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犬科犬屬物種簡介

進化論老祖達爾文認為,家雞應為單一起源,而家犬太多樣化了,更可能是多起源,這兩件事兒他都猜錯了。

犬科犬屬物種簡介

邊境牧羊犬

家雞主要起源于紅原雞,但混有灰原雞的基因,家犬則是百分百的狼族之後。大概在14000年前甚至更早,有一批喜歡靠近人類的野狼被馴化成了家犬,從此生死相依,不離不棄。目前家犬被認為是灰狼的馴化亞種/canis lupus familiaris,犬科犬屬。

犬科犬屬物種簡介

灰狼

犬科犬屬物種簡介

黑狼

灰狼是家犬的骨肉至親,這一點已經得到了dna分析的證明。它們同屬一個物種,共享同一個拉丁學名canis lupus,彼此之間沒有生殖隔離。狼愛上羊啊愛的瘋狂,狼愛上狗卻是順理成章。你看北美的黑狼多麼威武雄壯,其實根據基因分析,它們是混了家犬的血統,名副其實的“狗雜種”。

犬科犬屬物種簡介

蒙古狼

灰狼的适應性很強,除南極洲和大部分海島外,分布于全世界,共有46個亞種。各亞種之間體型差異很大,歐亞森林狼可重達38.5千克,而北非的狼隻有13千克。在我國,除了新疆北部有高大的歐亞森林狼之外,主要是西藏狼和蒙古狼(可能合并為中國狼了),個頭矮小,形容猥瑣,一看就令人讨厭。

犬科犬屬物種簡介

澳洲野犬

有一個亞種值得一提,澳洲野犬/canis lupus dingo,外貌與土狗無異,體色變化較大,但總體上以典型的沙質色為主。應為野化家犬的後代,主要分布于澳洲但不限于澳洲。在封閉的澳洲大陸上,它們就是食物鍊的頂端,因為有叢集狩獵的技能,澳洲本土的有袋類食肉動物完全無法與之抗衡,袋狼的滅絕也許就和野犬的入侵有關。

灰狼和狗都屬于犬科,犬科又可以分為3亞科,犬亞科、狐亞科和豺亞科,各代表了犬科動物的一個支系。狼當然屬于犬亞科犬屬,該屬還有另外6個物種:郊狼、紅狼、側紋胡狼、亞洲胡狼、黑背胡狼和草原胡狼,這些也都是狗的嫡親兄弟。

犬科犬屬物種簡介

郊狼

犬科犬屬物種簡介

灰狼(左)和郊狼(右)的頭部對比

犬科犬屬物種簡介

北美黑狼和郊狼的體型對比

首先介紹郊狼/canis latrans,也叫叢林狼,生活于北美的大平原地區。本種和灰狼親緣關系很近,外貌相似,但體型更小,體重在8-22千克之間,有較窄的嘴和相對比例較長的耳朵,更修長的身材。一般單獨獵食,偶爾也會組成小型的群體。

犬科犬屬物種簡介

紅狼

犬科犬屬物種簡介

紅狼(左)和郊狼(右)的對比

紅狼/canis rufus,又稱赤狼,生活在北美洲,為灰狼和郊狼的雜交後代,後來形成了穩定種群。其上體毛色以肉桂紅色和黃褐色為主,和灰色或黑色組成混合色彩,在冬季毛色中的紅色元素占主導地位,故曰“紅狼”。

犬科犬屬物種簡介

側紋胡狼

側紋胡狼/canis adustus,又名條紋豺,主要分布于非洲東部、西部和中部。體型較小而纖細,腿和耳朵比其他胡狼短。毛色是較淡的灰色至土褐色,背部亮灰,體側有白色的斑紋鑲有黑邊,故曰“側紋”。

犬科犬屬物種簡介

亞洲胡狼

亞洲胡狼/canis aureus,又名豺,分布于亞洲東部和西部及印度。2018年7月7日,我國科考隊員在西藏的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南麓吉隆溝區域也曾拍到過本種的照片,是定居于此還是迷路,目前尚不清楚。體型較小,毛比較長、光滑,通常是黃色至淡金色、近乎白色的淡黃或者棕色。

犬科犬屬物種簡介

草原胡狼

草原胡狼/canis simensis,也叫西門豺、埃塞俄比亞豺,分布于埃塞俄比亞的高山地帶。體型瘦長,是一種小型犬科動物,皮毛呈獨特的紅棕色,這使得它比紅狼更有資格叫做“紅狼”。

犬科犬屬物種簡介

黑背胡狼

黑背胡狼/canis mesomelas,也叫黑背豺,分布于東非大草原。個頭較小,長相似狗,但有類似狐狸似的尖嘴,耳朵大而尖,黑色皮毛從脖子後面延伸到尾巴,其餘部分主要是紅褐色到棕褐色。這種胡狼在動物園中似乎較為常見,青島和北京動物園均有之。

犬科犬屬物種簡介

豺,也叫亞洲野犬

各位可以看到,這四種胡狼均另有以豺為名的别名,這一點容易引起混淆,還是用胡狼更好。因為犬科還有一種單名為豺/cuon alpinus的動物,即“豺狼虎豹”中的豺,俗名“豺狗”或“紅狼”。盡管曾經有很多人認為豺也是家犬的野生祖先之一,但dna分析否定了這一點。

豺屬于犬科薮犬亞科豺屬,和犬亞科犬屬之間相去甚遠。犬屬各物種之間是沒有生殖隔離的,但犬屬和豺屬之間能不能産生雜交後代,雜交後代是否可育,我未查到權威資料,不敢妄下斷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