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葡萄穗軸褐枯病導緻穗軸褐枯、掉粒?果農做到2點即可高效防治一、葡萄穗軸褐枯病田間發病症狀及甄别二、葡萄穗軸褐枯病發生規律三、高效防治褐枯病,做到以下2點總結:

今天有山東的農民在技術交流群裡咨詢,葡萄果梗褐色壞死,這些褐色果梗下的果粒,全部掉沒了,是怎麼回事?

葡萄穗軸褐枯病導緻穗軸褐枯、掉粒?果農做到2點即可高效防治一、葡萄穗軸褐枯病田間發病症狀及甄别二、葡萄穗軸褐枯病發生規律三、高效防治褐枯病,做到以下2點總結:

果農發來的照片,果梗褐色,果粒掉落

看他發的圖檔可知,是穗軸褐枯病,果農稱為“爛花”,是葡萄開花期最容易感染的一種病害。主要侵染穗軸和果梗,當病斑環繞穗軸或小果梗一周時,病部以下養分運輸中斷,花蕾或果實萎縮、幹枯和脫落,對産量和品質造成極大影響,一般減産10%-30%,嚴重時減産50%以上。

在實際生産中,葡萄房枯病、灰黴病、霜黴病,同樣會為害葡萄的穗軸等部位,與葡萄穗軸褐枯病有相似之處,防治時要認真差別,做到及早對症用藥。今天我們從穗軸褐枯病的症狀及甄别、發病特點及防治措施3方面進行讨論:

1、田間發病症狀

葡萄穗軸褐枯病主要危害幼穗,發病期一般在開花前後-幼果期。發病初期,在幼穗果梗或穗軸表皮上産生淡褐色、水浸狀斑點,3-5天後幼嫩穗軸變褐軟腐,然後向其他分支穗軸和主穗軸擴充。再過2-4天,病斑環穗軸一周,病斑以下的部分萎焉變褐,迅速幹枯變為黑褐色。

尤其在濕度大時,病斑擴充迅速,并可以看到黑色黴層,整個穗軸變褐壞死,不久就失水幹枯,但幹枯病穗上的副穗和小穗以及僵花和僵果都不易脫落,病穗上幹枯的果粒最大的縱經7毫 米,橫徑5毫米。幹枯的花序軸易在分枝處被風折斷脫落,在穗軸上留下狹長形幹疤。在這些幹枯的病穗上,可見到從花蕾到幼果這一生長時期不同階段的形态。

葡萄穗軸褐枯病導緻穗軸褐枯、掉粒?果農做到2點即可高效防治一、葡萄穗軸褐枯病田間發病症狀及甄别二、葡萄穗軸褐枯病發生規律三、高效防治褐枯病,做到以下2點總結:

a、c嚴重發病;b、d,部分發病

但是,幼果期-膨果期發病,果粒會萎縮脫落。

葡萄穗軸褐枯病導緻穗軸褐枯、掉粒?果農做到2點即可高效防治一、葡萄穗軸褐枯病田間發病症狀及甄别二、葡萄穗軸褐枯病發生規律三、高效防治褐枯病,做到以下2點總結:

果粒萎縮脫落(此圖為白粉病、褐枯病混發)

2、與灰黴病、房枯病的區分

葡萄房枯病,穗軸發病顔色更接近黑色,幹縮,穗軸僵化後,果粒變為黑色僵果,挂在蔓上不易脫落,長時間殘留樹上。可以用嘧菌酯、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環唑等噴霧防治。

葡萄穗軸褐枯病導緻穗軸褐枯、掉粒?果農做到2點即可高效防治一、葡萄穗軸褐枯病田間發病症狀及甄别二、葡萄穗軸褐枯病發生規律三、高效防治褐枯病,做到以下2點總結:

葡萄房枯病,果粒萎縮,黑色

葡萄灰黴病,最明顯的差別是空氣潮濕時,病斑上可産生鼠灰色黴狀物,空氣幹燥時,幼果逐漸失水、萎縮,後幹枯脫落,造成大量的落花落果,嚴重時,可整穗落光。果實感染灰黴病後形成褐色凹陷病斑。可以用嘧黴胺、腐黴利、異菌脲、唑醚.氟酰胺等藥劑噴霧防治。

葡萄穗軸褐枯病導緻穗軸褐枯、掉粒?果農做到2點即可高效防治一、葡萄穗軸褐枯病田間發病症狀及甄别二、葡萄穗軸褐枯病發生規律三、高效防治褐枯病,做到以下2點總結:

葡萄灰黴病,果穗縫隙灰色孢子堆

葡萄霜黴病,主要危害葉片,濕度大時,葉片有白色黴層,後期黴層變褐色,葉片早落。花穗和幼果受害後, 潮濕環境下受害部位産生白色黴層,花穗變褐色,逐漸腐爛幹枯,幼果先變硬,後逐漸變褐色,軟化,幹枯,直至脫落。霜黴病可以用烯酰嗎啉、嘧菌酯、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聯水分散粒劑等噴霧防治。

