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啥中國人稱緬甸為“緬甸”,而緬甸人卻稱呼中國為“德佑”呢?

緬甸作為我國的西南鄰國,一直與我國有着密切的來往,而且最近兩年,中國去緬甸旅遊的人越來越多,進而從一定程度帶動了緬甸的旅遊業發展,但是去過緬甸的朋友也許知道,到了緬甸他們叫中國人叫做“德佑”,而和我們不一樣,我們叫來自外國的遊客,一般直接稱呼外國人,而緬甸人稱呼中國為“德佑”,為什麼要這樣稱呼呢?

為啥中國人稱緬甸為“緬甸”,而緬甸人卻稱呼中國為“德佑”呢?

首先,要弄清這個問題,我們先要了解一下緬甸的曆史,曆史上緬甸一直作為中國鄰國,兩國人民來往密切,而且緬甸的曆史同樣悠久,可以追溯到4800年以前,在當時緬甸的伊洛瓦底江就開始有人定居,經過幾千年的發展,作為鄰國的華夏民族對緬甸的稱呼,在曆史上經過多次的變化。

為啥中國人稱緬甸為“緬甸”,而緬甸人卻稱呼中國為“德佑”呢?

起初,中國人稱呼緬甸為骠國,這個稱呼來自于公元前200年,那時候伊諾瓦底江流域,一個民族迅速崛起,并且這個民族迅速的控制了中國與印度之間的商道,進而在這條到路上經常阻礙中國與印度的商業往來,而這時候的中國人稱呼這個民族為“骠人”,把這個民族建立的國家,叫做骠國,至于叫“骠人”出于何意?曆史已無從考證。

為啥中國人稱緬甸為“緬甸”,而緬甸人卻稱呼中國為“德佑”呢?

随着曆史的發展,到了漢武帝時期,在緬甸又崛起一個國家,中國人稱這個國家為“撣國”,撣國南部緊挨着骠國,而北邊又比鄰漢朝,撣國非常害怕受到兩個國家共同夾擊,于是選擇與漢朝交好,期間,撣國多次派使者出使漢朝,漢朝予以回禮,單是史書記載的往來就高達十幾次,可想而知,從漢朝這個時期,中國與緬甸的外交往來極為頻繁。

為啥中國人稱緬甸為“緬甸”,而緬甸人卻稱呼中國為“德佑”呢?

到了後面公元849年,緬甸地區又建立了一個王國,這個國家我們稱作蒲甘王國,根據史料記載,蒲甘王國的開國皇帝披因比亞,而且這個國家共經曆了15代帝王。當時,這個國家遠近聞名,之是以很出名,是因為這裡是佛教的聖地,而且還有很多巴利文經典,以及大批僧俗,工匠更是高達幾萬人。在當時有一位叫做阿羅漢的人來到蒲甘王國,此人的佛法造詣極高,非常受國王的愛戴,還拜他為國師,他在這裡宣傳宗教,改革宗教,這才使得佛教在蒲甘王國得到更深層次的發展。除此之外,蒲甘王國有很多工匠,他們非常注重使用工匠,這些工匠改名了很多器具和手工業,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蒲甘王國由此迅速強大起來,一舉滅掉骠國以及其他林立小國,實作了緬甸的第一次統一。

為啥中國人稱緬甸為“緬甸”,而緬甸人卻稱呼中國為“德佑”呢?

今天,我們稱緬甸為“緬甸”,這個稱呼源于蒲甘王國,但是是在中國北宋時期稱呼為緬甸,因為當時蒲甘王國使臣跟随大理國使臣拜見北宋皇帝,當時蒲甘王國的都城與北宋王朝的都城相距甚遠,兩國使者來往要翻山越嶺,途中路途艱險,山川瑤阻,是以才以“緬”字稱呼,因為“緬”的意義就有遙遠邊陲的意思。再有就是,緬甸這個國家處于山谷之内,中間有一塊很大的草坪,緬甸人在這裡生活,古人為了更準确的表達,并且突出當地的特點,就用了“甸”字來表示,于是就成了今天我們所稱呼的“緬甸”。

為啥中國人稱緬甸為“緬甸”,而緬甸人卻稱呼中國為“德佑”呢?

說完了我們稱呼緬甸人,我們來說說緬甸人稱呼我們為“德佑”的事情,因為緬甸人第一次見到中國人,覺得中國人和他們在長相上沒什麼差別,就用了“德佑”二字來稱呼中國人,“德佑”在緬甸人的語言中,表示“相同的事物”,是以這種稱呼一直流傳到現在。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