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會有那麼一刻,厭倦現在的生活。
厭倦朝九晚五的作息,厭倦日複一日的枯燥。
沒有冒險,沒有抗争,也沒有世界末日。
時間就在指縫中悄然流逝。

當生活變得乏善可陳,我們總想找點激情。
但其實,我們也可以把平凡的生活過成一首詩——
帕特森
paterson
該片入圍了第68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金棕榈獎。
豆瓣評分8.2。
爛番茄新鮮度高達96%
metacritic上得分90!
這是妥妥的佳片!
據說在戛納放映的時候引來了無數媒體和記者排隊領票,場面十分壯觀。
而這些人,全都是沖着導演吉姆·賈木許去的。
有人稱他是美國獨立電影的一代宗師,擅長将低成本制作的獨立電影,拍出疏離的意境。
他的《天堂陌影》被稱為獨立電影的「經典教材」。
《唯愛永生》将“吸血鬼”這個被拍濫了的題材變得與衆不同。
《破碎之花》拿下了第58屆戛納電影節評審團大獎。
賈木許的導演風格,注定了《帕特森》不是一部落入俗套的片子。
《國際銀幕》評價:
導演兼編劇賈木許經常探讨的主題,或許從來沒有如此在《帕特森》這樣美麗樸實的。
男主角由亞當·德賴弗擔任。
他曾憑借美劇《都市女孩》三度提名艾美獎喜劇類最佳男配角。
國内大多數觀衆對他的印象,應該來自《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
他在片中飾演韓·索羅的兒子凱·洛倫,并一劍捅死了自己的親爹。
在《帕特森》中,他飾演「帕特森」。
除了是個人名,帕特森也是一個地名。
它是美國紐澤西州東北部瀑布線城市之一,有「絲城」之稱。
男主帕特森是一個住在帕特森的公共汽車司機。
巧合的是,亞當·德賴弗現實中被叫做「老司機」,這次是真演了個「老司機」。
這個角色的靈感來自希臘神話裡的西西弗斯。
西西弗斯觸犯了衆神,諸神為了懲罰西西弗斯,便要求他把一塊巨石推上山頂,然後這塊巨石再滾下山,第二天他又要繼續推巨石,周而複始,永無止境的重複。 諸神認為再也沒有比進行這種無效無望的勞動更為嚴厲的懲罰了。西西弗斯的生命就在這樣一件無效又無望的勞作當中慢慢消耗殆盡。——百度百科
電影從星期一開始,到下一個星期一,展現了帕特森這個司機普通的八天日常生活。
正好是一個輪回。
而他每天的日子,可以用「一成不變」來概括。
早上六點一刻自然醒,起床上班。
例行和同僚進行無意義的對話。
時間走了一圈又一圈,公交也開了一圈又一圈。
晚上回到家後,準時出門遛狗。
然後把狗拴在酒吧外,自己去喝酒。
去的酒吧永遠都是同一家,坐的位子永遠是同一個,喝的酒也永遠是同一種。
電影的前半段,都在細緻的展現他的日常。
這樣的生活,既可以用「規律」形容,也可以用「枯燥」形容。
雖然沒有誇張到每分每秒都是相同的,但基本上我們看完了星期一的故事,就可以預知他每天的生活狀态了。
導演賈木許在片中設定了許多非常有意思的重複片段。
除了每天固定的一些畫面,如手表、公車場景……
還有屢屢出現的雙胞胎元素。
從雙胞胎小男孩;
雙胞胎小姑娘;
再到老年姐妹雙胞胎。
相比之下,他妻子勞拉的生活,每天都過得與衆不同。
妻子是個家庭主婦,大部分的時候都呆在家裡。
看似會無聊的她,其實一點都不無聊。
每天她都能想出許多花樣來消遣自己的生活。
有時換換窗簾;
有時會在牆上創作;
偶爾也會做cup cake。
這些變動,都是生活中的小驚喜。
勞拉對生活充滿希望與夢想,她想成為民謠歌手,就去學吉他。
她和帕特森相比,幾乎是兩個不同世界的人。
飾演勞拉的是伊朗女演員格什菲·法拉哈尼。
她是一個勇敢的女人。
要知道伊朗是一個十分保守的國家,放在以前,女人連臉都不能露。
她挑戰教條,拍攝了一組大膽的寫真;
是以被伊朗政府禁止回國,還被當局威脅要割下她的乳房。
說回電影。
盡管兩個人的性格非常不同,但帕特森與勞拉彼此相愛,平凡而惬意。
他們每天早上都會在相擁中醒來,互相親吻。
還養了一條時不時就哼唧哼唧的英國鬥牛犬。
隻要帕特森和勞拉親吻,他就會發生不滿的叫聲。
真·fffff團
戀愛最好的狀态,就是互相尊重,并保持适當的自由。
在帕特森的生活中,最重要的,除了妻子,就是詩歌。
每天早上出發前,中午休息時,晚上臨睡前,他都會在自己秘密的小本子上創作詩歌。
書桌前的書籍,證明了他對詩歌的熱愛。
但不得不承認,他并非是一個有天賦的詩人。
世界上最為美麗的火柴在這裡 它那一英寸半場的軟松梗上覆寫着一個帶顆粒的深紫色火柴頭 如此肅穆且猖狂 它執着地要去燃成火焰,或許是去點燃你愛的女人手中的煙
詩人,更像是他内心的渴望。
是以那些詩歌,他從未展示給别人看過。
讓魚叔感動的是,勞拉一直在支援帕特森的夢想,堅持勸說他把寫的詩列印發表。
然而有一天,當他們回家時發現,狗把他的本子咬成了碎片。
接二連三的意外,讓帕特森陷入了悲傷。
想要成為偉大的詩人,卻囿于平凡。
被撕碎的本子,代表着夢想的破滅。
當帕特森坐在公園長椅上發呆時,碰到了一個日本男人。
日本男人在離别時,送了他一本本子,并告訴他:
“有時空白的紙頁代表更多的可能性。”
這句話可以稱得上是全片的點睛之筆。
即使影片大多數的場景都在重複,也不會讓你感到絲毫枯燥。
表面上看,每一天都是相同的;
但當你靜下來心來仔細觀察時才會發現,其實每一天都是不同的。
勞拉每天做的晚餐不一樣,每天遇到的乘客不一樣,好友抱怨的事情也不一樣。
我們常說,苦難成就詩人。
其實,一顆善于發現的心也可以成就詩人。
帕特森能在平凡的生活中去發現平凡卻美好的事物,已足夠動人。
他的靈感,可能來自桌子上的一盒火柴;
也可能來自開車時乘客們的交談。
點點滴滴拼湊在一起,才是我們最真實的生活。
每天,都是新的一天。
這是賈木許寫給所有人的一首生活之詩。
他用八天,就展現了帕特森的未來一生。
并且告訴我們,愛和孤獨,是可以共存的。
我們生來就是一張白紙,而能在紙上作畫的,隻有我們自己。
是以啊。
不要因為抱怨,就忘記去發現那些美好。
想看的魚友,b站有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