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人類有了戰争,動物就被人類馴服後用于戰場。動物在戰場上用其特有的功能,創造出讓人類驚歎不已的戰場奇迹。從天上飛的如鴿子、蝙蝠、飛鳥、海鷗等,到地上跑的如狗、馬、象、蛇等,再到海裡遊的如鳄魚、海豚、海獅等,人類把動物的智慧和特殊才能廣泛地運用于軍事,已成為各國軍隊的普遍做法,這些動物在戰争中發揮着特殊作用。
首先登上人類戰争舞台的是兇猛的野獸傳說
一.古老的動物部隊
距今大約五六千年前的時候,漢族的祖先黃帝,就曾利用兇猛的野獸,打敗過苗族首領蚩尤。
而我們隔壁的三哥,他們的動物部隊,則是大象,不過大象的脾氣很難捉摸。
二. 二戰中的動物部隊
戰馬
二戰期間,多個國家有騎兵部隊,美國國家二戰博物館的展覽顯示,美國海岸警衛隊當時主要靠騎馬保衛海岸線,而不是用快艇、巡邏艇和飛機防止軸心國特工滲透。展覽館的标題欄上寫着:在二戰期間,美國海岸警衛隊所使用的馬匹數量超過其他任何美軍軍事機關。然而,很多美軍将領都認為馬匹的使用量還遠遠不夠。喬治·巴頓曾抱怨說:“如果我們在突尼西亞和西西裡擁有一個馱載大炮的騎兵師,就沒有一個德國兵能逃走。”
鮮為人知的是,德軍也曾大量使用騎兵部隊,德國第1騎兵師跨越沼澤地,向北進擊蘇聯紅軍。這支部隊在1941年11月被成了機械化部隊,這主要是由于馬匹需要大量草料以及專人照看,希特勒認為騎兵已經落伍。但是,德軍大部分的補給物資和大炮還是由馬匹來運送和拖運的,每個在前線的德國步兵師都下轄着騎兵巡邏中隊,他們被德軍指揮部視為“眼睛和耳朵”。據統計,德軍在二戰時共使用了275萬匹馬,比一戰中所使用的馬匹數量還要多,以其中一個諾曼底前線的德國步兵師為例,該師在1944年就擁有5000匹戰馬。同樣,蘇聯在戰争中也使用了350萬匹馬。

此外,二戰時還有部隊用大象來運送補給物資和軍火。在戰場,大象能穿過很多汽車無法通行的地區。在中印緬戰區,騾子也是不可缺少的“主力”。英軍在中東和北非地區還組建過駱駝突擊隊。據說,波蘭軍隊曾将一頭熊“征召入伍”,在意大利卡西諾戰役時,這頭熊竟然能幫助波蘭士兵搬運火炮彈藥。
北非戰場上的信鴿
北非和地中海地區是鴿子角逐的戰場,西方國家現在還流傳着一隻信鴿的英勇事迹。這是一隻名叫“阿斯特女士”的信鴿,她為了幫北非前線盟軍送一條緊急資訊,冒死穿過德軍戰線上空,盡管被炮火擊傷一條腿,一隻有一半羽毛脫落,但它還是把資訊送到了指定地點。
信鴿“瑪麗”也很着名,它曾22次負傷。它為盟軍飛行了5年,在最後一次行動中陣亡,它的後來被發現時全身上下有多處傷口。加拿大皇家空軍有兩隻鴿子最成功,其中一隻代号為“10601”,出生于1928年。“10601”的大部分任務是從潛艇出發飛行,它完成了所有任務,但最終卻被一種猛禽殺死了。
統計顯示,二戰期間,英國共培養了25萬隻信鴿,有32隻被授予了最高等級的動物勳章一“迪金獎章”。信鴿“别動隊”多次飛往德軍占領下的,為抵抗組織傳遞重要情報。1943年,信鴿“喬”了意大利南部的卡爾維裡索塔村,盟軍原計劃在10月18日對該村進行轟炸,幸虧“喬”及時将英軍占領該村莊的消息傳到,避免了誤炸的發生。1944年9月阿納姆戰役期間,德軍包圍了盟軍空降部隊,盟軍的戰場通信出現了嚴重問題,英國士兵在9月19日上午10時30分放出信鴿“奧蘭治的威廉”,它于下午2時55分飛抵英格蘭。它所帶去的這條重要軍情資訊挽救了2000多名盟軍士兵的。
在蘇德戰争初期,蘇軍曾大規模使用反坦克犬以阻止德軍推進。蘇聯官方宣布,反坦克犬在戰争中共摧毀了300輛德軍坦克。據說,德軍發現蘇軍成批使用犬隻作為反坦克武器後,以狂犬病為由在東線射殺所見到的全部犬類,結果犬的數量變得稀少,1942年之後,蘇聯軍犬學校改變了培養方向,主要訓練探雷犬和通信犬 。
1964年越南戰争期間,為對付頻頻攻擊美方艦船的北越潛水員,美軍加強了對基地和艦船的保衛,成立了特種部隊來付北越的蛙人
兩伊戰争期間,為阻止美國海軍陸戰隊登陸,伊拉克軍隊在科威特灣沿岸布下大片水雷陣。伊軍的防衛相當嚴密,美方潛水兵束手無策。在蛙人失敗後上陣的水下排雷機器人也未能取得成功,幾乎被伊拉克潛水兵一網打盡。美軍從基地空運海獅部隊投入波斯灣,迅即扭轉了頹勢。伊拉克潛水兵要麼被擊斃,要麼因浮出水面而被俘。
在越過科威特灣之後,英美聯軍又碰到一個新問題。伊拉克法奧半島周圍的海水渾濁不清,潛水兵很難發現水雷。但是如果不清理航道中的水雷,人道主義救援船隻就無法通過。這時又需要倚仗海豚了。它們的任務是找到水雷,并在其周圍放置特殊的标記,然後再由士兵前往排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