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不是藥神》點映起,電影的口碑和票房就呈直線上升的趨勢,久久居高不下。
除了影片本身的現實意義,一衆主創的演技更是讓人眼前一亮。
徐峥在接受采訪時曾說:
“我們讓大家看到真正的演員,應該是什麼樣子的,賦予了角色以生命和魅力。”

王傳君、譚卓、章宇、王佳佳、王硯輝,哪個不是拼盡全力塑造角色的好演員。
當然,還有我們可愛的劉牧師,一個整天以“願神保佑你”作為口頭禅的老頭,充滿大愛,即使病魔纏身,依然心系天下。
劉牧師幾乎承包了全片所有的笑點,但看完電影我們知道,他是電影裡“希望”的化身。
沒有藥的時候,他帶領無助的病友忠于信仰,尋求心靈的庇護。
有藥了,他不惜違背信仰,做些“主”不允許的事情,成為能真正救病友的人。
戲裡,他是虔誠慈悲的劉牧師,說着蹩腳的英語,救人于水火。
戲外,他是熱愛表演的老藝術家,入行多年,演過無數角色。
他,就是百變配角——楊新鳴。
或許,提到這個名字,大家感到很陌生,但他演過的戲應該都看過。
換句話說,楊新鳴老師是個名副其實的老戲骨。
《大秦帝國之縱橫》裡莊子的好朋友惠施。
《戰長沙》裡看似懦弱,實則有氣節的知識分子胡長甯。
《少帥》中披頭散發、兇神惡煞的馮德麟。
《北平無戰事》裡的五人調查小組裡的馬臨深。
還有《鬼吹燈之精絕古城》中跟随考古隊探險,最後瘋了的陳教授。
這一個個截然不同,帶有鮮明角色特征的人物,全都是他一人演的。
雖然已經不是新人,但無論遇到什麼角色,楊新鳴總是有備而來。
可以說,年過六十的他,在表演藝術上,早就變成了“老油條”。
誰又能想到,25年前的他和陳佩斯、朱時茂、郭達、蔡明是一個時代的獨幕喜劇演員。
1993年,楊新鳴就登上了無數文藝工作者向往的央視春晚舞台,和喜劇表演藝術家嚴順開老師一起表演了獨幕喜劇《張三其人》。
當時,一臉絡腮胡是楊新鳴在獨幕喜劇舞台上的标志性造型,獨幕喜劇中,他還穿着一件花毛衣,這在當年算是非常新潮的打扮了。
到了1996年,楊新鳴又和老藝術家李丁等人一起,再次登上央視春晚,表演了獨幕喜劇《一個錢包》。
在上世紀90年代,獨幕喜劇非常火爆,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一種娛樂節目。
在那之後,楊新鳴還和郭達、蔡明搭檔,出演了大量具有當年時代烙印的喜劇獨幕喜劇,《婚姻變奏曲》《餐廳轶事》《誰跟誰啊》《到此一遊》《照相》等等。
然而,凡事總有意外,對大多數人來說,春晚是一夜爆紅的利器,對這位青年演員,卻并非如此。
影視圈,有的人少年成名,有的人則大器晚成,無論是哪一種,都必須相信一句話:
做演員的,隻要演得好,觀衆早晚會“盯”上你。
這一次,楊新鳴老師在《我不是藥神》裡演的劉牧師,之是以讓觀衆信服,跟他背後所做的努力分不開。
專門去教堂做了很多次采訪,探訪病人,體驗生活。
最讓人吃驚的是,六十多歲的人了,從一句英語不會說,到每一句英語台詞滾瓜爛熟,實在讓人刮目相看。
其實,這個牧師的角色是監制甯浩推薦給導演文牧野的,能得到甯浩的欽點,足以說明他的本事。
九年前,甯浩拍轉型之作《無人區》,楊新鳴飾演的加油站老闆尤其出彩。
要知道,甯浩對演員的要求非常之高。
為了演好這個狠辣、貪婪的黑店老闆,楊新鳴開始減肥控制飲食。
每天在戈壁上行走8到10公裡,還把戈壁水坑裡的雨水抹到臉上曬,因為那裡水的堿性大,更容易曬黑。
兩個月時間裡,他減下來20多斤,曬得太太都差點認不出來。
除此之外,甯浩還要求所有演員做片段。
第一次做片段表演,徐峥、黃渤、餘男都過關了,可是加油站一家子的片段沒有過關。
甯浩要求楊新鳴多點殺氣,為此,他不僅在殺豬場體驗了半個月生活,甚至每天還會殺上幾頭豬。
這樣的演員,甯浩當然不會放過,《黃金大劫案》中再合作,以及《藥神》選角時的力推,都能說明他是個不折不扣的好演員。
經常聽到有人誇某個演員,都會說“毀容式”或“變臉式”的演技。
楊新鳴恰恰就是這樣的演員,觀衆可能記不住本人,卻對戲中的角色印象深刻。
他的神奇之處就在于,常常讓人驚歎于這個角色是他演的,那個角色居然也是他演的。
這樣的演員之是以“有戲”,離不開對表演的熱愛和尊重,以及不間斷的學習和吸收。
隻有這樣,演出來的角色才有足夠的說服力。
說到學習,楊新鳴老師在電視劇《大秦帝國之縱橫》中扮演的魏相惠施,表演絲絲入扣,源于他私下做了大量功課。
惠施是曆史上非常有名的政治家、辯客和哲學家之一,也是名家思想的開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在演這部劇之前,楊新鳴對這個人物的了解并不算多,為了演好這個角色,他閱讀了大量的史料,去了解人物和整個戰國的曆史。
最終,憑借對人物到位的解讀,楊新鳴演出了一個理性、富有邏輯感的曆史人物,有血有肉,令人信服。
如今,這個可愛的老頭61歲了,還能演一部戲,變一次臉,這絕非一日之功,而是幾十年磨一劍。
他對表演最大的敬意,就是努力做到最好。
什麼是好演員,這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