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尹正、鄧家佳新作《揚名立萬》解析,一局“暴風雪山莊”劇本殺

懸疑推理新作《揚名立萬》有四位署名編劇,分别是裡八神、張本煜、柯達和劉循子墨。

其中張本煜、柯達是大家熟悉的萬合天宜演員,同時也是本片主演,劉循子墨擔當導演。

尹正、鄧家佳新作《揚名立萬》解析,一局“暴風雪山莊”劇本殺

故事的邏輯嚴密、層層遞進、多次反轉,可以看出4位創作者經過多次頭腦風暴會,迸發出很多令人驚喜的創意。

電影本身講了一次劇本會揭開一個驚天大案内幕的故事,故事模型是典型的“暴風雪山莊模式”(the snowstorm villa model)。

據資料記載,“暴風雪山莊模式”由英國推理小說女王阿加莎·克裡斯蒂在小說《無人生還》中首創。

指的是一群人聚集在一個封閉環境裡,如暴風雪(雨)隔絕的宅邸、密室、孤島、船隻等等,既無法與外界聯系,外部勢力也(暫時)無法幹預。

接着,這群與世隔絕的人接連發生怪事或有人死去,而且最重要的是兇手也在其中。

每個人要在自保同時洗清自己的嫌疑,或拉幫結派、或陰謀耍詐、或明哲保身、或混淆視聽、或揭露真相。

尹正、鄧家佳新作《揚名立萬》解析,一局“暴風雪山莊”劇本殺

一般來說,“暴風雪山莊模式”的主角會設定成偵探或揭秘者角色,進行一番精彩的密室推理過程。

這裡所說的“偵探”是一類角色而非職業,例如警察、檢察官、調查員、記者等,凡是帶有調查探究色彩的人物都可以成為“偵探”,在電影《揚名立萬》中創新地由一位編劇擔當了這個角色。

在偵探故事流派中,“暴風雪山莊模式”和另一個我們熟悉的“密室之謎”模式(locked-room mystery)有差別。

密室類案件指的是犯罪者似乎不可能進出犯罪現場的案件,而“暴風雪山莊模式”源于英語偵探小說中的“封閉圈子嫌疑人”(closed circle of suspects)類型,創始人也被認為是阿加莎·克裡斯蒂。她的處女作《斯泰爾斯莊園奇案》是這一類型的開山之作。

它和“密室之謎”模式的最大差別在于一群人同在一個封閉的空間,兇手和受害者共處一室,每個人都有嫌疑,形成一個嫌疑人圈子。

因為英國鄉下很多房子或古堡周圍都是荒原,古堡裡的人相對孤立、封閉,于是催生了這一偵探文學類型。

尹正、鄧家佳新作《揚名立萬》解析,一局“暴風雪山莊”劇本殺

推理文學宗師之一阿加莎·克裡斯蒂

這一模式在柯南系列推理動畫中大量使用,2019年高分佳作《利刃出鞘》也是這個模式,小衆電影《終極面試》把場景設定成了封閉的面試現場,而中國影視作品中運用最成功的案例之一就是諜戰片《風聲》。

《風聲》是一部典型的“暴風雪山莊模式”電影:幾個國軍軍官被囚禁于裘莊接受審查,其中有一個是代号“老鬼”的地下黨。“老鬼”相當于模式中“兇手”的角色,每個人都有嫌疑,最終結局令人大吃一驚。

尹正、鄧家佳新作《揚名立萬》解析,一局“暴風雪山莊”劇本殺

在《風聲》之後,《揚名立萬》稱得上第二部成功運用“暴風雪山莊模式”的國産電影。

在傳統模式基礎上,《揚名立萬》進行了微創新。

張本煜飾演的兇手雖然也和大家在一起,而且幾乎在故事一開始就亮明身份,但劇情走向不是兇手害人,而是探究兇手曾經犯下案件的真相。

尹正、鄧家佳新作《揚名立萬》解析,一局“暴風雪山莊”劇本殺

電影給了衆人一個探究真相的動力,即他們都是電影人,在投資人陸爺的脅迫下,要把兇手犯過的案拍成電影。

陸爺找來的團隊中有尹正飾演的編劇李家輝,鄧家佳飾演的過氣女星蘇夢蝶,被有聲電影淘汰的默片演員關老師,在好萊塢被歧視的動作演員小達,喻恩泰飾演的爛片導演鄭導,以及當事人實習警察大海和兇手齊樂山。

