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死亡4年後,15米長的抹香鲸“死而複生”,是誰喚醒了它?

據報道,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生物塑化标本在我國制作完成,并且已經正式與公衆見面。作為世界上第一頭被塑化的抹香鲸,它是如何被制作成标本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死亡4年後,15米長的抹香鲸“死而複生”,是誰喚醒了它?

4年前擱淺死亡的抹香鲸

4年前,在江蘇省的如東縣海岸上,人們發現這裡出現了2頭擱淺死亡的抹香鲸。這并不是江蘇第一次出現抹香鲸的擱淺事件,在2012年,就曾經有4頭抹香鲸在江蘇鹽城擱淺,當時雖然專家們全力搶救,卻仍然沒有挽救它們的生命。

抹香鲸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齒鲸,它們的體長最大可以達到18米,體重更是達到了驚人的50噸。它們的特點就是頭非常大,基本上身體33%左右的面積都是大大的頭部。此外,雖然它們看起來好像是非常的笨重,不過事實上,它們卻是海洋中的潛水高手。

死亡4年後,15米長的抹香鲸“死而複生”,是誰喚醒了它?

我們都知道,在海洋中,也有哺乳動物,它們并不如魚類一般可以長時間完全在海水中生存,每隔一段時間,就需要浮出水面吸氧。而在海洋哺乳動物中,抹香鲸是可以在水下潛水時間最長的動物。

說起來,抹香鲸的生存環境并不樂觀 ,因為它們的體内有着一種名貴的中藥材——龍涎香,是以很多人都會铤而走險的在利益的趨勢下,去捕殺抹香鲸。同時,人類的活動也對抹香鲸的栖息環境構成了很大的危害,是以,在世界各地,抹香鲸擱淺的情況就越來越多了。

至于為何會有抹香鲸擱淺,科學家們也在研究,不過卻并沒有給出一個具體的答案,有科學家認為,或許是因為抹香鲸是群體生活,并且有領頭的抹香鲸,是以如果領頭的抹香鲸出現了意外,其它的抹香鲸仍會跟着它移動,是以才會出現集體擱淺的現象。

死亡4年後,15米長的抹香鲸“死而複生”,是誰喚醒了它?

抹香鲸擱淺後的屍體如何處理?

上文中我們提到了,在江蘇鹽城,曾經發生過抹香鲸擱淺事件,當時4隻抹香鲸全部死亡,當地有關部門給出的處理結果是,或者是制作成标本,或者是深埋掉。不過當時它們的标本制作都沒有成功,于是,在4年前再次發生抹香鲸擱淺的事件後,其中一隻便被科學家們留了下來,準備利用新技術将它制作成标本。

可能一些朋友會說,将動物的屍體制作成标本,不是早在古代就有的事情,為何制作抹香鲸的屍體會如此困難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抹香鲸實在是太大了,它的體重堪比10頭成年大象,而且在制作标本之前,還需要解決一個問題——鲸爆。

死亡4年後,15米長的抹香鲸“死而複生”,是誰喚醒了它?

什麼是鲸爆?

在2004年,在我國台灣省的台南市,發生了一起抹香鲸屍體自體爆裂事件,引發了媒體的廣泛關注。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比方說在2013年,一條被沖上沙灘的抹香鲸,在被解剖的時候發生了爆炸。

當然,除了抹香鲸之外,其它的鲸魚也會發生爆炸的情況,這是因為鲸魚一般都很大,它們在生前也都吃了很多的食物,如果它們體内的食物沒有消化完畢就死亡了,那麼這些食物就會在體内産生大量的甲烷、氫硫化物等氣體,并且伴随着身體器官的腐爛,氣體在鲸魚的内部就會越來越多,一旦受到外界的不當觸碰,就會發生爆炸的情況。

死亡4年後,15米長的抹香鲸“死而複生”,是誰喚醒了它?

是以,在制作抹香鲸标本的時候,防止鲸爆,為抹香鲸進行排氣,就成為了第一個考驗,否則一旦發生了鲸爆,那麼标本的制作也就會到此為止,再也無法進行。幸運的是,參與這次抹香鲸标本制作的,都是非常有經驗的團隊,他們用了整整一天的時間,才完整的将抹香鲸體内的氣體排出。

死亡4年後,15米長的抹香鲸“死而複生”,是誰喚醒了它?

什麼是生物塑化技術?

這是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标本制作技術,在将屍體的内髒等取出後,對它進行脫水、脫脂等 一系列的處理,之後再經過真空負壓浸滲,完成後期的最終固化等工作,标本也就被完美制作出來了。

死亡4年後,15米長的抹香鲸“死而複生”,是誰喚醒了它?

是以,這頭死于4年之前的抹香鲸,在這項高科技标本制作技術下,重新被“喚醒”獲得了新生,它可以以标本的形式被儲存上千年的時間,這也等于是它生命形式的另一種延續,畢竟如今抹香鲸早已經成為了珍稀野生動物,誰也不敢保證日後它不會滅絕,而這具标本,則可以證明它們曾經存在過。

參考消息

《科技日報》7月8日文章《近15米長的抹香鲸“死而複生”,世界最大生物塑化标本這樣誕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