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專訪 | 李寶章:要給城市景觀一個更長遠的時間尺度

我們要朝着“ 美好的公園,宜居的社群,完善的城市功能”這三個方向來談論我們城市公園的規劃與建設,非常可貴的是,這次邯鄲“永不落幕”的世博園公園的初衷就包含了以上考量。

從社群與城市功能來講,我們的城市居民需要在公園中有體育場地和兒童樂園這兩項内容。

我們還要采用生态優先的景觀政策,要堅持可持續發展、低能耗、高韌性,要給城市景觀一個更長遠的時間尺度。

城市品質的更新是把城市建設、和諧社會與經濟發展的需求以及地方文化,社群情感和人的在地體驗打通。同時,讓更多的社群團體、市場力量、民間組織與公益組織參與到城市建設的決策過程中來,共同建設“政通人和”的和諧社會與居民“安居樂業”的宜居城市。

——李寶章

專訪 | 李寶章:要給城市景觀一個更長遠的時間尺度

園林景觀設計是城市園林建設中一個重要的環節,随着經濟的發展與人們生活水準的提升,人們的審美需求也越來越高,對園林景觀品質的要求也在不斷地提升。在河北省第四屆(邯鄲)園博會國際學術交流會期間,奧雅設計董事長兼首席設計師李寶章先生接受了光明日報、中國風景園林網、世界建築、國際設計網等媒體的專訪,詳細内容如下。

問:本屆園博會以“山水邯鄲 綠色複興”為主題,選址也頗有深意,對此您是怎麼看的?

答:這屆園博會在舊工業廢墟上建造是很有意義的。我們一直認為“中國地大物博”,但是,我們在胡煥庸線以東的土地并沒有多少,我們還必須保護基本農田與自然系統等的土地需求,是以,我們國家的重要城市可做公園的地方本來就不多。是以我們怎麼最大化利用現有地方,在不占用其他土地的前提下增加我們的公園用地是現代城市的一個重要挑戰。按照國際慣例,把工業用地轉變成公園的這種做法,正是因應這一思想的具體做法。是以像邯鄲這樣的曆史文化與工業名城能夠對舊工業用地進行改造并将其作為園博會公園的建設場地,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專訪 | 李寶章:要給城市景觀一個更長遠的時間尺度

問:您剛才也提到邯鄲是個工業城市,那麼請問這樣的做法對于邯鄲這樣工業城市的轉型有哪些借鑒意義?

答:宜居優美的生活環境是城市的品牌形象更是城市競争力。近年來,各地政府用政策來吸引人前來,比如提供住房、提供工作機會等,但是真正的城市競争力是生活環境。比如說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大城市,房價高,工作壓力大,人口要向周圍城市疏散,人們會選擇去哪裡?環境好肯定是個重要選擇項,在中原,石家莊、鄭州、邯鄲、洛陽等城市都很有潛力。這個時候,美好的城市生活環境是吸引高端人才的重要因素。我們即将看到,下一步城市的發展是和人居環境的舒适打包在一起的。對“棕地”,也就是以前的工業用地,進行改造再利用展現了一個城市建設發展到了全新的階段,用生态的設計的原則将“棕地”改造成公園是國際上有重工業遺産的城市的新實踐。這次邯鄲園博會的選址意義很重要,直接影響到城市形象提升、居住環境的改善和城市競争力的提升。

專訪 | 李寶章:要給城市景觀一個更長遠的時間尺度

問:也就是說這種轉型對于邯鄲來說意義很重大,決定了它将來的命運,并且是個吸引人的舉措。

答:其實任何一個地方的發展必須要做好這件事,以前是“企業往哪裡去,人才往哪裡去,财富跟着往哪裡去”,現在是“人才往這裡來,企業與财富也跟着往這裡來”。是以,建設一個美好宜居的城市的環境可以說是一個保證不流失高端人才與企業的最好的舉措。邯鄲有近千萬人口,過去幾年來我們目睹了大量人口從洛陽、開封,也許邯鄲這樣的城市向鄭州、石家莊、西安等中心城市遷移。是以,把自己從城市建設好是向我的老家洛陽與邯鄲這樣的城市的當務之急。城市更新才能讓更多的年輕人留在這裡。同樣,我覺得城市之間要有這種健康的競争,我們在這種良性競争中才能讓我們把自己的城市建設的更好。