葡萄穗軸褐枯病導緻穗軸褐枯、掉粒?果農做到2點即可高效防治一、葡萄穗軸褐枯病田間發病症狀及甄别二、葡萄穗軸褐枯病發生規律三、高效防治褐枯病,做到以下2點總結:

葡萄霜黴病,花穗變褐色,白色黴層

1、發病時間早,病程進展快

穗軸褐枯病菌一般以分生孢子或菌絲體在葡萄母枝或散落在土壤中的病殘體上越冬,第二年,當花序展露至開花前後,在這期間如遇陰雨天氣(溫度達10℃-25℃,濕度達90%以上,最易發病)病菌以分生孢子通過傷口或自然孔口侵入幼穗穗軸表皮組織,侵染擴散,從 出現病斑到果穗幹枯隻需10天左右。

2、病原菌侵入與品種、樹齡、果穗老嫩程度有關

葡萄不同品種對葡萄穗軸褐枯病抗性有一定的差異。如:易感病的品種有巨峰、黑奧林、紅香蕉等,抗病的品種有玫瑰露等;老齡樹發病較重,幼齡樹 (2-3年生 ) 發病輕;病原菌隻為害幼嫩穗 軸,穗軸木質化程度越高發病率越低。

此外,偏施氮肥,輕施磷鉀肥,果穗離地面較近等易發病;果園南北行向發病輕,而東西行向發病重;地勢低窪通風透光差、架面郁閉小環境濕度大、管理較差的果園發病較重。

葡萄穗軸褐枯病導緻穗軸褐枯、掉粒?果農做到2點即可高效防治一、葡萄穗軸褐枯病田間發病症狀及甄别二、葡萄穗軸褐枯病發生規律三、高效防治褐枯病,做到以下2點總結:

穗軸褐枯病導緻果粒脫落

葡萄穗軸褐枯病的發病受氣候條件和人為等因素的影響,消除病原是對葡萄穗軸褐枯病預防的最有效辦法,是以在對該病的防治過程中,要以農業預防措施和化學藥劑防治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治理。

1、農業防治

農業防治主要分為以下5種:一是選擇抗病品種,如紅地球、玫瑰露等;二是清理果園,及時清除果園的病枝、病果,秋季修剪後,春季出土前,清除園内的枯枝落葉雜草老樹皮,并集中燒毀;三是抹芽整梢。及時抹芽、摘心、修剪果枝,改善通風透光條件,盡量減少因機械而造成的損傷;四是合理施肥,重施基肥, 不偏施氮肥,适當的施加有機肥和磷鉀肥,進而增強樹勢,增強葡萄枝藤抗病力;五是及時排澇降濕。對于低溫多雨天氣極易引起病害的發生,要及時排去田間積水,降低濕度,進而減弱病原菌生長的條件。

2、化學藥劑防治

化學藥劑防治是最常用的防治方法,由于該病是葡萄生長前期發生的病害,隻危害幼嫩的穗軸和果梗,是以噴藥防治的關鍵時期是從葡萄抽生出果穗至果實迅速膨大之前。

葡萄芽萌動後保護用藥:選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80%噁黴鋅1000倍液、50%戊唑醇 2500倍液、40%嘧黴胺懸浮劑1000倍液、50%腐黴利福美雙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等藥劑噴灑,具有很好的保護作用;

花序分離期和花後7天,治療用藥:這個時期是葡萄穗軸褐枯病入侵的主要時期,也是防治關鍵時期。可用40%苯醚甲環唑5000倍液、 250g/l 嘧菌酯 +40% 苯醚甲環唑1500倍液、65%苯醚·醚菌酯1500倍液等連噴 2-3 次,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為提高藥效,要交替用藥,以免産生抗藥性。

目前,葡萄穗軸褐枯病已成為影響我區葡萄産量和品質的主要因素之一,常給生産造成嚴重的損失。加上很多農民甚至專業技術人員對該病基本都不認識,容易錯過最佳防治時期,嚴重影響防治效果和葡萄的增産、增收。

葡萄開花後,開始從營養生長轉入生殖生長,對養分的需求增大,樹勢較弱,容易受到病害的侵染。葡萄穗軸褐枯病在此時極易發病,葡萄得病後,大量的花或者幼果幹枯掉落,對産量和品質造成極大的影響。是以,該階段預防葡萄穗軸褐枯病顯得尤為重要。建議以農業防治為基礎,預防為主,首先,噴施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 、80%噁黴鋅、 50%戊唑醇等保護性藥劑進行保護,隻要保護得好,就可以抑制病害的發生;一旦發生,抓住發病初期,用40%苯醚甲環唑5000倍液、 250g/l嘧菌酯 +40%苯醚甲環唑1500倍液,重點噴施發病部位即可高效防治。