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反複發作3年的 慢性荨麻疹 竟然與幽門螺旋杆菌感染有關

30多歲的王先生,近3年來一直被周身反複發作的紅斑、風團困擾,尤其是一到晚上就發作,因為劇烈瘙癢而幾乎整晚搔抓個不停,嚴重影響了睡眠,對工作也造成了不好的影響。王先生四處求醫,均被皮膚科醫生診斷為“慢性荨麻疹”,被告知是一種過敏性疾病,然而檢查過幾次過敏源,并沒有發現明确的過敏食物和接觸物,每次醫生給予的都是各種抗過敏藥,吃藥時症狀可減輕,一停藥則仍然又反複發作。

反複發作3年的 慢性荨麻疹 竟然與幽門螺旋杆菌感染有關

王先生經人介紹來到了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皮膚科就診,接診醫生詳細了解病情後,建議他做個“碳14吹氣試驗”檢查,結果幽門螺旋杆菌(hp)檢測提示陽性。經過兩周的抗hp治療和1個月的中藥調理,王先生的慢性荨麻疹終于不再發作,追蹤三個月仍未再發作。原來,王先生發作多年的紅斑瘙癢,竟然是幽門螺旋杆菌在作怪!

幽門螺旋杆菌(hp)是目前所知能夠在人體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種類,hp感染被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列為一類緻癌物,一般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癌、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等疾病。其實,王先生平時并沒有胃部的不适,醫生為什麼要他去做這個檢查呢?這得從慢性荨麻疹談起。

荨麻疹是由于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和通透性增加而出現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臨床表現為速起速消、反複發作的紅斑和風團,伴有程度不一的瘙癢。一般分為急性荨麻疹和慢性荨麻疹。皮損反複發作超過了6周的,稱為慢性荨麻疹。急性荨麻疹常有全身症狀,慢性荨麻疹除瘙癢外全身症狀一般較輕,皮損時多時少,反複發作,常達數月或數年之久,經久不愈,嚴重影響患者生活品質。

引起荨麻疹的病因比較複雜,可能原因有藥物、食物和食品添加劑、吸入物、各種感染、精神因素、實體因素、内髒和全身性疾病等。食物和藥物常常是引起急性荨麻疹的原因,而慢性荨麻疹與食物、藥物多無直接相關性。

臨床上我們發現,慢性荨麻疹多與以下因素有關:

精神因素:如緊張、焦慮、抑郁、失眠等,均可誘發或加重荨麻疹。

實體因素:有的遇熱則發作,如運動或洗熱水澡時易發作,有的則是下冷水吹冷風則發作。

内髒和全身性疾病:如紅斑狼瘡、白塞病、類風濕關節炎、胃炎、肝炎、甲亢、糖尿病、淋巴瘤等均可稱為荨麻疹尤其是慢性荨麻疹的病因。

各種感染:如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等引起的慢性感染。

近幾年來,已有報道部分慢性荨麻疹與幽門螺杆菌感染有關,如幽門螺杆菌感染者患有荨麻疹發病率有上升趨勢。多數慢性荨麻疹患者因為沒有明顯胃部不适,是以易被忽視完善幽門螺杆菌相關檢查的重要性,使正常治療影響療效。王先生便是屬于此種情況。

幽門螺杆菌生存于人體胃幽門部位,是最常見的細菌病原體之一。世界有多半人口甚至90%的人感染過幽門螺杆菌,這種細菌感染可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癌,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等胃内疾病。但幽門螺杆菌導緻的胃外疾病,你知道嗎?

幽門螺杆菌感染可引起缺鐵性貧血、特發性血小闆減少性紫癜、過敏性紫癜、巨幼細胞性貧血、冠心病、慢性荨麻疹、口腔疾病等多種胃外疾病。且有研究報道慢性頑固性荨麻疹患者有幽門螺杆菌感染者,經抗hp治療後多數患者不再發生荨麻疹。其他hp相關疾病經規律抗hp治療後病情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是以,對于慢性荨麻疹患者來說,應積極尋找病因或可能的誘發因素,去除這些因素方可治愈。對接診的醫生來說,也需要耐心詢問病史,配合相關檢查,逐一分析可能有關的内在和外在病因。對于幾乎找不到病因的患者,多了解患者的精神狀況和身體情況,通過治療前期西藥控制和全程進行中醫辯證及中藥調養,大部分慢性荨麻疹還是可以逐漸治愈的。

作者: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 皮膚科何大偉、消化内科胡錦洋

[責編:淩權]

[來源:新湖南用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