,非常安靜。對物業的印象不佳,進樓後感覺比較壓抑。

龍口小區

改造小區,一梯兩戶,鬧中取靜,得房率高。加裝電梯的價格較高,樓梯房的不同樓層價格差異大。樓齡比較舊,貸款年限較短,盡管有學位加持,也要考慮轉手的問題。

大陽台!明廚明衛!進門就覺得好寬敞好明亮,喜歡~當時放出來有一家6樓樓梯房的精裝修,可以拎包入住,符合家裡人的預設——現在的房子租期到了就馬上搬進去。後來長輩堅持要自己來看,再拍闆決定。在等待的過程中,房子被賣掉了……

預算有限又有成家打算的朋友可以留意這個小區,學位還不錯,改造後景觀不錯,樓梯勸退我。

聚龍閣

物業管理不錯,采光好;樓下有小小的活動場所,整體感覺不錯。唯一的bug 就是符合預算的兩房房源較少放出來,有點兒遺憾。

東方之珠花園

曜一城樓上,是我重點關注的小區;交通便利,生活便利,有空中花園。主要看的是同一棟的一房一廳戶型。條狀結構,改造難度大;采光很好,但沒有陽台,隻能在客廳的大飄窗晾曬。洗衣機下水口跟廚房連在一起的設定有點兒迷;房間除了飄窗外有一個小開口,上世紀港式建築的設計風格(?),很詭異。

家裡人來踩盤後,覺得這個戶型對着三岔路口,風水不好;連着幾個放賣的房子在同一個牆體位置有滲水的現象,懷疑主管道漏水,直接放棄了。

後來也考慮到這棟樓的一房一廳小戶型存在出租給公司、人員比較雜的情況,勸退。

銀彙華庭

備選小區之一。樓齡新,小戶型單價特别高,改造空間小。有外陽台,非開放式廚房;物業管理相對比較嚴格,樓下有小小的活動場所,總體比較宜居。

南向戶型如果樓層比較低,采光不佳;北向戶型雖然離鐵路和高架橋有一定距離,但是噪音比較大。

小區同一棟樓的商用部分跟住宅部分入口不同,安全性相對較高。商用部分旁邊是高架橋,家裡人覺得風水不好,放棄了。

後來糾結了好久,差點就簽了。但是因為某次中介堅持深夜約業主來看,企圖促成交易,引起我的逆反心理,直接放棄。

尚德、金潤、鴻翔等等

物業管理相對不錯,但是出了電梯後感覺走廊非常壓抑、空氣不流通,放棄。

總體來說,預算有限想在天河北-龍口西版塊買一個合心意的房子,幾乎不可能。好不容易矮子裡挑将軍選的房子,爸媽都覺得風水不好,自己的心情也很低落。開始轉戰郊區。

(三)黃埔:知識城版塊

家人當然還是覺得一手樓好。那就去看看一手的呗。母上大人的要求:園林景觀,容積率低,一梯2戶,生活便利;動靜分區,幹濕分離,雙陽台好采光……通通都滿足你。

說實話,走高速還要花将近50分鐘,看着望不到頭的路,我馬上後悔了。算了,來都來了,還是看看吧。

萬科幸福譽

樣闆房完美符合母上大人的期待,附近還有濕地公園。基本可以全款選最大的。

有樓巴可以直達天河上班,可以一路補眠——最早一班樓巴發車時我都要開始上班了,有啥用呢?

是心動的感覺。

保利拾光年

最大的戶型都覺得每個房間太小,隻能定制家具。感覺比較壓抑。衛生間也沒有做幹濕分離,不懂。強行增加房間,适合剛需上車。

如果工作、生活圈子都在知識城,應該能生活得很舒服;但是如果考慮通勤因素,直接排除。家裡人原話:“房子買來近幾年又住不上,有啥用?”

(四)石牌

在球哥和肉韓的建議下,隻能在通勤跟價格之間找平衡點,最後選了石牌的中鐵盛德。對口學位比較弱,雖然用不到,但是限制了升值空間。樓齡比較新,未來轉手可能比較容易。

房子的裝修風格很喜歡,恰好轉了附近這麼多“舊樓”,新樓的對比太強烈,顧不上爸媽的意見開始談判走流程。(這又是另一個很長的故事。)

不用等待爸媽來看房、我掌握絕對主動權的情況下,三天内就定下來了。心裡竟然沒有覺得很安定。(球哥:我沒教她。。。)

随後爸媽給我推的房源已經提價到400-450w——這在龍口西區域已經綽綽有餘了。怪我太信任爸媽給的數字,沒弄明白究竟能動用多少錢。(球哥:不到買房那一刻,都不知道爸媽究竟藏了多少私房錢。)

能上車當然是好事。也要特别謝謝球哥跟肉韓提供了新視角,此前考慮宜居(天河公園)、通勤(天河北-龍口西)、未來發展(知識城),卻忽略了大有可為的石牌。希望生活越來越好吧。

球哥說兩句

買房,特别是自住的房子,大家真的把投資屬性看得太重了,大家都擠去東邊,導緻現在東邊的房價在飛漲。

其實,真的要漲的話,無論東南西北都會跟着漲的,早和晚的問題而已。

舉個例子吧,2004年,地段最不好的,珠西的盡頭逸彩庭園賣3000一平步梯樓,2004中海康城開盤是5000~6000;時至今日,珠水東流這趨勢背景下,逸彩庭園步梯樓的均價是35000,中海康城是45000,十幾年過去了,其實兩邊的漲幅是相當的。

那麼,未來兩者會不會拉開距離?位置更好的中海康城會不會漲幅更大?

可能會,但差距肯定不會拉得太大的。

近日有很多讀者焦慮的問我,自家的房子沒漲,看着東邊在漲,心裡很慌,問我該不該換房。

其實真不用這麼焦慮,購買力就像水一樣,是流動的,哪裡貴就流走,哪裡低窪就流去哪裡的;最終,廣州的整體房價始終會保持着一個平衡,不會說東邊發展好就隻有東邊漲,西邊不漲,不可能的;随着東邊的發展,兩邊的漲幅差距說不定會拉開,但肯定不會相差太大。

購房者看到東邊漲太多,就會重新考慮,買沒漲的地方。比如近日有讀者反映,金沙洲開始提價了,海珠的金碧也漲了5%左右了,這就是購買力開始向西流動的迹象。

那麼,買自住房最重要的是什麼?

最重要的,其實就是眼前的友善,也是最簡單,最不需要專業知識的東西,卻永遠被人忽略。

可能是現在越來越多專家在故弄玄虛吧,坦白說,選房真的很簡單,沒那麼多“玄乎”。

自住的房子,隻要住夠10年8年以上,隻要是市區交通友善和沒硬傷的,無論是在西邊,還是東邊,漲幅雖然會有少少差距,但真的不會太巨大的。

而且,真有必要為了未來的不确定增值,而放棄眼前的生活便利嗎?

你天天增加了一個小時的通勤,可能十年後,東邊就比西邊漲多十幾萬或二十萬一套房子,真的值得嗎?

我個人認為是不值得的,每天睡多半小時不好嗎?

欲了解更多廣州樓市幹貨,請關注公衆号:廣州樓市滾雪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