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宇宙的“盡頭”在哪裡?三種不同的猜測,都指向了一個共同的答案

提起宇宙,腦海中就會聯想到“地球之外的世界”,我們口中的世界指的就是腳下這個蔚藍色的星球,人類的文明,人類的曆史,人類的一切都在這個蔚藍色的岩石行星上。可是,一山更有一山高,世界之外是更加廣闊無邊且波瀾壯闊的“世界”。

“宇宙”就是人類“世界”的極限,它是時間和空間的總和,換句話來說宇宙就是“一切”,因為人類的實體定律和科學理論都隻在宇宙中生效,宇宙之外的一切我們都無法合理的描述。人類隻能在有限的範圍内,盡量的對這個宇宙做出盡可能合理的解釋。

宇宙的“盡頭”在哪裡?三種不同的猜測,都指向了一個共同的答案

宇宙的年齡是138.2億年,一個“相對”比較準确的數字,現有的理論認為,在138.2億年前無盡的虛無中,一個“奇點”發生了爆炸,宇宙在這場大爆炸中誕生,并且經曆了短暫的“暴漲”階段,也就是在很短的時間内宇宙的體積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随後宇宙繼續膨脹,并且不斷的降溫,最初的光和物質開始出現,随着第一顆恒星的誕生,宇宙逐漸演化成了今天的樣子。

宇宙的“盡頭”在哪裡?三種不同的猜測,都指向了一個共同的答案

這就是“大爆炸宇宙模型”,一個曾經不被認可的宇宙模型,愛因斯坦在一開始并不認可這個宇宙模型,直到哈勃證明了宇宙中的其他天體在遠離我們,也就是宇宙在膨脹的證據,愛因斯坦才願意相信我們的這個宇宙在不斷的膨脹,膨脹的原因就是宇宙誕生于一次“大爆炸”。

宇宙大爆炸理論帶來了更多深層次的問題,比如說,宇宙大爆炸之前是什麼?時間和空間是否存在?宇宙是否存在一個盡頭,在宇宙的外邊是什麼?

傳統理論認為宇宙無限大,且永恒存在,是以不需要考慮這些問題,宇宙大爆炸理論出現後,這些問題都需要人類一一考慮,因為宇宙既然存在一個“起點”,很可能也會在未來有一個“終點”。

宇宙的“盡頭”在哪裡?三種不同的猜測,都指向了一個共同的答案

那麼宇宙是否存在“盡頭”?

思考這個問題之前,我們要确定從什麼宇宙模型去讨論,在“穩恒态”宇宙模型中我們不需要讨論這個問題,因為在這個宇宙模型中宇宙無限大且永遠恒定,如果從“大爆炸宇宙模型”去讨論我們的宇宙,或許可以得到一個答案。

在宇宙學發展的過程中誕生了很多宇宙模型,沒有一個宇宙模型是完全正确的,就算是現在最被認可的“大爆炸宇宙模型”也存在很多理論漏洞,其實不隻是各種宇宙模型,人類現在的實體理論也是不那麼完美的,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之間存在沖突無法相容,我們的理論還無法描述黑洞的内部,因為在黑洞内部實體理論就會失效,并且我們的實體定律隻能描述普朗克尺度之内的一切,超過普朗克尺度後我們的理論同樣會失效。

宇宙的“盡頭”在哪裡?三種不同的猜測,都指向了一個共同的答案

在“大爆炸宇宙模型”中,宇宙是有“大小”這個概念的,因為在最開始宇宙并不存在,隻存在一個無限小且品質無限大的“奇點”,這個奇點爆炸後才誕生出了宇宙,也就是說宇宙經曆了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宇宙的體積不斷變大,直到變成了今天的樣子,現在的宇宙有多大已經是人類無法确定的了。

宇宙就像是一個膨脹的氣球,站在氣球表面的我們即使沒有移動,也會因為氣球本身的膨脹互相遠離,站在地球上的我們感覺不到,因為太陽系内的一切都被太陽的引力吸引,跟随着太陽一起在圍繞着銀河系的中心運動,是以在銀河系内部是感受不到宇宙在膨脹的,上升到銀河系這樣的宇宙尺度後,才可以發現宇宙中的其他星系在逐漸遠離我們,距離越遠的星系遠離的速度就越快。

宇宙的“盡頭”在哪裡?三種不同的猜測,都指向了一個共同的答案

附近的星系都在遠離銀河系,仙女座星系是一個例外,銀河系在和仙女座星系不斷靠近,未來可能會發生一場“史詩級”的碰撞。宇宙膨脹還帶了一個後果,那就是在一定距離外恒星發出的光永遠無法地球,因為宇宙膨脹的速度在某個時間點超過了光速,是以恒星發出的光在移動一段時間後,就會跟不上宇宙膨脹的速度,“迷失”在宇宙中。

02

宇宙的形狀

想要搞清楚宇宙的盡頭在哪裡,還需要清楚宇宙的“幾何形狀”,宇宙中的實體都有一個外在形狀,這個形狀可以是固定的幾何體,也可以是流體或者氣體等不定型的狀态,承載一切的宇宙,是否也有一個确定的幾何形态呢?

宇宙的“盡頭”在哪裡?三種不同的猜測,都指向了一個共同的答案

根據現有的理論來看,我們的宇宙外在表現的幾何形狀可能有很多種,因為在大爆炸宇宙模型中,宇宙存在起點和開端,那麼就證明宇宙存在一個确切的大小,隻不過以人類現在的能力無法觀察,既然宇宙的大小是有限的,肯定就存在一個所謂的“盡頭”,搞清楚宇宙的形狀,可以幫助我們思考宇宙的“盡頭”究竟在何方。

關于宇宙的形狀,科學家有很多的猜測,比如說最傳統的觀點認為宇宙是一個封閉的球形空間,愛因斯坦認為宇宙的形狀就是一個封閉的球形空間,并且這個球形空間“有限無邊”,他認為宇宙空間不存在“邊界”,就像是我們在地球上環球旅行,向一個方向走下去,最終還是會回到起點一樣。

宇宙的“盡頭”在哪裡?三種不同的猜測,都指向了一個共同的答案

另外的觀點認為,宇宙的形狀可能是“絕對平坦”的,科學家認為觀察宇宙中光線的運動可以推論出宇宙的具體結構:

天文學家發現在整個可觀測宇宙900億光年内,光線都是沿着直線傳播的,這代表我們的宇宙形狀可能是“絕對平坦”的一個平面,也有可能是宇宙太大了,大到我們根本無法觀察到光線移動時産生的細微變化。

宇宙的“盡頭”在哪裡?三種不同的猜測,都指向了一個共同的答案

不論宇宙的形狀是什麼,我們都無法找到宇宙的“盡頭”,因為宇宙本身不是靜止的,三種可能的猜測,其實都指向了一個答案“宇宙存在盡頭,但是這個盡頭在不斷的運動”。

除非宇宙停止膨脹,否則我們無法找到宇宙的“盡頭”,因為每一秒宇宙都在膨脹,身處宇宙之中的我們,找不到宇宙的盡頭,或許隻有離開宇宙,站在宇宙之外,才能看到宇宙的全貌。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來關注量子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