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熊孩子”司馬光不隻砸過缸,十二歲就學漢高祖斬蛇,還曾撸過貓

作者:薩蘇

斬蛇撸貓司馬光

看張永新導演的新片《覺醒年代》片花,對于其中的蔡元培先生不勝向往,便和朋友們說起了這位北大校長當年下毒,打架等種種趣事,結果……便被人鄙視了,大家覺得堂堂蔡先生怎麼會和這些勾當挂上鈎呢?定是老薩這類人在惡意造謠,污蔑一代名士。

這有什麼不可信的呢?名士怎麼了?名士幹出來邪門的事情多了,比如司馬光,你光知道他會砸缸,你知道他還會斬蛇和撸貓嗎?

“熊孩子”司馬光不隻砸過缸,十二歲就學漢高祖斬蛇,還曾撸過貓

▲ 司馬光……撸貓?這是要穿越嗎?

自古以來,成了名人逸事便會突然多起來。撰寫《資治通鑒》的司馬光老先生,砸缸不說,後來又有逸事談他怎麼賣馬,還有怎麼砸核桃。

雖然賣馬是秦叔寶的勾當,東京都的烏鴉更善于砸核桃,但這些逸事都很有教育意義,古人說了有,那就算有吧。可是斬蛇和撸貓是怎麼回事?

司馬光撸貓于史有據,老先生晚年曾專門寫過一篇《貓虪(shù)傳》,講述自己家的喵如何有情有義,遠比王安石可人疼,文中透露老先生在洛陽的獨樂園養過不少貓,且至少有兩隻貓在曆史上留下了名字——一隻叫虪,意思似乎是像黑色老虎的母貓,另一隻叫山賓,則是一個善于捕鼠的家夥。

“熊孩子”司馬光不隻砸過缸,十二歲就學漢高祖斬蛇,還曾撸過貓

▲ 能夠名垂青史,在曆史學家那裡作喵,就是有這個好處

撸貓的名人除了司馬光還有韓愈,說明中國古代貓之受寵。中國古代在漢代就有養貓的記載,到宋朝的時候已經有一定普及,有人認為是國人用野生狸貓馴化的,而在生物界,一些動物學家認為中國家貓與世界其他國家的家貓差別不大,都是埃及黑爪貓的後人。

“熊孩子”司馬光不隻砸過缸,十二歲就學漢高祖斬蛇,還曾撸過貓

▲ 埃及黑爪貓是被埃及人當成神供奉的,從今天喵們的傲驕來看,我認為這個結論有些道理

中國的貓或許從西陲傳來,而這裡也是個中轉站,日本的貓就是從中國傳過去的,早期被作為圖書館的保安,以保護佛經不被老鼠咬壞,後來連天皇也被萌翻……結果是一隻貓在日本賣到了五匹馬的價格。司馬老先生一直為大宋的入不敷出頭痛,就是沒有想到自己可以改行賣喵,挽狂瀾于既倒,何其迂腐乃爾。

好吧,司馬光撸喵算是人家有情趣,斬蛇,又是怎麼回事兒呢?事實上,當老薩看到居然有傳說講司馬光斬蛇,而且斬的是蟒蛇,當時心中難掩驚詫——這種活兒古代可不是臣子該幹的事情,莫不是漢高祖重生到了司馬氏?

“熊孩子”司馬光不隻砸過缸,十二歲就學漢高祖斬蛇,還曾撸過貓

▲ 漢高祖斬白蛇而賦大風,開大漢四百年基業,難道司馬光也有這樣的事迹?