專訪 | 李寶章:要給城市景觀一個更長遠的時間尺度

問:本屆園博會圍繞“城市雙修、鄉村振興”的理念,使工業遺産綠色轉型,對此您認為工業遺産在城市轉型發展中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答:大型公園大多建設在城市邊緣,可以說是“城市雙修”的重要抓手。城市綠地的規劃建設會帶動周邊鄉村的發展。城市建設到了設計和規劃的層面,和産業打包在一起。一個公園可以啟動一個區域的發展。具體來看,如果園博會建在城市的某個方位,城市往那個方向發展的動力就更加充足,那個地方的鄉村就有機會轉變成非常好的城市。另外,我們的工作不隻是把環境做好,還要讓它帶來産業比如文化活動等内容的加持,給我們的公園增加反映社會需求的内容,比如說體育活動場地與兒童公園,這是中國所有的公園都要做的。近些年,成都提出了“公園城市”的理念,實際上是指城市公園與綠地系統同時是城市基礎設施的一部分,“讓公園更好地把城市社群聯系在一起,進而讓公園建設帶動周邊社群的發展與城市産業的更新”。

問:本次邯鄲園博會是河北省第四屆園林博覽會,您對園博會今後的創新發展有怎樣的見解?

答: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盡量做到“永續運作”。也就是說園博園建好之後就變成了城市公園的一部分,我覺得這個定位非常好。我希望我們把所有的園博會與世園會都按這個想法去規劃建設。除此之外,當然我們的園博會與世園會也都會有一些通病,比如:

第一,公園的規劃與建設周期太短,以後還需要不斷地改善與提升。

第二,我覺得所有的博會與世園會還要進一步減少展示功能,增加實用功能。

第三,要更好地讓公園與城市形成互動,我們需要一個美好公園,我們同時需要建設完善的社群與宜居的城市。從這個角度講,園博會中的建築量還應該進一步壓縮,要讓公園的景點更精彩,更持久耐用。

第四,我們還要考慮以後的營運。我們國家公共設施建設上永遠缺少兩個内容:體育設施與兒童公園。我們是不是可以思考今後在園博園裡加入類似的設施,讓它變得更加親民,為城市服務。我記得上海徐家彙有一個籃球場地,每天打籃球能持續到淩晨兩點。另外,我們為唐山世園會南湖公園設計建造的“中國唐山皮影主題樂園”就非常受大家的歡迎。

專訪 | 李寶章:要給城市景觀一個更長遠的時間尺度

中國唐山皮影主題樂園

專訪 | 李寶章:要給城市景觀一個更長遠的時間尺度

問:中國又開始新一輪的城鎮化,更強調生态和文化服務,請問您覺得目前景觀行業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呢?

答:中國的現代景觀才剛剛開始,現代景觀不以生态做基底是完全不可持續的。我們都在講地下水位的降低、海綿城市、可持續性發展等,但是現在大部分的景觀設計是不可持續的,比如說移植大樹古木與建造大草坪。希望從現在開始,我們要采用生态優先的景觀政策,要堅持可持續發展、低能耗、高韌性,要給景觀一個更長遠的尺度,而不是隻注重視覺體驗上的“景”與“觀”。要還給景觀本來的樣子,這需要一個更大的生态格局,以及一個更長遠的時間尺度。中國的城市空間,包括城市公園,還要強調“用”,也就是怎樣更好地為人所用,怎樣更好的為建設宜居社群發揮作用。景觀一定要回到它的生态和社會屬性,回到“實用與好用”,回到“務實與人本”,回到與世界語境的對話。

