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萊德利·庫珀應該是2018年最得意的好萊塢男星了,他的導演處女作《一個明星的誕生》上映,并在全球掀起熱潮,成本不到4000萬但目前全球票房已經超過了4億美元;由庫珀和女主lady gaga共同創作的原聲帶以23萬的總銷量空降美國公告牌專輯榜冠軍。
電影《一個明星的誕生》劇照
庫珀一手将lady gaga推上金球獎和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寶座前,雖然最終兩人都與最佳男女主角獎失之交臂,但電影中的歌曲《shallow》還是拿下了金球獎和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
于是我們發現,原來庫珀這個好萊塢最性感的男明星不僅自己會發光,還能照耀身邊的鑽石。
撰文/道臣岚
1 被評為史上最性感男人,令他不安
布萊德利·庫珀在中國或許算不上流量級别的歐美演員,但在好萊塢他是絕對的a咖,獨自一人就能扛起3.5億美元的本土票房(2014年《美國狙擊手》)。在2013年到2015年之間,他成了世界上片酬最高的男演員之一,《宿醉3》時他的片酬就已經達到了1500萬美元,其後更是幾度位列福布斯男演員富豪榜。
庫珀登上《gq》雜志。
庫珀深情的眼神、陽光健康的膚色和豐盛的毛發具有極高的辨識度,1.85m的身高配上良好的身材管理,讓他數度被媒體評選為最富有魅力最帥氣的男演員,2011年《人物》雜志直接将他放在了封面上,冠名“史上最性感的男人”。那一年,他36歲,自覺這一榮譽太誇張了,令人不安。世上沒有幾個直男會因為被人誇帥氣性感有魅力而感到不安,布萊德利·庫珀大概就是那種極為少見的“美而不自知”的直男,若不是他這些年轉型幕後對身材管理放松了些,本可以繼續放在珍稀保護動物的神龛裡供着的。
論其成因,大概需要回溯到童年,庫珀表示自己從來沒有被鄰居誇過帥氣養眼。“我小時候,人們都當我是個姑娘,我當時看起來也确實像個女生,因為我親愛的母親大人從來不給我理發。”長大後他的直男氣質倒是沒有被影響到,但他完美避開了一切直男癌化的可能性。
合作《宿醉》三部曲的導演托德·菲利普斯說:“他身上有一種脆弱感,和冷靜理智的菲爾(庫珀飾演的角色)截然不同。現實生活中,他會給身邊的人帶來一種罕見的溫暖。”年逾四十的他還曾被形容為充滿少年般的魅力。
2 錯失奧斯卡最佳男主,心甘情願
布萊德利·庫珀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進娛樂圈謀生并非唯一的選項。
五歲那年父親帶他去看了電影《象人》,那是英國國寶級演員約翰·赫特出演的版本,庫珀看完深受感動,從此愛上了表演。父母對兒子選擇當演員、進娛樂圈一直心懷顧慮,擔心他在重要的人生選擇上走上錯誤的岔路。但是當二老看到庫珀在舞台上傾情演繹“象人”時,他們被說服了,也放心了。
那是2014年的巡演版本,布萊德利·庫珀飾演一生飽受容貌折磨的男主角約翰·梅裡克。這版舞台劇的特殊之處在于,雖然約翰·梅裡克的人設是生來面部殘疾,但是舞台上的演員并沒有做任何特效妝,全憑演員表演、全憑觀衆去想象。評論家誇他通過充滿靈魂和激情的外部表達成功避開了每一個慣常表現“殘疾”的陷阱。這次巡演為他赢得了一次托尼獎最佳男演員的提名。
在舞台上大放異彩的庫珀早年在校園裡卻是個實打實的小透明,他說自己既不是班上最聰明的學生,也不是操場上最酷的孩子,就這麼平凡地度過了學生時代。1997年他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并拿到了英國文學的學士學位,那時他既是賽艇隊成員,也是遊牧戲院的演員,還說得一口流利的法語。
