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b>2014/05/12</b>
人物 <b>其它</b>
天數 <b>1</b>天
人均費用 <b>1000</b>元
形式 <b>自由行</b>

因為一部20世紀50年代的電影《羅馬假日》,把我帶到了意大利的文明古都羅馬。電影中赫本演的安妮公主和派克演的美國記者喬的邂逅,以及接下來貫穿整個愛情故事的古羅馬風光,整整影響了一代人,也讓羅馬這座永恒之城在人們心中充滿誘惑。時隔半個多世紀,終于有幸踏着安妮和喬的足迹,重溫一次“羅馬假日”。
安妮公主到羅馬後,第一個想看的就是競技場。還記得電影中喬騎著摩托帶安妮來到這個讓她魂牽夢萦的地方嗎?
正如萬裡長城象征着古代中國一樣,有着2000多年曆史的競技場,始終都是羅馬的标志性建築。很早以前,有人這樣預言:“隻要競技場存在,羅馬就不會消失;競技場坍塌,羅馬也将随之滅亡;羅馬滅亡,世界末日也将來臨。”可見其當時在世界的地位。
不知道現代的運動場是不是以這個橢圓形的競技場為藍本,反正亞平甯半島的烽煙不曾平息過,意大利的足球迷倒了一大片女孩。
貌似安妮和喬是站在這裡,競技場第三層的看台上。面對昔日的腥風血雨,她們沒有歡笑也沒有言語。
傍晚回到這裡,燈光輝煌。
安妮剪頭發的地方就在許願泉附近,意大利語特雷維噴泉。傳說在這個許願泉許下願望,背對着噴泉,将手裡的硬币扔到水中去,願望就能實作。
一位老安妮在重溫舊夢。
打聽了許久,終于找到電影裡安妮剪頭發的店鋪,現在已成了意大利皮具店,浪漫終究扛不過經濟現實。
許願泉附近的意大利闆栗,酥軟酥軟的,像感染了安妮的溫情一樣甜蜜。
街頭随處可見的行為藝術和創意,也許很多藝術風格的雛形可能就是這樣開始的。
老城區有很多裝飾别緻的餐廳,中午在帳篷下或店内點個意大利披薩,喝杯紅酒,看淅瀝小雨中悠閑的遊人穿過,消化一下電影故事情節。
羅馬共有兩條地鐵,買一張rome pass,都可以免費乘坐到達大部分的景點,轉換就在這裡進行。閑不住的羅馬人在車廂上繪上很多懷舊的塗鴉,每次出行都像在穿越時空。
在羅馬城衆多名勝景點中,西班牙廣場是最繁華、最時尚和最引人入勝的地方。通往三聖山的西班牙台階,坐滿了懷舊的人們。這裡也常常是意大利時裝的天然展示舞台,來自世界各地的名模身著霓裳款款而下,仿佛喬牽着安妮的手進入甜蜜的境界。
不過,安妮買花和冰淇淋的店依然是原來的模樣,坐在台階上的人們,常常是不論眼睛看哪裡心裡想什麼,嘴巴裡吃的一定是冰淇淋,俨然一副安妮公主的派頭。
羅馬古城儲存完好,街道狹小但不擁堵,青石泛着亮光,照着羅馬人市井生活的側影。羅馬人說:我們的城市500年沒有變。
萬神廟門廊高大雄壯,也華麗浮豔,代表着羅馬建築的典型風格。
萬神廟自文藝複興時期以來就是偉人的公墓,這裡埋葬的除了維克多·埃馬努埃萊二世外,還包括了意大利著名的藝術家拉斐爾和阿尼巴爾-卡拉齊等人。
聖天使城堡位於台伯河左岸的一個高地上,距梵蒂岡城不遠。聖天使城堡曾是羅馬曆代皇帝的陵墓,前面的聖天使橋,得名于貝爾尼尼的天使石刻。據悉梵蒂岡教廷有一條密道通往聖天使堡,以供戰争時逃難用。安妮和前來捉拿她的便衣大打出手,狼狽落水,濕淋淋地上岸,肯定是這條河吧。
斜穿羅馬市的台伯河左岸前行,跨過天使橋就直通城堡的底層。電影裡安妮公主在台伯河的遊艇上與喬翩躚起舞時,喬第一次吻了她。喬放棄了稿費和報道“公主出逃”的内幕新聞,喬懂了,感情是不能出賣的。
登上城堡頂層的觀景台,整個羅馬盡收眼底。日暮的雲層籠罩著全城,一天的羅馬假日也在電影與現實的交錯中結束了。
夜色又将我們帶入深深的沉思中。
《羅馬假日》
1、或許有些90、80後的小夥伴不了解或忘了黑白電影《羅馬假日》,故事梗概是這樣的:某國公主“安妮”出使意大利,她悄悄溜出宮殿,與一位美國記者“喬”偶遇,留宿了一夜。第二日,喬通過報紙發現昨晚留宿的女孩與公主頗為相似,于是想借此機會發條獨家消息,穩賺一筆,遂帶着安妮四處遊玩,期間意外不斷。一天過去了,安妮終于要回宮了,倆人依依惜别,才發現彼此已有了愛意。喬于是放棄了稿費和報道“公主出逃”的内幕新聞。最後的記者招待會上,倆人語帶雙關,以示告别,那些友人偷拍的照片成了她倆最好的紀念。
2、演員簡介(内容來自網絡):①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1953年因電影《羅馬假日》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從此名聲大震。赫本一生共拍攝了31部影片,後來還因《第凡尼的早餐》、 《窈窕淑女》等影片4次獲得奧斯卡提名。1988至1993年,赫本還是聯合國的親善大使,1993年因乳腺癌病逝于瑞士。② 格裡高利·派克(gregory peck)自20世紀40年代開始從影,拍攝過60多部影片,曾5次獲奧斯卡提名。他于1963年以《殺死一隻知更鳥》中的出色表演而獲得奧斯卡最佳男演員獎。演出的其他著名電影還有:《百萬英鎊》、《愛德華醫生》、《王國的鑰匙》、《鹿苑長春》、《君子協定》、《晴空血戰史》等。
南麂土著小貼士:
1、簽證:意大利屬于申根國家,簽證一定要提前,大使館和各屬區領事館都可以申請。現在可以網上申請,按提示要求先填好表格,準備好材料,列印出來按提示位址郵寄過去,一般不需要面簽。建議簽證下來後再定機票比較靠譜。參考網站:https://cn.tlscontact.com/cnsha2nl /register.php?view=account_activation&id=activation_confirm& l=zh_cn。
2、交通:羅馬的公共交通雖比較擁堵和老舊,但主要的一些景點都有地鐵到達,在火車站等主要站點辦個羅馬通(rome pass),2日的34歐,3日的40歐,地鐵和公交都可以通用,還包括羅馬競技場門票。
3、餐飲:每天吃西餐披薩對我來說很悲催,好在羅馬的中國人很多。火車站附近有很多中餐館,多數是溫州人開的,有道地的中餐。一家叫大衆餐館的,是溫州水心人,在羅馬已經營了20年,溫州口味比國内其他城市還要正宗、吃得我熱淚盈眶。
4、住宿:一般在“缤客網”上預訂比較多。我訂住在火車站附近個一個較高價的電梯大廈,b&b,700多人民币包早餐,有wifi,出行有地鐵。但羅馬移民人口較多,治安不太好,尤其是小偷多,出行需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