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社會已經不是以前的樣子了,科技的飛速發展與網際網路極大地友善了很多人的日常生活,也連接配接了很多地方。特别是在農村地區,很多地方早已擺脫貧困到小康,人們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很多村裡的農民也來到城市打工賺錢,家庭生活也在慢慢改善。
然而,雖然生活品質有所提高,但有些習慣、飲食習慣并沒有改變。很多朋友,尤其是那些住在南方農村的朋友,都喜歡吃竹筍,真是一種美味的食物。而且除了竹筍,竹子的使用也非常多,之前很多地方的村民手很聰明,竹子被他們做成了很多實用的物品:竹筏、竹籃、竹筷、自己磨竹筷子,對于很多農村朋友來說,竹子的價值太大了。雖然在大多數人眼中竹子是國寶大熊貓",但很多人不知道,過去有一個"災難"竹蟲讓很多農民頭疼,但現在它非常昂貴,究竟我們到底要看什麼。

這種蟲子叫"竹象",在不同的地方也有很多别名,很多地方叫它"竹筍蟲""像鼻蟲"等等,它的形狀很有意思,頭長角,有點像獨角仙女,但角比獨角仙女小得多,但像大象的鼻子, 人們稱它為鼻蟲。它的體色與獨角仙女不同,略帶棕金色,翅膀上有黑色的圖案,不大。
别看它很小,但竹筍和竹筍是頭号天敵,因為它生活在竹林中,靠吃竹筍和竹子為生害蟲。
一般的竹象會在竹筍上或在其根部産卵,這樣幼蟲就會在竹筍裡面出生,通過吃竹筍汁慢慢長出來,然後變成蜻蜓,最後爆發成竹筍,芽蟲繼續吃芽慢慢長成竹象成蟲, 這一次基本上一個竹筍也會死。而竹象角并不适合好看,那其實就是它的嘴巴,這麼長的嘴巴就很容易刺入竹筍裡面吸食筍汁,或者直接吃竹子,是以基本上一根竹筍或竹子撞到竹象身上,那麼死是遲早的,是以過去的農民朋友都很讨厭這些昆蟲, 看到立即被踐踏緻死。
但是,盡管竹象對竹子有害,但它們是農村兒童的玩具。當時,農村兒童玩具很少,經常抓到一些竹象,用繩子綁在腳上讓它們飛起來,像風筝一樣,非常有趣。而在夏天,有的農村孩子會折斷竹象的前腳,用細竹拭子插入截肢,然後一抖開始飛起來,飛起來會吹出涼風,孩子們也把它當成扇子,還有很多農村中年人的回憶。
但與以前不同的是,這種曾經被村民踐踏緻死的害蟲,已經成為一種罕見的遊戲,甚至很多農民的朋友也專門飼養竹象。因為無論是竹象幼蟲還是成年昆蟲都是野生可食用的昆蟲,體内富含維生素和蛋白質,無論是烤炸都非常美味,很多人也喜歡吃。而竹象也是治療風濕麻痹症的中藥。現在竹象野生較少,多為養殖,是以價格也很高,幾十到幾百元一斤(僅供參考)不等。
不知道你的朋友小時候是不是玩過或吃過竹象?味道如何?歡迎您來多評論,喜歡請大家關注吧,每天更新大家不一樣的農村新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