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一天24小時,除去上班上學的時間,有一半以上的時間,是在自己住房中度過的。
是以,不管是租房還是住自己家,都需要用心收拾一下,整理成自己喜歡的樣子。這樣一天,有一半以上的時間是幸福的。
風靡一時的暢銷書《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在書中分享了許多教我們打造出自己“理想家”的方法。
本書由日本整理家近藤麻裡惠所著,她從國中開始研讀整理類書籍,18歲開始擔任整理顧問,自創“麻裡惠整理魔法”,實戰經驗豐富,出版的整理類書籍,銷量已突破了850萬冊。
她的整理方法,實操性很強,隻要簡簡單單4個步驟,就能打造出自己想要的家。

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對自己喜歡的住房風格都不同,有人喜歡小清新的,有人喜歡粉色系的,有人喜歡簡單的.......
所有,作者建議,在開始整理前,應該先确定自己喜歡什麼風格,或者說:自己理想的生活是什麼樣,想住在什麼樣的房子裡?
了解自己喜歡的風格後,整理起來就有方向了。
像我特别喜歡日劇《空無一物》女主的家,空曠又自由。是以,我整理自己的房間,多向女主的家靠攏就行了。
如果不确定自己喜歡的風格,想不到自己理想的生活是什麼樣。可以去網上都找找家居照片,這樣慢慢就能知道自己喜歡的風格了。
很多人接觸極簡斷舍離之後,開始大量的扔東西,但是扔扔扔之後,接着又買買買,不能真正做到斷舍離。
主要原因是沒想清楚,自己為什麼要斷舍離。
近藤麻裡惠建議大家,不要一找到自己理想的住房,就開始整理,而是在扔東西前,而應該多問自己幾個為什麼?
為什麼居住在東西少而又整潔的房間裡?
因為這樣的環境,可以讓我們靜心減壓,減少找東西的時間,打掃的時間,提高我們的效率。而囤物會給我們帶來的是壓力。
為什麼地上要越空越好?
減少障礙物,看起來更空曠,減少壓迫感。
這樣想清楚了,再動手扔東西,就不至于扔完後,回到原來的狀态。
想清楚自己“理想的家”,就可以開始整理了。
我們平時在收拾的時候,都是按照場所開始的。作者強調大家一定要物品的類别整理,并且要一次性搞定。
不然今天收拾一點,明天收拾一點,會一直收拾不完。
另外整理東西的順序也特别重要,比如先從紀念品開始整理的話,永遠不能完成整理。
是以,作者在書中,給出了适合我們的類别整理順序。
step1:先從衣物開始整理
衣物包括衣服、鞋子包包等。
把家裡所有的衣物都放在一起,一件一件雙手觸摸,将自己喜歡的心動的留下,不心動的丢掉,并感謝它們的陪伴。
在這個過程中,肯定會很掙紮,但想想自己馬上就可以過上“理想的生活”,是以勇敢丢棄自己不需要,不喜歡的東西吧!
step2:書籍整理
囤書應該是大多數人的習慣,覺得無論如何,書都不能丢。
我之前也很喜歡囤書,買來的書一本都舍不得丢,每次搬家都要累得半死。
看了這本書後,明白了書本來是用來提取知識的,不是用來收藏的。如果一本書看完了,确定自己不會看第二遍,放在房子反倒占地方,不如送給合适的有緣人,發揮它最大的價值。
有了這種意識後,買來的書反倒會及時去看,認真吸取書中的精華,閱讀效果比之前更好了。
是以,大家在處理書籍的時候,不用為難,留下自己需要的心動的,不需要不再心動的處理掉吧。
step3:檔案小物件整理
整理方法跟前面一樣,将所有的同類物品都放到一起。
雙手觸摸,留下心動的,需要的,不心動的丢掉。
step4:禮物紀念品
紀念品是我們最難舍棄的,因為它承載着特殊感情和意義。
生活是向前看的,整理紀念品算是開啟新生活,舍棄不再心動的紀念品舍棄,是為了跟過去好好告别,更好的生活。
送你紀念品的朋友肯定也是因為喜歡你,希望你過得更好。如果扔東西,可以幫我們過得更好,那麼就不用有心裡負擔,勇敢的扔就是了。
不需要的都丢完後,就要給物品設定固定擺放位置了。剛開始會變扭,但是慢慢習慣就很友善了。
放東西沒有固定位置,早上着急出門卻找不到鑰匙,多着急?如果給鑰匙安排了一個固定的位置,每天早上出門直接拿鑰匙走就好,多友善?
而且物品放置在固定位置,打掃衛生時,也省事多了,還可以長時間保持整潔。
一回到家,家裡是清爽安靜的,物品是令自己心動的。在簡單幹淨的廚房裡,用上自己心愛的餐具,給自己做一頓健康的晚餐;坐在大大書桌前,點上小香薰,泡上一壺花菜,悠哉悠哉看書、追劇.......
度過怦然心動、光輝閃亮的每一天。
-end-
❤作者:吳美麗vase,目标管理講師,堅持早睡早起的自由寫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