如果聯想到司馬光的祖宗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中昭二爺的親叔叔司馬孚,司馬溫公的形象會直奔亂世奸雄而去。

司馬光斬蛇的事迹,可以在知乎上找到,事情發生在天聖九年(1031年),内容頗為翔實——“當時他和父親正在前往四川利州(今廣元)的路上,突然竄出一條巨蟒,司馬光竟然毫不畏懼,手持利劍刺巨蟒的尾巴,巨蟒翻身落下棧道。那時,司馬光才13歲。”

曆史上,司馬光曾曆任各種職務,唯用兵最為不利,他居然勇武敢于斬殺蟒蛇,初聽起來這件事似乎不可思議,但仔細察來,其中頗有合理之處。

司馬光的父親司馬池也是一代名臣,曾官拜三司副使,天章閣待制。據《司馬光年譜》記載,天聖九年,他從光山縣令職務上調任利州路轉運使,按照當時的規定,他應該先到京城也就是開封汴梁面君,然後前往上任,途經洛陽,秦嶺進入四川,途中确實要經過多處棧道。

“熊孩子”司馬光不隻砸過缸,十二歲就學漢高祖斬蛇,還曾撸過貓

▲ 廣元著名的明月峽棧道,今天依然是風景名勝

盡管有學者認為曆史上司馬池可能未就任利州路轉運使,但不占主流。《輿地紀勝》中有司馬光随父到廣元的記載,廣元當地也有司馬光讀書台,司馬光侍從父親撰寫的碑刻等古迹,說明他少年時應該确實到過此地。這樣一來,司馬光在當地棧道上遇到蟒蛇并将其斬落是具有可能性的。

不過,四川那地方,有蟒蛇嗎?

“熊孩子”司馬光不隻砸過缸,十二歲就學漢高祖斬蛇,還曾撸過貓

▲ 蟒蛇是蛇類中最大的一類,給人的印象應該生活在熱帶,比如亞馬遜叢林,它會出現在四川這種地方嗎?

如果看網上資訊,可以查到前幾年四川“毛堂鄉賈營村金絲崖玉礦”曾經出現了一條55米長的大蟒,吓昏了礦工賈顯娃,用炸藥包都炸不死雲雲。

不過,稍有動物學常識的人便會看出破綻,因為世界上最長的蟒蛇森蚺也隻有十米多長,長到五十多米的蛇,不知道要怎樣才能生活,地球上應該無此物種。

而稍稍查一下,也會發現所謂“毛堂鄉賈營村”根本就不在四川,這顯然是網絡傳播中又一起烏龍。今天的四川,已經有幾十年沒有發現過蟒蛇活動的痕迹了。

不過,我國如今的确依然有蟒蛇生存,而且是可以達到七八米長的大蟒,這就是今天在雲南、廣西、廣東、福建等地依然可以發現的緬甸蟒。

“熊孩子”司馬光不隻砸過缸,十二歲就學漢高祖斬蛇,還曾撸過貓

▲ 2017年在雲南西雙版納發現并得到“救助”的一條緬甸蟒

由于緬甸蟒屬于變溫動物,在25℃以下便會僵硬行動遲緩,今天的四川特别是川北地區并不适宜它的生存。

然而,在司馬光生活的時代,氣候雖然比兩漢略寒冷,仍然遠比今天溫和,亞洲象、犀牛等的分布剛剛退到嶺南地區,是以在四川出現一兩條緬甸蟒也是有可能的,說不準就讓年少的司馬光碰上,手起一劍給斬了。

不過老薩對這件逸事的疑慮仍然很大,最大的問題在于網絡上盡管有很多關于司馬光斬蛇的資料,但行文幾乎如出一轍,而且沒有原始文獻出處,這就很難形成可靠的考證了。

另外,也有曆史學者質疑,司馬光當時是司馬家的衙内,其父官制甚高,兩人出行雖然不至于搶男霸女,總會帶着侍衛,遇到蛇怎麼可能讓一個十二歲的孩子上前呢?

好吧,司馬光撸貓大概可成定論,斬蛇隻能存疑,饒是如此,考慮到司馬光晚年的食古固執,依然讓我們對于古代那些名人的形象,有了一個堪稱颠覆性的認識。

看來,誰都是年輕過的。

【完】

歡迎關注公衆号【薩蘇】(sasutime)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