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史記》裡,太史公記載了幾個相術高人。比如呂後的老爹呂公算一個,在《高祖本紀》裡,他在劉邦還沒起山的時候,就一眼看出這個無賴小子将來必成大器,硬是把自己的寶貝女兒嫁給了他。還有一個叫司馬季主,混迹在蔔筮者當中,一席話能把名士賈誼說得面無人色。但要說起漢代的絕頂高人,他們都還算不上,在太史公的眼裡,隻有許負的相術才值得大書一筆。

許負,河内郡溫縣(今河南省溫縣)人,溫縣令許望的女兒。司馬貞作《史記索隐》:“負,河内溫人,老妪也。”是的,她确實長壽,活到了孟聖人的年紀,84歲。
當年看《史記》比較粗略,甚至沒注意許負竟然是一位女士,許多年以來都荒唐地認為他是一位老先生!
太史公司馬遷記錄了兩件許負的神預測,都是驚破天的準确。
第一次,許負的預言記錄在《外戚世家》:“媪之許負所相,相薄姬,雲當生天子。”
當時楚漢相争,魏王豹納了堂妹魏媪之女薄姬為側室。有一回請了許負來看相,她預言薄姬将來會是天子之母。魏王豹大喜,認為此事應在自己身上,于是聯合項羽,背叛劉邦,結果魏王豹被漢将曹參滅國,薄姬也成了戰利品,被劉邦收為妾室,一夜寵幸,珠胎暗結,生下了鼎鼎大名的漢文帝。
此事的難度在于,當時天下大亂,群雄割據,霸王英雄蓋世,氣吞山河,劉邦并沒有顯示出何樣的優勢,誰能統一天下可真說不定。能看出薄姬将來會生一個天子,确實是不同等閑的功夫。
第二次出于《绛侯周勃世家》,記載得較為詳細:“绛侯亞夫自未侯為河内守時,許負相之,曰:‘君後三歲而侯。侯八歲為将相,持國秉,貴重矣,於人臣無兩。其後九歲而君餓死。’亞夫笑曰:‘臣之兄已代父侯矣,有如卒,子當代,亞夫何說侯乎?然既已貴如負言,又何說餓死?訓示我。’
許負指其口曰:‘有從理入口,此餓死法也。’居三歲,其兄绛侯勝之有罪,孝文帝擇绛侯子賢者,皆推亞夫,乃封亞夫為绛侯,續绛侯後。……吏捕绛侯……遂入廷尉。因不食五日,嘔血而死。國除。”
這一段可以了解如下:開國名将周勃的兒子周亞夫做河内郡守時,請許負來給他看相(這說明許負此時已經以善于看相而馳名四方了)。許負的結論是:“您呀,三年之後可以封侯,封侯之後八年要當丞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位極人臣。但是……再過九年,您會因饑餓而死。”
周亞夫大笑道:“我的大哥周勝之已經襲封了父親的侯爵,就算他死了,也該是他兒子繼承,怎麼能輪得到我封侯呢?再說了,既然說我的命相貴重,又怎麼可能餓死?是以還請您明示。”
許負指着周亞夫的嘴說:“您這裡有橫紋入口,這是餓死的征兆啊。”……
正好三年之後,周勝之犯法被剝奪爵位,文帝改封周亞夫為侯。再後來,漢景帝實行削藩政策,七國之亂爆發,亞夫被任命為太尉,隻用了三個月就平定亂軍。景帝擔心他權力太大,又改任為宰相。但畢竟功高震主,景帝想為他的繼任者掃清道路,找了一個周亞夫的兒子置辦軍器陪葬這麼一個不太着調的借口,就把周亞夫下了大獄。馳騁沙場威風八面的大将軍,不願受辱,竟在獄中絕食而亡。
一切皆如許負所言。這件事,正史裡記載得這麼言之鑿鑿,除了歎為觀止驚為天人之外,我們這些後生小輩還能說什麼呢?
