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養羊行情漸好,回鄉發展養羊業的村民也越來越多,大家都想通過養羊收獲一筆可觀财富。可是,有時候事與願違這種事也不免會發生,就拿回鄉養羊來說,要想提高經濟效益,這6點是繞不開的實用技術,其中有些則借鑒了國外的經驗。

這裡并不是“外國的天空比中國藍”,從某些方面來看,國外肉羊生産的經驗和技術确實要比國内先進,特别是紐西蘭、澳洲等畜牧業發達的國家,他們提高養羊經濟效益的一些措施值得我們學習。
自家養羊多年,根據我國肉羊養殖的實際情況,再結合國外肉羊養殖業的先進技術經驗,我把提高養羊經濟效益的具體途徑總結為以下6點,寫出來和大家一起交流學習。
一群羊當中由繁殖母羊、種公羊、羔羊、育成羊、羯羊、老齡羊等等組成。正常來講,羊群中繁殖母羊所占比例越高,整個羊群的繁殖速度也越快。看到很多養羊戶的羊群中繁殖母羊比例不足50%,這樣就導緻經濟效益很低,我個人覺得這個比例起碼要達到65%以上才能多獲利。另外,要盡早淘汰老齡羊,種公羊和繁殖母羊的比例應保持在1:20~30這個範圍内。
多胎羊可以做到一年兩胎或者兩年三胎,每胎産羔大多在2~3隻,而單胎羊隻能做到一年一胎,每胎産羔隻有1隻。這樣合計合計,一眼就能看出它們之間的差別。多胎羊利潤高,單胎羊利潤薄,這是養羊界達成的共識,照做就好,毋庸置疑。其中以小尾寒羊、湖羊、波爾山羊、部分多胎黑山羊為代表的多胎羊,它們的名氣和利潤都不錯。
有些養羊人一直按照最傳統、最原始的方法養羊,在他們眼裡就沒有育肥羊這個概念,這種做法自然不能提高養羊經濟效益。羊的生長發育其實就跟小孩子一樣,前期長得快,後期長得很慢,達到一定年齡就會停止生長。養羊戶要抓住這一點,在羔羊快速生長發育期制定有效的育肥方案,方可達到早獲利、多獲利的目的。
養羊戶可以利用國外的一些優秀肉羊品種來跟國内的肉羊進行雜交改良,經過雜交改良之後的品種,往往具備前期生長發育快、适應性強、産肉性能高等等明顯優勢。比如用國外的杜泊種公羊跟國内的小尾寒羊雜交改良,它們繁殖的羔羊叫“杜寒串”,既繼承了杜泊羊體格大、前期生長發育快的優勢,又繼承了小尾寒羊産羔能力強的優勢。需要指出:山羊和綿羊可是不能進行雜交改良的,它們之間存在生殖隔離,屬于“老死不相往來”的那種關系。
養羊這麼多年,就沒見過誰家的羊從來不生病。疾病是養羊業中的第一大威脅,尤其是各種各樣的傳染病,若不能提前做好預防措施,有時候很可能導緻你的養羊事業就此中斷。養羊應堅持“預防為主,防大于治”的防病原則,清理圈舍衛生、消毒防疫驅蟲、給羊定期接種疫苗,樣樣都離不了。
有專家說:要想大大提高養羊經濟效益,必須要走“規模化、集約化”養羊這條路。此話一點不假,養羊如果不能形成一定規模,遲早要被這個行業所淘汰。别看現在我國農村存在的散戶養羊現象非常普遍,但随着養殖業不斷前進和發展,隻有整合所有優勢資源,并把這些資源充分利用,才是提高養羊經濟效益的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