同是與詹妮弗·勞倫斯合作,《烏雲背後的幸福線》(上圖)讓庫珀獲得了奧斯卡提名,而2014年上映的《賽琳娜》(下圖)卻賠得一塌糊塗。
2012年一部《烏雲背後的幸福線》把他和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挂上了鈎,他在片中飾演一個被戴綠帽而形成精神創傷的中學教師,和詹妮弗·勞倫斯飾演的生活不順、渾身是刺的年輕女子意外組成一對歡喜冤家,在打嘴仗和舞蹈比賽訓練中治愈彼此心口的傷痕,撥開烏雲尋見生活的陽光。
一開始庫珀是拒接這部戲的,他覺得這個角色的深度已經遠遠超過了他本身,擔心自己演不好,但是導演大衛·o·拉塞爾對他充滿了信心并堅持要選他。這部電影最終票房口碑雙豐收,并為庫珀赢得了16個表演獎項的提名。最後在奧斯卡最佳男主角上輸給了攜《林肯》而來的丹尼爾·戴-劉易斯,庫珀輸得心服口服,畢竟劉易斯是他最崇拜的演員沒有之一。
3 出道十年靠《宿醉》轉運
因為《烏雲背後的幸福線》,《滾石》雜志的作者贊揚庫珀總能抓住職業生涯中的關鍵角色,并成功戰勝戲劇表演層面的挑戰。
縱觀庫珀的履曆表,可以發現他選片的眼光還算不錯,哪怕是那些不算成功、反響一般的電影,人們從來隻有罵導演和其他演員的,對他多半是誇贊。這種觀衆緣,也算一種能力。
庫珀在好萊塢的事業起點是《欲望都市》1999年的某一集,他在劇中客串了女主角凱莉獵豔的對象,人設是溫柔且多金的夜場浪子,坐騎是一輛罕見的古董跑車。庫珀特地花了三天時間專門去學習如何開這款車,結果到了片場發現劇組替身都找好了,拍到特寫時才将他換上。他郁悶,可惜當年人微言輕無處發洩。
電影《宿醉》劇照
這之後的十年,庫珀在電視劇和電影中飾演過一些不大不小的角色,郁郁不得志,活成了父母最擔心的樣子。直到2009年,一部《宿醉》才讓他迎來事業轉折點,從此擁抱廣袤的商業片市場。這部r級喜劇創下了票房紀錄,2.7億美元的本土票房一舉成為美國電影史上票房最高的r級喜劇,在國際上更是獲得了4.6億美元的票房。這個紀錄直到後來《死侍》橫空出世才被打破。
4 走進好萊塢權勢階層
《宿醉》後寄往庫珀經紀人信箱的劇本激增,身價也是噌噌噌往上漲,讓他有一種鯉魚躍龍門的錯覺。不過庫珀自己也說了:“機會越來越多,但不是說我就躺在家跷着二郎腿等着劇本在某個周一的早晨送到我眼皮子底下。對我來說一切還是一樣,該試鏡試鏡。”後來《宿醉2》的全球票房達到了5.8億美元,《宿醉3》雖然劇本新意不足卻也在全球拿下了3.6億美元的票房,這個時候庫珀的片酬已經是8位數了。
早年的庫珀可以從近期收到的劇本了解到公衆、制作團隊對他形象的看法,但是他并不想就此被動地度過餘生。事業發展進入成熟期後,他開始向幕後發展,嘗試做制片人,掌握資源。《美國狙擊手》是他第一次兼任主演和制片人,導演是美國直男之光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庫珀為了這部電影增重40磅,全身肌肉;電影最終全球票房5.47億美元,成為史上票房第三高的r級電影,重新整理了庫珀自己的《宿醉》紀錄;接着又在頒獎季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男主、最佳影片等多項提名。這次成功讓觀衆對庫珀的表現力更加深信不疑,也讓好萊塢願意與他分享更多的資源與權力。
他在年近不惑之時成為好萊塢标志性面孔之一。2011年他的父親因肺癌去世,他開始資助抗癌組織,利用自己的知名度為抗癌家庭提供盡可能多的幫助。
5 他“愛”她,共享同種脆弱
父子關系也成了《一個明星的誕生》中重點讨論的話題之一,庫珀的職業生涯擡到了另一個高度,因為他開始做導演了。“我一直都知道我想做導演,一直都知道。是以問題在于如何克服實作這個野心的恐懼。我曾對自己說,如果40歲了還不拍點東西出來,那算我丢人。當我意識到自己越來越老,兌現自我承諾的緊迫感愈盛……人們可能不了解,這個劇本都已經是第四次翻拍了,何必呢?”
