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張家界8月22日訊(通訊員 廖新珍)七、八月正值張家界的旅遊旺季,卻由于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這座像“驕陽”般熱烈的旅遊城市被按下了暫停鍵。在疫情防控處于應急狀态的20多天以來,這座城市似乎安靜了下來,但是無論在哪個角落,仍然有無數的張家界兒女不畏艱難地奔赴在疫情防控的各個戰線,逆行出征、抗擊疫情。
疫情就是戰場,在關鍵時期,張家界測繪人更是“疫”不容辭,聞令而動。面對疫情的來勢洶洶,有這麼一群人迎難而上,主動請纓、奔赴抗疫前線,他們義無反顧地“逆行”,是最勇敢的堅守,是最溫暖的守護;他們的堅守和付出,築起了一道守護人民健康的防護線。他們逆行的身影讓人感動和心疼。
△他們,是市測繪院支委會成員。8月10日,市測繪院支部召開支部委員會視訊會議,研究該院派人參加包保後坪辦事處前坪社群工作,積極幫助該社群進行疫情防控的同時并根據社群實際困難,提出解決社群居民農産品滞銷辦法,同時号召支部黨員積極捐款,讓黨旗在一線高高飄揚,切實為基層解決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他,是市測繪院黨支部書記、院長王杲。他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着屬于他的使命和責任,在確定一線同志們自身安全的同時,他也指揮和協調全院符合條件的人員積極地參與到疫情防控當中。圖為8月10日,他帶領前坪社群包保工作先鋒隊深入到前坪社群對接滞銷農産品問題。
△他,是市測繪院副院長帥開德,共産黨員。在這次抗疫中,他當過搬運工、宣傳員……圖為8月17日,他帶領黨員舒浩、王乾給前坪社群居民宣傳防疫知識,并向特困供養人員、五保戶、殘障人士送防疫物資和生活用品。
△他,是市測繪院副院長胡愛華,共産黨員。自7月底遭受疫情襲擊以來,他第一時間到小區報到,加入了小區疫情防控志願服務隊,從8月7日起開始在前坪社群參加包保工作。圖為他對進出人員進行測體溫、檢視健康碼和登記資訊。
△他,是市測繪院副院長黎虎。自此次抗疫第一次開始征集志願者開始,他沖鋒在前,任勞任怨,先後參加過中興大廈小區核酸檢測人員資訊登記、天門一号小區志願服務等抗疫工作。8月7日,他又率先請戰、參加了碧桂園隔離點志願服務隊。在隔離點的他是整個隔離區的後勤總管,每天早上5點,他就開始在門廳收集從各外點送來的餐飯,然後馬不停蹄地派發到各個區。為更好地服務隔離人員,他貼心、細心地對有糖尿病、兒童等特殊人群的訴求進行詳細的登記。
△他,是市測繪綜合辦公室主任陳亮。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他挺身而出,不僅協調着全院的各項工作,而且在欣業苑小區疫情防控志願服務一線忙碌,甚至也在包保前坪社群奔波。
△他,是市測繪院質檢室主任楊昌潔,共産黨員。8月7日,他主動請纓加入了市自然資源系統第一批隔離組工作隊,在碧桂園隔離酒店當上了“搬運工”。
△他,是不動産院院長劉湘益,共産黨員。他原是測繪院工作中最認真、最熱心的一個。全民戰役打響後,看到同僚們在隔離點“疫”線那麼累,他多想前去分擔,但被困在“高風險區”,無法如願,隻能就地參加志願者服務。
△他,是航測工程院副院長陳興泉,入黨申請人。一開始因健康“黃碼”困擾,他隻能居家隔離。8月7日健康碼黃轉綠後,他第一時間報名參加了前坪社群包保工作;因隔離點工作需要,他便請戰帶領航測工程院的歐陽雄、宋智鴻一同奔赴“紅區”碧桂園隔離點增援。
△他,是去年市測繪院引進人才朱錦帥,入黨積極分子,河南鄭州人,七月份他們老家剛剛發生了工廠爆炸和洪水災難,原本想請假回老家看看,可一場突發疫情,阻斷了他歸家的路,還沒來得及好好安慰家人,就奔赴到抗疫一線,在碧桂園隔離組轉運各類物資,變成了專業的愛心搬運工。
△他們,是市測繪院不動産院外業測繪技術骨幹吳鴻、張誼,他們第一批報名進入了碧桂園隔離組,并攜手進入了隔離區工作為隔離人員近距離服務,每一次送餐都需要2-3個小時,汗水浸濕了衣裳和手套,雙手也被泡得發白發皺。
他們從不叫苦喊累……一聽說又要征集隔離點内業志願者,他們說得最多就是“一定要多帶點換洗衣服”。全副武裝的他們一邊克服着感染的“高風險”恐懼,一邊用堅定樂觀的心态鼓勵着大家:“向陽而生,未來可期!我們一定能打赢這場戰役,加油!”
△市測繪院将采買的社群居民的蔬菜瓜果600多份送到水榭花都、維港十字街、鼎泰頤景園、城市花園等小區和碧桂園隔離組。
在這場突如其來的戰“疫”面前,張家界市測繪院這樣的“戰疫者”比比皆是。截至目前,市測繪院共61人到社群小區當起了志願者,16人參與後坪街道前坪社群包保社群工作,10人行走在“紅區”,為集中隔離人員提供服務……無論是在哪個角落,這群人共同用自己的行動肩負起着“最美測繪人”的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