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身上毛刺、刺突、剛毛和刺毛都有助于防禦。它們可能會産生刺激或引起疼痛,或者令該動物難以被咽下。在這些長有剛毛的動物中不乏毛刺有毒的動物,它們利用這種方式來保護自己,免受獵食者的攻擊。

帶刺的毛毛蟲們
例如,不同種類的毛蟲身上長有毛刺,構成其防禦系統。這種毛刺會騷擾進攻者。有些品種的毛刺還與毒性腺體相連。這些毛刺不僅會刺痛掠食者,而且會注射毒液。僅僅碰到毛蟲,掠食者往往就會遭到猛刺。有些毛蟲會弓起身體将毛刺插入進攻者的身體。
鞍背刺蛾毛蟲是一種多刺棕色毛蟲,背部有一道綠色"鞍褥"。當其毛刺被碰到時,毛刺就會刺入掠食者的皮膚。這時,毛刺的尖端會脫落,以便讓毒液順着中空的毛刺從毛蟲體内流出。鞍背刺蛾毛蟲生長在美國東部地區,它的毛刺會引起受傷部位的疼痛和腫脹,還能使人感到惡心。
絨蠹毛蟲也有毒毛刺。毛茸茸的毛蟲看上去柔軟得惹人撫摸,但它們強大的毒性能引起劇烈疼痛和腫脹。南美洲的一些絨蠹毛蟲毒性之強可以使人暫時麻痹。
在巴西,這些毛蟲因其生有可怕的毛刺而被叫做"火獸"。另一種南美洲的毛蟲—巨蠶蛾幼蟲,其毛刺可以使人斃命,大部分昆蟲是不具備毒性的,巨蠶蛾幼蟲是一個例外。
用刺防禦的黃貂魚
一些海洋生物也長有毒刺,如黃貂魚。黃貂魚身體扁平,是鯊魚的近親。它們獵食蛤蜊、蠕蟲以及其他淺水海底獵物。休息時,常常将身體半埋在泥沙中。黃貂魚的尾部長有鋒利的刺針,像鋸齒一樣鑲嵌在身體邊緣。
黃貂魚用這些刺針防禦掠食者,如鲨魚。一隻受驚吓的黃貂魚會甩動多刺的尾巴,經背部刺殺敵人。睬到它的人也會被刺傷。火刺蟲某些海膽和棘冠海星也會依賴鋒利的毒刺進行防禦。火刺蟲身上長滿中空的剛毛,這種剛毛會輕易脫落,嵌入掠食者的皮膚内,進而使毒液流入掠食者體内。因被刺後會感到灼熱的疼痛,是以将其命名為火刺蟲。它們會通過閃耀剛毛發出警告。
渾身帶刺的海膽
海膽在任何時候都是一個多刺的針墊。海膽的刺也會紮入掠食者皮膚,然後脫落。有毒的長刺海膽通過斷刺流出毒液注入掠食者體内,
令其受傷。有些刺外面包裹着有毒皮層,當刺入動物身體時,這部分皮層會流出毒液。海膽的親戚—棘冠海星也以這種方式輸送毒液。海膽能夠感覺明暗,它能精準定位進攻者,然後将刺針朝着這個方向瞄準。毒性最強的海膽一一花海膽,其刺針并無毒性,但在其刺針中隐藏着多組微小的毒颚。
其他帶有毒刺的動物
還有一些海洋生物鳍内生有毒刺。與黃貂魚類似,這些魚類的針刺僅用來防禦。生長于英國海濱的鲈魚擅長隐藏在淺水沙灘中捕獵。這種魚的後鳍和鰓部長有毒刺。它們在捕捉遊經身邊的蝦和小魚時不會使用這些毒刺。但是,對于試圖吃掉自己的進攻者,鲈魚便會亮出這些武器。
有毒的蟾魚在中、南美洲溫暖的淺水沙灘中築巢。與鲈魚相似,它們會炫耀後背和鰓部的毒刺。當它們潛伏等待,準備用長滿牙齒的大嘴捕魚或其他小型獵物時,它們的土褐色以及棕、灰相間的顔色有助于僞裝自己,其中空的刺針僅用來向掠食者注射毒液。
另一種在淺海中善于僞裝的魚類是表面長疣、行動緩慢的石頭魚。石頭魚生活在印度和西太平洋的部分區域,它們的毒液是魚類中毒性最強的。當背鳍的毒刺受到壓迫時,石頭魚就會釋放毒液。毒液沿着刺上的溝槽射出,注入被尖銳的刺端刺破的傷口。人們不小心踩到石頭魚時會被刺傷。張嘴咬石頭魚的鲨魚和魟也會被刺到。
不是所有的有毒魚類都行動遲緩、寄居海底。花哨的獅子魚顔色亮麗,鳍部巨大。在其他珊瑚礁魚類中間遊過的獅子魚堪稱一道亮麗的風景。然而,它漂亮的魚鳍上長有毒刺。獅子魚用這些毒刺進行防禦。它會轉過身直面掠食者,展開它帶刺的魚鳍以示警告。全世界大約有1200種有毒魚類是有毒蛇類數量的2倍以上,它們利用毒刺防禦敵害,大部分有毒的魚類毒性都遠在毒蛇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