不過他還是堅定地走了下去,憑借着他和女主角lady gaga在文藝界的知名度,這部電影在各大國際電影節上都引發了熱議。
頒獎季期間,庫珀每一次出現,身邊都有“她們”的陪伴——共享同一種脆弱的《一個明星的誕生》女主角lady gaga(上圖),以及與他育有一女的模特女友伊莉娜·莎伊克(下圖)。圖/視覺中國
庫珀的導演處女作還有許多技術層面的不成熟之處,但這并不影響人們對這部電影的熱情,以及對庫珀的愛,金球獎一次性給了他最佳男主和最佳導演兩項提名,他也同樣入圍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提名;這部電影裡還有永遠的話題人物lady gaga,她萬分感謝庫珀對她的信任:“我一直都很想當演員。你知道在現場,100個人裡可能有99個都不相信你會表演,但隻需要1個人相信你就夠了。那個人就是庫珀。我們最開始試妝的時候,庫珀就非常堅定地要求我全素顔,對我來說那是一種過于脆弱的狀态,但是感謝他的堅持,讓觀衆們了解了另一個我。”
每次采訪的時候,lady gaga都要重複這段百分之一的話,庫珀總是深情地望着她,用微笑給她最大的支援:“我深深地愛着她,因為我們共享着同一種脆弱。”基于這種共鳴,兩位不同領域的a咖都沒要求太多片酬,這部電影的成本僅3600萬,而票房卻一路飛奔到3.7億,兩人共寫的原聲帶更是名利雙收。
酗酒者
曾用頭撞牆證明自己強壯
在好萊塢打拼,事業往往不會順風順水,畢竟這是全世界商業電影的心髒,妥妥的人才密集型産業,多的是一邊試鏡一邊在咖啡館打工糊口,深夜下班還要回群租房蝸居的俊男美女。2000年前後,庫珀初來乍到,沒有背景也沒有人脈,一路走來遍地荊棘。好容易在《雙面女間諜》裡占了個常駐角色的位置,沒想到第二季劇本出爐後,他的角色就淪為了無足輕重的醬油。心灰意冷的庫珀,2004年開始縱容自己沉迷酒精。
“我曾經在一個派對上拿腦袋朝水泥牆上撞,以顯擺自己多厲害多強壯,我站起身,血順着我臉的輪廓流下來,然後我繼續往牆上撞……那晚我是在醫院度過的,冰袋敷着等醫生來把我的腦袋縫起來。前段時間的混賬日子在我眼前如走馬燈般跑過,我太過在意别人對我的看法,遇到了什麼人,如何熬過今天。我覺得自己就是個局外人,我的人生隻存在于自己的想象中。在那間醫院裡,我突然醒悟了,我意識到這樣會徹底辜負自己的潛能,把我給吓得猛一激靈。我就想着這樣不行,我會毀了自己,我正在摧毀自己。”
布萊德利·庫珀沒有死在那場派對上,他在29歲時清醒過來。有過這樣命懸一線的經曆,後面什麼電影不賣座——《賽琳娜》集齊了布萊德利·庫珀和詹妮弗·勞倫斯這對當下最昂貴的銀幕搭檔,最後全球票房500萬出頭,虧得十分難看;口碑不理想——《宿醉3》敗光觀衆好感再無續作,都是小事。
大甜心
不要被角色“蒙蔽”
演員這個職業有極大的不确定性,你的樣貌可以調整,你的身材可以控制,你的聲音可以僞裝,但這一切可能性都建立在制片人和導演團隊對你的信任上,這份信任往往是演員職業生涯最大的“不确定”。你不知道試鏡的競争對手是誰,有時候你甚至不知道你試鏡的内容到底是什麼;你不知道選角導演是否認為你适合這個角色,有時候你甚至不知道選角導演有沒有在認真考慮你;你不知道因為某個角色出名了之後好萊塢還會不會提供其他類型的機會給你,有時候你甚至不知道你看上去很适合的某類角色将來還受不受市場歡迎……
布萊德利·庫珀是這麼一步一步走過來的,當中辛酸苦辣他都懂。早年在《雙面女間諜》裡演了一個好人,後來很長時間裡都沒人考慮讓他演“不是好人的角色”,覺得他不像。直到《婚禮傲客》的導演大衛·道金見了他,這位導演從未看過《雙面女間諜》,也就無從“刻闆印象”,最終給了他一個小小的配角。道金導演不知道,這個角色改變了庫珀的職業生涯。他增重30磅,整個體型都變了,更重要的是,他演了個混蛋,徹頭徹尾的混蛋。有趣的是,這部電影大賣,之後再有人遇到庫珀,都當他就像那個角色,當他們發現這個人并不如電影裡壯實,而且本人還是個大甜心,一點也不混蛋的時候,他們感到十分的詫異。
tips:庫珀的人生岔路——
籃球運動員
10歲那年,庫珀發現自己腳特别大,預感未來身高能突破1.9m,去做真正的籃球運動員,後來身高止步于1.85m,他就放棄了這個夢想。
廚師
電影《燃情主廚》劇照
他超能吃,也超喜歡烹饪,幼稚園時就喜歡給小夥伴們搗鼓各種食物,變魔術般地将冰箱裡的食材變成美味佳肴,長大後沒能把自己吃成專業的廚師,但演過好幾次大廚。
軍人
電影《美國狙擊手》劇照
年幼無知的時候,庫珀曾經幻想自己去參軍,然後到日本做忍者。參軍這件事伊斯特伍德大導演已經幫他實作了,做忍者隻能靠他自己了。
新京報編輯 吳冬妮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