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讓子彈飛》有一段很有意思的對白:
張牧之:哎~這我就不明白了,我已經當了縣長了,怎麼還不如個土匪啊? 老湯:百姓眼裡,你是縣長。可是黃四郎眼裡,你就是跪着要飯的。掙錢嘛,生意,不寒碜。 張牧之:寒碜!很他媽寒碜!
用這段對白,來形容近日劉維被音樂評委丁太升評論為“綜藝混子”,簡直不要太貼切。

劉維現在名氣越來越好,經過多年的摸爬滾打,已經成為了一個大家都比較接受的綜藝咖。但是在某些人眼裡,劉維的處境就是電影裡的張牧之,雖然當了縣長,但在黃四郎眼裡就是跪着要飯的,而第一個跳出來指責劉維的丁太升,又何嘗不就是電影裡的黃四郎!
劉維是第二屆《我型我秀》的冠軍,也是全球華人新秀歌唱大賽的冠軍,出道15年的劉維,現在才34歲。這幾年事業逐漸翻紅的他,終于在30出頭的年紀,在娛樂圈混出了自己的名聲。
歌手出道的劉維,其實起初和張傑有相似的命運。張傑是第一屆《我型我秀》的冠軍,劉維是第二屆。張傑拿了這個冠軍之後,歌手事業也沒有本質的改變,雖然短時間紅了起來,但很快熱度又被消耗殆盡。
張傑不想放棄自己的音樂夢想,是以帶着《我型我秀》的冠軍頭銜,參加了《快樂男聲》,最後因為這個選擇,造就了現在張傑在華語樂壇的地位。
而劉維就沒有這麼幸運,雖然成名時的年齡比張傑小,但一個《我型我秀》的冠軍頭銜,也很難成就一個歌手在娛樂圈的地位。(除非像華晨宇這樣,一直和自己的音樂夢想死磕到底)
後來,劉維漸漸成了娛樂圈的邊緣人,二十出頭的年紀,沒有放棄當藝人的夢想,即便是在圈内各檔節目跑龍套,劉維仍然沒有考慮轉行。二十多歲的劉維,像極了周星馳在《喜劇之王》中飾演的尹天仇,渴望成功,卻又與命運苦苦掙紮。
一邊唱歌、錄綜藝,一邊拍戲的劉維,隻能算在娛樂圈勉強混個臉熟。即将30歲的劉維,終于在後知後覺11年後,領悟到了張傑成功的原因:為了音樂夢想,可以放下自尊,從頭再來。
2016年,劉維果斷參加了《中國好歌曲》第三季的比賽,從那之後,劉維的演藝事業也逐漸有了新的起色。劉維參加的綜藝節目也逐漸多了起來,無論什麼類型的綜藝,劉維都是多多益善。
2019年的尾聲,劉維終于在跨年夜登上了春晚的舞台,量變到質變的轉化,也終于在劉維身上發生。到了2020年,劉維幾乎已經被很多節目認可,《天賜的聲音》《最強大腦》 《樂隊的夏天》這些各種類型的節目,也都有了劉維的身影。
翻看劉維出道的這些年,确實參加了太多檔綜藝,雖然大部分都是飛行嘉賓,但他參加這些節目的意義就像是他自己說的:“混臉熟和維持生計”。如果不是劉維沒有源源不斷的參加節目混臉熟,恐怕劉維也不會有今天在圈内的小有名氣。
如今再談及劉維,已經很少有人拿他和張傑進行比較了,因為張傑是太成功的歌手,而劉維現在給觀衆印象,似乎很難相信他曾經是一名專業歌手。畢竟,更多時候劉維給觀衆的印象,就是在綜藝節目和影視作品裡打醬油。
談起劉維,很容易想到另外一個藝人楊迪。同為綜藝咖,兩人存在一定的相似之處,兩人的圈子也有很大一部分的交集。不過,楊迪在綜藝界一直是被人認可的,隻要有他的節目,一定不會缺少歡樂。而劉維,更像是一個普通的綜藝咖,他在節目中的的表現,以及拼命展現自己的多才多藝,也都是為了走紅。
做歌手,劉維并不成功,做演員,劉維更加沒有拿出手的作品,上綜藝,也隻是徒有數量而已。在娛樂圈已經混迹15年,劉維雖然拼得上氣不接下氣,但處境也确實比較尴尬,沒有真正拿得出手的代表作,是以在自認為是專業評審的丁太升眼裡,混臉熟+讨生計=跪着要飯。
丁太升或許隻是說了太多人的心裡話,雖然比劉維混得更差的藝人還有很多,但在圈内混迹15年,加上這次劉維剛參加了腦力節目的《最強大腦》,幾乎絲毫與腦力節目不着邊際劉維,也已經從那時起就被許多人積蓄起了不滿的情緒。
這次劉維參加《樂隊的夏天》,因為表現不被音樂評委丁太升看好,是以成為了導火索,以前積蓄起的情緒也一并被爆發了出來。丁太升敢不計後果的吐槽劉維是“綜藝混子”,也一定是長時間積累的情緒。
如果劉維做歌手是成功的,如果劉維做演員是有拿得出手的作品,如何劉維上的綜藝有絕對核心的地位,那麼丁太升一定沒有吐槽劉維是“綜藝混子”的勇氣。
這次丁太升吐槽劉維,完完全全就是扯掉了劉維這些年的遮羞布,也徹底的暴露了劉維這些年在娛樂圈生存的真實狀态。沒有背景的藝人,在娛樂圈摸爬滾打,一切都隻能靠自己。正是因為劉維的成名之路來的太不容易,是以作為粉絲才應該加倍珍惜。
“莫欺少年窮”是小時候我們每人都學過的道理,現在劉維才34歲,雖然作品上還沒有讓大多數人認可的産出,但希望劉維能夠記住今天被打臉有多痛,希望在未來,劉維能夠拿出讓人拍手稱贊的作品。
沒有背景又沒有代表作的藝人,在娛樂圈就算再多麼努力的奮鬥,在有些人眼裡都是苟且求生。畢竟,像丁太升這樣的音樂評委,他們隻看重作品,而沒有義務去了解一個藝人背後的辛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