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章學習]在Linux作業系統下備份恢複技術的應用

安全防護:在linux作業系統下備份恢複技術的應用 

原文參見:http://linux.chinaunix.net/techdoc/system/2005/12/19/925898.shtml

www.rising.com.cn  2005-5-31 9:57:00  資訊源:中科院計算所軟體室 作者:李洋  

本文講述linux環境下,如何使用備份的腳本和指令以及商業化的軟體來合理高效地保

護磁盤資料安全。    

備份與恢複系統承擔着事前備份與事後恢複的職能。在目前高速發展的網絡環境下,

任何一個網絡上的資訊 系統都不可能保證絕對的安全。隻要有網絡存在,就會有來自網絡

的形形色色的威脅。為了抵禦網絡的攻擊和入侵,雖然我們引入了日趨成熟的入侵檢測系

統、防火牆系統等,黑客們的入侵手段也日益高明,他們總能找到這些系統的安全漏洞及

不足進行入侵,因而網絡入侵所引起的安全事件呈逐年增加之勢。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難以保證網絡中關鍵系統的絕對安全,因而就需要采用備份及恢

複技術。備份及恢複技術就是使用存儲媒體和一定的政策,定期将系統業務資料備份下來

,以保證資料意外丢失時能盡快恢複,将使用者的損失降到最低點。它是資訊安全學科中一

種非常重要的核心技術。    

linux下的備份技術

對于備份和恢複來說,linux提供了諸如tar、cpio、 dump等工具來實作。這樣,使用者

無需花錢購買,便可根據系統的實際情況,結合使用相應的備份恢複工具實作備份與恢複

的基本功能。

tar工具介紹

tar是一個已移植到 linux 中的經典 unix 指令。 tar 是 tape archive(錄音帶歸檔

)的縮寫,最初設計用于将檔案打包到錄音帶上,現在我們大都使用它來實作備份某個分區

或者某些重要的檔案目錄。我們使用 tar 可以打包整個目錄樹,這使得它特别适合用于備

份。歸檔檔案可以全部還原,或從中展開單獨的檔案和目錄。備份可以儲存到基于檔案的

裝置或錄音帶裝置上。檔案可以在還原時重定向,以便将它們重新放到一個與最初儲存它們

的目錄(或系統)不同的目錄(或系統)。tar是與檔案系統無關的,因而它的适用範圍很

廣,它可以使用在ext2、ext3、jfs、reiser和其他檔案系統上。

使用tar非常類似于使用諸如windows環境下的winzip、winrar這樣的檔案實用工具。

隻需将它指向一個目的(可以是檔案或裝置),然後指定想要打包的檔案,就可以通過标

準的壓縮類型來動态壓縮歸檔檔案,或指定一個自己選擇的外部壓縮程式。要通過bzip2壓

縮或解壓縮檔案,可使用tar -z指令。 

下面是一個簡單的使用該工具進行資料備份的例子:    

tar czvf - /root/code > /tmp/code_bak.tgz (将/root/code目錄下的所有程式文

件打包備份到/tmp/code_bak.tgz)    

tar xzvf /tmp/code_bak.tgz /root/code (将備份的目錄檔案恢複到指定目錄)  

cpio工具介紹    

cpio指令可以從tar或者cpio檔案檔案中拷入或者拷出檔案。cpio指令和tar指令相容

,但是這個指令具備一些tar指令沒有的功能,如下所示:    

● 支援cpio和tar兩種檔案檔案格式;    

● 支援許多老式錄音帶資料格式;    

● 能夠通過一個管道(pipe-line)讀取檔案的檔案名。    

目前看來,隻有很少的linux軟體包是以cpio格式發行的。使用者如果對cpio指令的詳細

情況感興趣,可以通過“man cpio ”指令閱讀它的使用手冊。

dump 和 restore介紹

dump可以執行類似tar的功能。然而,dump傾向于考慮檔案系統而不是個别的檔案。d

ump檢查ext2檔案系統上的檔案,并确定哪些檔案需要備份。這些檔案将出于安全保護而被

複制到給定的磁盤、錄音帶或其他存儲媒體上。在大多數媒體上,容量是通過一直寫入直至

傳回一個end-of-media标記來确定的。 

配合dump的程式是restore,它用于從轉儲映像還原檔案。restore指令執行轉儲的逆

向功能。可以首先還原檔案系統的完全備份,而後續的增量備份可以在已還原的完全備份

之上覆寫。可以從完全或部分備份中還原單獨的檔案或者目錄樹。

dump和restore都能在網絡上運作,是以使用者可以通過遠端裝置進行備份或還原。dum

p和restore使用錄音帶驅動器和提供廣泛選項的檔案裝置。然而,兩者都僅限用于ext2和ex

t3檔案系統。如果使用的是jfs、reiser或者其他檔案系統,将需要其他的實用工具,比如

tar。 舉個例子: 

dump 0f /dev/nst0 /(将ext2檔案系統備份到第一個scsi裝置)

restore -xf /dev/nst0 /home/code(将備份的scsi裝置中的/home/code目錄下的所

有資料還原到磁盤)

