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回來了”,這是美國上司人最愛說的口頭禅,也是讓人聽了最可笑的美國口号。

就跟光腚的皇帝通街遊走說自己穿着美麗的外衣一般。
你天天說“美國回來了”不就是心虛,怕盟國小看了美國,怕競争對手不怕你?
事實上,奧巴馬時期就說“重返亞太”,奧巴馬的副總統現在美國總統老拜一到倫敦,就說“美國回來了”,就像祥林嫂那樣唠叨,煩不煩。其實,美國離開過哪裡?還要回來嗎?
全世界都知道,g7說的都是屁話,是為老拜見普京前壯膽,可是你取消了對“北溪-2”項目的制裁,底牌全露了。
說穿了,拜登終于明白特朗普是對的,要拉攏俄羅斯。
于是,全球都關注中俄美大三角關系的新演變。筆者認為,曆史上,美國有過成功的經驗,那就是中美“破冰”,達成美方的“聯華制蘇”;也給了中國改善外部環境,改革開放的機會。故此,中俄美大三角關系是變動的關系,不能排除俄羅斯有倒向美國的可能性。不過,至少在拜登時代做不到。為什麼?因為拜登的牌沒有中國多。普京在中國得到的戰略利益,經濟利益以及地緣政治利益,遠遠不是老拜登可以給予的。
故此,這次拜登見普京,俄美關系會有所緩和,但是中俄美大三角關系基本架構不會改變。
美國情報部門在向國會送出的所謂“全球威脅報告”中聲稱,中俄比上世紀50年代以來的任何時候都更團結的原因之一是美國的制裁。是以,拜登放棄對“北溪2”項目的制裁便是美國向莫斯科伸出的“橄榄枝”。但是,通觀全球戰略利益,通觀美國和俄羅斯各自的利益,小小的“北溪2”何足挂齒。
事實上,也許普京會覺得前不久與中國合作建設的兩座核電站,俄羅斯得到的利益都比“北溪2”重要。5月19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京以視訊連線方式共同為中國田灣核電站和徐大堡核電站開工剪彩。這兩個核電站,都引進了俄羅斯3+代vver-1200核電機組,這是目前世界最前列的核電技術。
田灣核電一期也是引進俄羅斯技術,該基地帶動中俄兩國關聯産業發展,創造就業機會超過20000個;向社會輸送超過2700億千瓦時清潔能源電力,累計發電量可供超過1億戶中國家庭使用1年,相當于減少燃燒标準煤超8200萬噸,等效減排相當于種植超過8.5萬公頃森林,為中國實作碳達峰、碳中和目标貢獻了力量。
普京在開工儀式上說:“可以說,目前俄中關系達到曆史最高水準。”普京非常清楚,中國未來實作碳達峰,還要幾十座這樣的核電站。而且,中國也是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的重要銷售市場。
事實上,筆者相信,老拜最想撬動的就是中俄核合作。這當然不但是和平利用核能,更重要的是當今世界的“核武平衡” 。平時看,美俄都有摧毀對方的能力,故此在美蘇争霸期間達至“核恐怖平衡”。如今亦然。美俄都為核威懾最大化,不但不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反而常常以核打擊威脅對手。中國一直申明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但是保有核報複能力。
“國際廢除核武器運動”在2020年度報告中稱,美國核武器開支最多,共374億美元,俄羅斯次之,80億美元,英國為62億美元,法國為57億美元,印度為24.8億美元。中國自己表明是适度的。但是,中俄核武合作,相信是美國最為忌憚的。
拜登還想當老大,就要有惠及他國的經濟好處,這總比空喊“美國回來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