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Linux 常用指令

Linux 常用指令

1. 删除指令

格式:rm [選項] [參數]

[選項]
-i 删除檔案之前先詢問
-r 遞歸删除指定目錄下的所有檔案和子目錄
-f 強制删除,不再詢問
-d 删除目錄并把目錄的硬連結數删成0
-v 顯示詳細過程

[參數]
檔案:指定被删除的檔案清單,用空格隔開,若含有目錄則需加上 -r 或 -R 選項
           

2. 複制指令

格式:cp [選項] [位置]源檔案名 [位置]新檔案名

[選項]
-r 複制目錄(同時連目錄下的檔案也一起複制了)
-p 連帶檔案屬性一起複制
-d 若源檔案是連結,則複制連結屬性
-a 相當于 cp -pdr 也就是說以上三個功能都選,一般直接用 cp -a

[例子]
[root@localhost ]# cp /root/install.log /tmp/install.log-1
           

3. 剪切指令

格式:mv [選項] [位置]源檔案名 [位置]新檔案名

[選項]
與 cp 指令用法一樣,但不加 -r

[例子]
mv /root/install.log /tmp/install.log
           

4. 壓縮指令

4.1 tar.gz

格式:tar [選項] 壓縮包名.tar.gz 源檔案

[選項]
-z 打包壓縮成 tar.gz 格式
-c 壓縮
-v 顯示過程
-f 指定壓縮後的檔案名
-x 解壓縮
-C 指定解壓縮目錄(必須要放在檔案名之後)
           

是以對于

tar.gz

格式,壓縮指令

tar -zcvf /tmp/abc.tar.gz /root/tmp/abc

解壓指令

tar -zxvf /tmp/abc.tar.gz -C /root/tmp

4.2 tar.bz2

tar.gz

的用法一緻,

-z

是打包壓縮成

tar.gz

-j

tar.bz2

格式:tar [選項] 壓縮包名.tar.gz 源檔案

[選項]
-j 打包壓縮成 tar.bz2 格式
-c 壓縮
-v 顯示過程
-f 指定壓縮後的檔案名
-x 解壓縮
-C 指定解壓縮目錄(必須要放在檔案名之後)
           

tar.bz2

tar -jcvf /tmp/abc.tat.gz /root/tmp/abc

tar -jxvf /tmp/abc.tar.bz2 -C /root/tmp

5. 文本資料處理指令

awk

是一種程式設計語言,用于在 Linux/Unix 下對文本和資料進行處理。它支援使用者自定義函數和動态正規表達式等先進功能,是一個強大的程式設計工具,也可在指令行終端直接使用,但更多作為腳本使用。

awk

中有很多内建的功能,如數組和函數等,與 C 語言相比 awk 更靈活。

指令格式和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