另外,現在市場上還存在着諸如tivoli storage manager之類的商業化存儲備份工具

,這些都是可視化的工具,使用者可以友善地通過使用者界面來實作備份與恢複。值得注意的

是,這是一款商業軟體,因而并不是免費的,對于很多使用者來說,它所提供的功能與我們

上述的linux自帶的備份與恢複工具比較相似,隻是更加人性化和友好,使使用者從枯燥的命

令行方式下擺脫出來,進而友善使用者使用。

linux中的備份政策

備份需要花費一定量的物力和财力,如何在備份所取得的收益與備份消耗的資源上做

一個權衡是網絡安全工作者需要考慮的一個大問題,因為支出大于産出也就意味着低效甚

至失敗。是以在linux環境中進行資料備份,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區分對待,以取得比較

好的效果。特别是,需要對一些關鍵的目錄進行區分,進而做到有針對性的備份,減少不

必要的浪費。

一般情況下,以下所列目錄是需要備份的,它們在系統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etc

包含所有核心配置檔案,這其中包括密碼檔案、網絡配置檔案、系統名稱、防火牆規則、

nfs檔案系統配置檔案以及其他全局系統項;/var包含系統守護程序(服務)所使用的資訊

,包括 dns 配置、dhcp 租期、郵件緩沖檔案、http 伺服器檔案等;/home包含所有使用者

的預設使用者主目錄,這包括他們的個人設定、已下載下傳的檔案和使用者存放在系統中的重要的

資訊;/root是根(root)使用者的主目錄;/bin是存放許多系統中常用的諸如ls、ps等指令

的重要場所,這些指令在磁盤上均有影響,極容易遭受黑客的破壞。

相反地,在linux系統中,如下目錄是不應該備份的:/proc永遠不需要備份,它不是

一個真實的檔案系統,而是運作核心和環境的虛拟化視圖,它包括諸如 /proc/cpuinfo、

/proc/meminfo 這樣的檔案,這個檔案是整個運作記憶體的虛拟視圖,一旦系統關機或者重

新啟動,該目錄下的資訊便不複存在;/dev包含硬體裝置的檔案表示,如果計劃還原到一

個空白的系統,那就可以備份 /dev,如果計劃還原到一個已安裝的linux系統,那麼備份

/dev 是沒有必要的;另外,一些軟連結(也就是指向另外一些磁盤檔案的檔案)是不需要

備份的,因為這些檔案當中存儲的隻是被指向檔案的位址,這些軟連結檔案,使用者可以通

過使用“ls -l”指令來判定,如下所示,其中linux-2.4即為一個軟連結檔案,它指向的

是linux-2.4.7-10這個目錄。

lrwxrwxrwx 1 root root 14 6月 19 2004 linux-2.4 -> linux-2.4.7-10

鍊 接

備份技術及基本分類

一般說來,建立一套完備的網絡資料備份系統必須具備如下幾個必要條件:

● 資料備份的容量都是比較大的,是以針對關鍵業務系統的資料備份需要實作自動化

,以減少系統管理者的工作量 ;

● 以備份伺服器形成備份中心,對各種平台的應用系統及其他資訊資料進行集中的備

份,系統管理者可以在任意一台工作站上管理、監控、配置備份系統,實作分布處理,集

中管理的特點;

● 使用者可以比較友善和快捷地恢複損壞的整個檔案系統和各類資料;

● 備份系統還應考慮網絡帶寬對備份性能的影響,備份伺服器的平台選擇及安全性,

備份系統容量的适度備援,備份系統良好的擴充性等因素。

進行備份工作需要确定資料備份的政策。備份政策指确定需備份的内容、備份時間及

備份方式。使用者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制定不同的備份政策。目前被采用最多的備份策

略主要有以下三種:

1.完全備份

就是每天對系統進行完全備份。這種備份政策的好處是:當發生資料丢失的災難時,

就可以恢複丢失的資料。然而它亦有不足之處。首先,由于每天都對整個系統進行完全備

份,造成備份的資料大量重複。這些重複的資料占用了大量的空間,這對使用者來說就意味

着增加成本。其次,由于需要備份的資料量較大,是以備份所需的時間也就較長。對于那

些業務繁忙、備份時間有限的使用者和機關來說,選擇這種備份政策是不明智的。并且,由

于備份的時間間隔太小而造成的完全備份數目過多,造成硬體資源的大量浪費,也是很不

必要的。

2.增量備份

就是每天隻對當天新的或被修改過的資料進行備份。這種備份政策的優點是節省了存

儲媒體空間,縮短了備份時間。但它的缺點在于,當災難發生時,資料的恢複比較麻煩。

另外,這種備份的可靠性也很差。備份間隔中的資料是無法恢複的,這就需要使用者在指定

備份間隔時做适當的權衡,才能取得比較好的效果。

3.差分備份

管理者先在最初(例如星期天)進行一次系統完全備份,然後在接下來的幾天裡,管

理員再将當天所有與星期天不同的資料(新的或修改過的)備份到磁媒體上。差分備份策

略在避免了以上兩種政策的缺陷的同時,又具有了它們的所有優點。首先,它無需每天都

對系統做完全備份,是以備份所需時間短,并節省了空間;其次,它的災難恢複也很友善

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cnblogs.com/haochuang/ 8年it工作經驗,5年測試技術與管理,2年産品與項目管理,曾參與過雲計算\雲存儲\車聯網産品研發工作; 業餘自媒體人,有技術類垂直微信公衆号;如有招聘或求職方面需求,請mail to [email protected] ;或通過 qq:363573922 微網誌:@念槐聚 聯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