我認為中國現代的基于生态和社會文化的景觀剛剛開始。我們處在一個公園建設的轉折點上,從今往後的高品質的城市發展,應該回到現代社會的語境,并努力打通實用與情感、國際視野與文化傳承、産業發展與美好生活的關系。如果,我們能将中國風景園林的情感與詩意,以及中國人對自然的解釋與人本的關懷融入現代景觀的實踐中,我們的現代景觀也許将會更“合情合理”,更“貼心”與更“順眼”。

專訪 | 李寶章:要給城市景觀一個更長遠的時間尺度

問:目前“綠色廊道”和“濕地公園”等園林生态工程在各地都開始湧現,景觀行業也開始了園林施工服務和景觀設計的整合,您是如何看待這個趨勢和現象的呢?

答:我覺得這是個好的趨勢,本來城市公園的建設就應該有多種選擇。比如北京、上海等城市有很好的城市規劃與管理團隊,可以作為甲方請設計企業做規劃與設計,然後按招标程式讓建設企業來做施工。另外一些城市,本身可能沒有必要來建自己的管理機構,那麼可以有兩個選擇,一是交給一個工程企業,由他們來負責請設計公司接後續的規劃建設。二是交給一個設計企業,由他們帶領施工團隊把公園建設出來,這就是epc模式。epc,也就是以設計為主導的工程總承包模式,是一種用專業的設計管理來建設非标準項目的行之有效的工程設計建設模式。其實,奧雅設計已經成功地完成了唐山皮影主題樂園項目、成都華僑城黃龍溪項目以及很多文化旅遊類型的項目。奧雅在最近的epc項目中,還希望負責這些文旅項目的後期營運,因為,我們認識到隻有照顧到了後續營運的設計與營造才是務實的與可持續的做法。回到開始,我認為一個成熟的設計與建造市場應該給甲方提供更多的選擇。

專訪 | 李寶章:要給城市景觀一個更長遠的時間尺度

成都華僑城黃龍溪農業創意産業博覽園

專訪 | 李寶章:要給城市景觀一個更長遠的時間尺度

問:您曾說過“社會與人文關懷”是景觀設計師工作的本質,希望讓普通群眾都能在他們生活的城市中回歸大自然和社會空間。您能談談邯鄲園博會“生态、生産、生活”的空間營造為當地百姓帶來哪些影響嗎?

答:這次邯鄲園博會場地是由工業用地改造成的公園,細節和前後期規劃我不太了解。但是,我認為一個公園或景觀規劃設計要有長遠性,比如說園博會過後場地是作何打算?是不是應該有兒童樂園的功能,是不是應該加入體育設施,是不是邀請文化與教育機構參與使用的規劃,是不是有一個活動組織部門繼續為公園提供活動策劃與組織,怎樣才能把現有的景點更充分地利用起來?

比如深圳的香蜜公園,就有個公園愛好者協會,這個公益組織作為市民和政府管理部門的橋梁,來探讨公園後續利用問題,比如那些場館可以臨時租賃出去,公園中的婚禮堂與藝術館怎麼用?我覺得中國的城市的許多公共設施,包括圖書館、公園、藝術館、博物館并不是不多,也并不是建的不好,而是,都有更大的潛力讓人用好,為城市的文化生活發揮更大的作用。說回到我的老家洛陽,當我們為“隋唐洛陽九洲池”做景觀提升設計時,項目的甲方洛陽曆史文化保護利用發展集團明确地提出這個園林是“洛陽晚八點”旅遊策劃的一部分。

專訪 | 李寶章:要給城市景觀一個更長遠的時間尺度

這次園博會提出了“生态、共享、創新、精彩”理念,隻要把生态、共享、創新執行好,就會帶來精彩。景觀是全社會的事,有一句話叫 “landscape is everything”也就是“景觀是所有東西的總和”,我覺得特别好。其實應該反過來“everything is landscape”也就是“所有的東西都是景觀”,再升華一下就是“landscape is for everybody”也就是“景觀是為每個人服務的”,然後“everybody is for landscape”也就是“每個人都要為更好的城市景觀負責”。是以,我們要通過好的環境建設帶動公德心的提升,反過來再促進環境的進一步改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