許負果然是神相,因為實在無法解釋,現在甚至有人說,她是比王莽穿越得更早的人,看官可以當個笑話聽聽。
“相士”,以看命相為職業,根據人的五官、氣色、骨骼、指紋等可以推斷其壽夭、榮枯、吉兇、禍福。曆史上有不少著名的“相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有的甚至還能預測未來,比如袁天罡、麻衣和尚、劉伯溫等人。
許負對後世的影響極其深遠,以她的名字命名的《相經》廣為流傳。唐代的劉知幾說:“至若許負《相經》、揚雄《方言》,并當時所重,見傳流俗。”可見唐代最流行的相書就是許負《相經》。後來在敦煌的藏經洞中共發現的5件許負的《相經》,雖然書中列出了13位不同時代的作者,仍以許負為主。
但是經過幾千年的流轉,關于許負另外的一些記載,就有些誇大其辭,也需要我們在驚歎之餘厘清一下。
第一個問題:許負封侯了嗎?
有記載說:公元前202年,漢朝建立,劉邦即位。許負被封為鳴雌亭侯,時年方19歲。于是,她成了中國古代少有的幾個被封侯的女性之一。
疑點一:正史上沒有記載,“高祖封許負為鳴雌亭侯。”這個說法來自西漢陸賈的《楚漢春秋》,司馬遷寫《史記》曾采用此書的許多史料。但“許負封侯”沒有被引用,不知太史公是否認為不可信?
疑點二:盡管記載了許負的兩次神相經過,但在《史記》當中并沒有給許負作傳,太史公是否選擇性遺忘?
疑點三:“漢高祖時封皆列侯,未有鄉亭之爵,疑此封之不然。”裴松之在《三國志注》裡曾經表示過懷疑,意思是漢高祖登基時,給他的得力手下封的都是列侯,那個時候還沒有“鄉侯”和“亭侯”這種級别。到了東漢時,才在縣侯之外,加上了都鄉侯、鄉侯、都亭侯和亭侯等。這是最大的一個疑問。
疑點四:就算是高祖給封了個侯,這個侯的名字也透着詭異,一般侯和亭侯之類的前面都是地名,用以表明其封地和食邑,比如張良的留侯(他與劉邦相遇的留地,即今江蘇省的沛縣),蕭何的酂侯(今河南省永城市酂城鎮),其他如韓信的淮陰侯和周勃的绛侯等都是,但封許負的鳴雌亭侯,按理鳴雌應為地名,但遍查諸書,除了查到“雄鳥用鳴聲招引雌鳥”這麼一個“動物世界”的解釋之外,實在不知鳴雌處于何方。
第二個問題:許負給鄧通看過相嗎?
這個問題在《史記》中無答案。《漢書》卷九十三《佞幸傳·鄧通傳》中記載如下:
“上使善相人者相通,曰:‘當貧餓死。’上曰:‘能富通者在我,何說貧?’于是賜通蜀嚴道銅山,得自鑄錢。鄧氏錢布天下,其富如此。及文帝崩,景帝立,鄧通免……竟不得名一錢,寄死人家。“
漢文帝找來一個擅長看相的人給他的寵幸鄧通看看,結果那人看了鄧通的相竟然說他會餓死。文帝大不以為然,哈!我讓他富他就能富得流油,怎麼會餓死?他還真較勁,賜給了鄧通一座銅山,讓他自己鑄錢花。但是文帝死了,靠山倒了,景帝來了,有人告發他出塞外鑄錢,于是鄧通的錢全部被沒收,他隻能去乞讨,最後餓斃街頭。
看得準倒是也很準,有資料中也說鄧通和周亞夫一樣有橫紋入口。但是《漢書》并沒有說出許負的名字,後世人想當然地把這個能通帝王的神相任務給了許負。
個人認為,相法并不是獨家之秘,也有資料說許負五十歲的時候就給文帝請辭歸隐到商洛山中去了,按她的出生時間倒推一下,那應該是在公元前的171年左右,《史記》和《漢書》裡對鄧通這樣的人都不肯給個準确的生死紀年,文帝是公元前180年至前157年在位,寵幸鄧通都是晚年的事,是以推斷,許負給鄧通看相可能性極小。
《史記》中還有一次記載許負:漢代知名遊俠郭解是她的外孫。由此可見,許負這個女相士應該是真實存在的,其他的事迹則不排除後人附會的成分。
根據《懷慶府志》記載,許負著有《德器歌》、《五官雜論》、《聽聲相行》等書,還有《許負相耳法》,大部分是别人借用其名。如明代周履靖的《許負相法十六篇》就傳為她的著作。在序中他寫道:“許負者,即漢文帝令相鄧通者也。然通傳不載負名。”
參考書籍:《漢書》《史記》《資治通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