由于劇本是“一劇之本”,想要寫好兇手的故事順理成章地就要深挖兇手的方方面面,是以偵探角色自然落到編劇李家輝頭上。

尹正、鄧家佳新作《揚名立萬》解析,一局“暴風雪山莊”劇本殺

雖然有“暴風雪山莊模式”的共性,但《揚名立萬》的獨創劇情是編劇李家輝帶着衆人的思路揭秘兇手齊樂山。

觀影過程非常有意思,因為整個揭秘過程是一個“挖坑-填坑-反轉”的循環,劇情多次設定死結一般的問題,又多次被解決并反轉。

例如一開始召集人陸爺隻介紹兇手齊樂山和警察大海是劇本會的顧問,大家沒想到齊樂山就是犯下慘案的殘忍兇手本人。

尹正、鄧家佳新作《揚名立萬》解析,一局“暴風雪山莊”劇本殺

在揭秘齊樂山就是兇手時,還用到希區柯克式懸念的“炸彈理論”。先讓編劇李家輝和觀衆得知齊樂山帶着死刑犯的腳鐐,而不讓其他與會者知道,這樣懸疑感立刻會凸顯出來。

接下來的揭秘過程更高能,大家得知自己和兇手共處一室後,本來就受到極大的驚吓,又發現開劇本會的地方竟然就是兇手犯案的現場。

一間密室内血污滿地,三位上海灘大佬慘死其中,房頂四角還有奇怪的鈎子,一幅價值連城的法國名畫……

這個暴風雪山莊内的密室又發生了什麼?電影巧妙地将兩種模式組合在一起,使懸疑感層層遞進。

兇手亮明身份後,劇情圍繞着三個謎團展開:兇手的身份是什麼?兇手的動機是什麼?兇手為什麼束手就擒?

關于這些謎團的答案不能劇透,必須親自去看才能體驗到《揚名立萬》故事的巧妙。

除了對“暴風雪山莊模式”的利用和創新,《揚名立萬》還有一層創意是對當下電影業的自嘲和借古諷今。

因為劇情表層是幾個表面光鮮、實則落魄的電影人聚在一起讨論一部新片,讨論過程中提到的諸如“雖然拍的都是爛片,但都掙了錢”,華人在好萊塢地位低下,當紅時耍大牌、過氣後唯唯諾諾……都是現實中存在的現象。

例如片中設定的演員關老師,曾經在默片時代大紅大紫,驕橫跋扈。但随着有聲電影出現,默片演員不一定适合演有聲片,随之沒落。

電影史上有相應的案例,與卓别林齊名的默片大師巴斯特·基頓就這樣消失在有聲電影時代。

因為默片沒有台詞,需要演員有誇張的肢體動作和表情,适合雜技表演家庭出身的基頓。

而當有聲電影到來後,出現了更多的中、近景和對話鏡頭,默片演員也随之衰落。

還有調侃中國功夫到底行不行,投資人負債累累,庸俗爛片卻票房大賣……

尹正、鄧家佳新作《揚名立萬》解析,一局“暴風雪山莊”劇本殺

《揚名立萬》中很多梗都是後現代的典型表現,看起來非常有意思,但笑過之後仔細思考又會覺得有一絲無奈和苦澀。

電影人對電影人的自我嘲諷,使《揚名立萬》帶有類似周星馳電影風格的後現代性。

後現代藝術在表現上往往采用反諷、荒誕、調侃、亵渎、嘲弄化模仿等手法,表現出當代世界的不确定性和分解狀态。

當下電影業和娛樂圈也處在強烈的不确定性和動蕩分解之中,相信觀衆看到電影中的這些調侃,會産生共鳴。

最後,再解讀電影以及海報中出現的那幅畫。這個道具算是全片最重要的一個隐喻。

這幅畫如電影中投資人陸爺所說,是法國浪漫主義藝術大師歐仁·德拉克羅瓦的代表作。

尹正、鄧家佳新作《揚名立萬》解析,一局“暴風雪山莊”劇本殺

德拉克羅瓦《撒爾達那帕勒之死》

畫的名字叫《撒爾達那帕勒之死》,是一幅布面油畫,現藏于法國盧浮宮。

畫中紅色的織物對比雪白的胴體,以及扭曲的殺戮動作,使這幅畫擁有極強的視覺沖擊力,是一幅典型的浪漫主義畫作。

畫的内容根據古希臘曆史學家西西裡的狄奧多羅斯《曆史叢書》中記載的事件而創作,躺在床上漠然看着這些殺戮的人是亞述帝國最後一位君王撒爾達那帕勒(sardanapalus)。

但是有考證亞述帝國最後一位君王并不是這個人,更多還是一種符号的意義,代表了一位一生放縱頹廢的帝王,可以類比中國纣王酒池肉林、荒淫腐化、極端奢侈的宮廷生活。

這幅畫以畫家德拉克羅瓦自己的了解,重制了撒爾達那帕勒和他的宮女、奴婢、戰馬等一同覆滅的瞬間,整個畫面充斥着淩亂頹廢和激情四射的暴力美學。

電影《揚名立萬》選擇這幅畫作為最主要的道具,一方面是隐喻齊樂山,他在殺掉上海灘三位大佬後,如同畫中的撒爾達那帕勒平靜地等着自己的結局;另一方面,這幅畫也揭示了齊樂山的殺人動機,那三位大佬也是撒爾達那帕勒。

而具體齊樂山為什麼要殺掉三老,他的動機和背後真相隻能在電影裡尋找答案。

在電影上映之前,“鄧家佳哭戲”和“張本煜入戲”兩個花絮都上了熱搜,這種發生在封閉小空間的故事,很難制造出什麼視覺奇觀,是以演員的表演非常重要,必須有極強的代入感。

尹正、鄧家佳新作《揚名立萬》解析,一局“暴風雪山莊”劇本殺

帶着正常的期待和自己的想象,但看的過程卻不斷颠覆自己之前的預期。

《揚名立萬》真的和你想象的不一樣。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